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yzxsy

    司馬光《資治通鑑》中有句話說得很好:“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這句話把德與才的關係概括得非常全面: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選人先選德,重德甚於重才。

    我們常常說德才兼備,二者能夠同時具備,當然是最好的。如果達不到,我們肯定是先看品德。品德如果不好,越是有才,其危害性往往越大。比如汪精衛,不能說他沒有才,可他在抗日戰爭時期,投敵叛國,追隨者不少,其原因就在於他有才。

    長期以來,我們培養人才講究德才兼備、又紅又專,都是一個意思。可是,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幾年,我們對人才的要求更多的強調才,而忽視了德,其教訓不可謂不深刻。比如這次疫情爆發以來,出現了很多的巨嬰,從澳洲回國要跑步的梁某,千里迢迢從美國回來投毒的黎某,罵華人和國家的留學生許可鑫,她們不能說沒有才,可思想出了問題,這種才只是她們謀生的手段,與國家利益毫無關係,他們的眼裡只有自己。

    正如梁思禮先生所說,我的有些同學造的原子彈是對準祖國的。這種無德的人把他的才能用在對付祖華人民上,這樣的人才難道是我們需要的嗎?

    重德甚於重才,育人先育德,是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堅持的。

  • 2 # 中午一點煩惱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中國古代北宋時期思想家司馬光有著名論斷,曰“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表達了很明確的觀點:列出了四種人身上的德才體現:“才德全盡”、“才德兼亡”、“德勝才”和“才勝德”,並且分別給與這四種人一個定義:“聖人”、“愚人”、“君子”和“小人”,在此基礎上,提出用人時,“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從西周武王開始,我們一直都看重人之德行。人們都是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也就是說與有才無德的人相比,人們會更加願意選擇有德無才之人。所以我們的觀點是德比才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性漆和烤漆區別兩者誰比較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