歷史上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所以洛陽有“九朝古都”之稱。 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陽就已是東周王朝的國都。當時由於舊都鎬京殘破不堪,加之犬戎內遷,危及鎬京安全,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邑,東周成為在洛陽正式建都的第一個王朝。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再次定都洛陽。
在經歷了幾百年的塵封之後,洛陽重新大放異彩。當時的洛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 東漢末年,董卓在洛陽縱火焚燒皇宮,使一代繁華都城盡成廢墟。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定都洛陽。 以後,西晉和北魏也相繼在洛陽建都。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弒父自立,遷都洛陽,在洛陽故城西18裡大興土木,又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樞紐。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把洛陽定為周都。 其後共有6個皇帝移都洛陽,這段時期是洛陽曆史上的鼎盛時期,宮殿建築宏偉壯麗,城內的大型官倉承擔著為京都儲存或轉運糧食的重任,手工業技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五代時,後梁、後唐等朝代也在洛陽建都。
歷史上先後有九個朝代在洛陽定都,所以洛陽有“九朝古都”之稱。 早在公元前770年,洛陽就已是東周王朝的國都。當時由於舊都鎬京殘破不堪,加之犬戎內遷,危及鎬京安全,周平王決定東遷洛邑,東周成為在洛陽正式建都的第一個王朝。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再次定都洛陽。
在經歷了幾百年的塵封之後,洛陽重新大放異彩。當時的洛陽經濟繁榮、文化發達。 東漢末年,董卓在洛陽縱火焚燒皇宮,使一代繁華都城盡成廢墟。公元220年,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定都洛陽。 以後,西晉和北魏也相繼在洛陽建都。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弒父自立,遷都洛陽,在洛陽故城西18裡大興土木,又開鑿了南北大運河,使洛陽成為全國水陸交通的樞紐。
公元690年,武則天改唐為周,把洛陽定為周都。 其後共有6個皇帝移都洛陽,這段時期是洛陽曆史上的鼎盛時期,宮殿建築宏偉壯麗,城內的大型官倉承擔著為京都儲存或轉運糧食的重任,手工業技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著名的唐三彩陶器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五代時,後梁、後唐等朝代也在洛陽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