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攜手同行45
-
2 # 有話少說
春節,即農曆的一年之始。
農曆,與公曆一樣,是曆法。曆法年不等於自然年。因為,自然年不是整數,曆法年必須取整數。
二十四節氣,任一個節氣,如立春,兩個節氣之間的時間為一個太陽年,即悟空提問的“自然年”。太陽年一年365.2422天,非整數。如公曆2月4日立春,每一年的立春時間在整數“日”裡是不固定的,或提前或後移,有的年為2月3日,有的年為2月5日。至於農曆,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閏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三天,節氣的日期偏差更多了。
曆法上,確定一年之始,人為規定的,以某個月的第一天為標準。
春節確實不是節氣,也不是自然年。換句話它既不是二十四節的某個特定日子也不幹支記年的元日。並且和公曆哪天也無特定的規律。
那麼現在的春節是如何定得呢?這應該從孫中山成立了中華民國後第二年(1913年)把立春和春節分開的,以前立春就是春節。袁世凱把春節定在了每年農曆一月(正月)初一日。從此立春和春節分開了。現在的春節就是延用的這個日子。但算命先生至今仍以立春為春節,算命時以立春日為歲首。以今年為例大年三十立春那麼這天出生的人就算屬豬的了。而按春節算則從大年初一才算亥(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