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鳴人給路飛上課
-
2 # 國王7542
因為當時北涼王妃已經懷孕,而且是個男孩,則將來北涼王的權力肯定還是徐家掌管,而徐家三十萬鐵騎戰力甲天下,無人敢纓鋒,北涼王就算再厲害,威望再高,可他若是無後,他的所有的一切終究還是要歸於皇家掌控,而有了王妃肚子裡的孩子,皇上感覺到了危機,感覺到了自己皇位可能被傾覆的危機,北涼不再在掌控之中的危機
-
3 # 笑談五千年
個人認為三個原因:政治立場絕定他必須對付徐驍,熟知徐驍、吳素性格,有恃無恐,老和尚身為野心家的本質。
一、政治需要。楊太歲首先是離陽老皇帝的謀士,是臣子,其次是個政客,接著才是和尚,最後才是徐驍的朋友。當時離陽王朝即將一統天下,徐驍馬踏六國,兵鋒所指,所向披靡。且掌握著當時天下最強的軍隊-徐家軍,也就是後來的北涼軍。徐驍麾下人才濟濟,文有趙長陵、李義山。武有六義子,林鬥房、燕文鸞、鍾洪武、陳雲垂、何仲忽、劉寄奴、周康等等。趙長陵、李義山均是無雙國士,在當時所有謀士裡穩進前五,陳芝豹、褚祿山、袁左宗均為不世出的統帥,燕文鸞的步軍堪稱天下第一。這樣一套文武班底,加上身經百戰的30萬大軍,掌握在一個人手裡。換作任何一個皇帝都不可能放心。而正當徐驍的功勞威望達到頂峰之時,王妃吳素懷孕,並且被欽天監煉氣士查出所懷的是男孩。於是才有了“京城白衣案”。如果徐驍無後,那麼離陽老皇帝會讓他位極人臣,最終善終。北涼王不會被世襲,一代而終,之後強大的北涼軍則會被離陽朝廷吸收。而有了後代徐驍,對於只認徐字旗不認離陽的北涼軍來說,必然可以完成世襲。離陽老皇帝和徐驍確實有一份香火情,他可以信任徐驍,但不信任徐驍的後代。因此得到老皇帝首肯,元本溪謀劃,在楊太歲助攻下,京城白衣案發生了。集合了人貓韓生宣,離陽看門狗柳嵩獅,以及欽天監煉氣士等大量高手,圍攻當時身懷六甲的王妃吳素。逼得吳素強入陸地神仙境界,雖然突出重圍,卻落下病根,最終生下幼子徐龍象後香消玉殞。
徐驍劇照
二、算準徐驍、吳素為人,知道他們不會為私仇造反。徐驍雖然被稱為“人屠”,但是卻不是真的嗜殺如命的大魔頭,而是為國為民,心懷天下的大英雄,他不是吳三桂,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而不顧百姓死活。在離陽和門閥世家、文官集團的渲染下,在百姓的心中徐驍被醜化成一個貪得無厭、殺人如麻、冷酷無情的大魔頭,只因為徐驍的鐵騎踩碎了世家門閥的脊樑,踏碎了一箇舊世界,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壟斷,而後才有張居正為天下寒門開龍門。徐驍和楊太歲相交甚深,可謂情如兄弟。楊太歲深知徐驍為人,更知道王妃吳素是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奇女子。因此這場謀殺,離陽朝廷和楊太歲都是有恃無恐。不管成與不成,徐驍都不會造反,為了自己私仇去讓好不容易一統的天下再起烽火。這場謀殺,成了,徐驍痛失妻兒,大機率會一蹶不振,從此失去威脅。即使退一萬步講,徐驍衝冠一怒,失去理智的徐驍,也很難再去凝聚北涼軍心。而失敗了,徐驍和吳素都會當作這件事情沒發生,默默忍受。
王妃吳素劇照
三、楊太歲本質上是個政客,甚至是個野心家。一個正常的和尚,不會參與這些事情。而一個真正的為國為民的忠臣,應該是張鉅鹿那樣。楊太歲參與了離陽老皇帝的所有事情的謀劃,見光的不見得光的他幾乎都有參與。在離陽統一後,更是和韓生宣一起選擇私生子趙楷輔佐。這樣的人本質上只有利益,只有自己的榮華富貴。如果這貨有一點出家人慈悲為懷的精神,或者對徐驍真的存在那麼一點兄弟情義,就不會誘騙王妃到進京,在鐵門關外也不可能一邊裝好人一邊又對徐鳳年下殺手,只是裝好人不成被髮殺而已。至於所謂跌境厲害,只是他自己給自己找的臺階罷了。
楊太歲劇照
綜上,楊太歲其人本質上是個野心家,是個沒有感情的政客,而出於自己的政治立場,出於自己的榮華富貴,加上熟知徐驍、吳素性格為人,有恃無恐。因此他才大膽參與策劃“京城白衣案”。
回覆列表
第一,楊太歲的政治立場。當時的楊太歲雖然和徐驍是非常好的朋友,但是,在政治立場上,楊太歲和徐驍是對立的,徐驍日漸壯大,已經威脅到了朝廷,朝廷就要想辦法阻止他的發展壯大,這個需要用一些人後者事情來牽制徐驍,吳素對於徐驍,對於北涼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楊太歲也是知道吳素對北涼的重要性的,更是知道吳素對徐驍的重要性的。但是,楊太歲畢竟是皇帝的人,因此,為了朝廷,楊太歲利用徐驍和吳素對自己的信任,把吳素騙到京城,釀成了京城白衣案。
第二,當時的政治博弈。歷代君王都不想看到一個手握重病的朝臣存在,這樣的人都是定時炸彈,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引爆,這個《琅琊榜2》多麼相似,長林王蕭庭生一生為國,不照樣落得個爵除軍撤的悲劇。徐驍沒有造反,不代表徐驍的後代不會反。將吳素困在京城,當做人質,是告訴徐驍,不要有異心,否則,你老婆就沒有了。這樣做符合皇帝的心裡,也符合那個時代廟堂之上各方勢力的心裡。楊太歲為了讓廟堂有更好的平衡,必須做出和皇帝一樣的決定,那就是騙吳素來說京城。
楊太歲對徐驍是有愧疚的,不管他出於什麼政治目的,他當年欺騙了徐驍和吳素的信任,為何後來,退出了廟堂之上,或許是不想再做一些身不由己的事情吧。政治都沒有人性和溫度,楊太歲註定在內疚中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