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67507295

    格物,《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這麼說吧,直到宋詩才有所謂的學著詩,才會著重於在詩詞中以示物理,往前唐,隋,魏晉,都不會有專門體現格物觀的東西。更別說是詩經了。

    詩經三類,風、雅、頌。風是民歌,雅、頌都是宮廷或者祭祀用的。這種形式的詩歌,要麼就通俗,要麼就歌功頌德,哪裡會有思辨精神。要求格物觀不應該是從詩經中找,而應該從諸子經典中吧。問四書中哪裡體現了格物也比問詩經中強把。

    我覺得題目應該改成詩經中是如何體現古人的文學觀的還差不多。

  • 2 # 獨家記憶126329334

    詩,經。並非史記。大多數人認為詩詞,經戶給人優雅,飄逸,大氣蓬勃。浩然正氣或者閒情雅緻。是一種心靈的享受和心境的提升,感悟這東西,或深或淺。總之喜怒哀樂竟表心。而經書,雖然少有閱覽但卻與詩詞背道而馳,為什麼這麼講,經書的最大影響力莫過於忘掉世間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保持一種空靈的狀態。所有,詩經是相互矛盾的,一種是享受狀態,一種是看透狀態。相互矛盾確有相互交融,所謂因果也不過如此吧!得道高升和立地成佛。我個人認為兩者是相互相成的,詩詞就好比人生大起大落一輩子,而經文卻是到死一瞬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糖在人體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