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霓關 (1964)
白門樓斬呂布 (1961)
梁紅玉血戰黃天蕩 (1961) .... 金兀朮
寶劍結良緣 (1954)
秦良玉 (1953) .... 楊應龍
來港後既臺上唱戲又在銀幕上演戲,後來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孩子亦學得刻苦。“七小福”是于占元為徒弟們創作的一出以打為主的京戲,也是他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這幫徒弟有幾十個,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據說是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武七人(注: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當然還有元秋,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成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這便是後來對香港甚至世界影壇都產生深遠影響、影迷心目中鼎鼎大名的“七小福”的雛形了。後來在電影中《七小福》中,洪金寶扮演了恩師。
虹霓關 (1964)
白門樓斬呂布 (1961)
梁紅玉血戰黃天蕩 (1961) .... 金兀朮
寶劍結良緣 (1954)
秦良玉 (1953) .... 楊應龍
來港後既臺上唱戲又在銀幕上演戲,後來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名字雖然取得唬人,但要論規模在香港眾多戲校中也只算得中等,而且校舍破敗,條件簡陋。所幸師傅並未誤人子弟,教得認真,孩子亦學得刻苦。“七小福”是于占元為徒弟們創作的一出以打為主的京戲,也是他這群得意門生的總稱,這幫徒弟有幾十個,其中最固定、最出色者,據說是元龍、元樓、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武七人(注:成龍當時的藝名為元樓,元龍則是大師兄洪金寶的藝名。待到後來,年長成龍五歲的洪金寶約滿先行出師闖蕩影壇時,成龍才頂了元龍之名),當然還有元秋,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藉此組成了個“七小福“戲班,既讓徒弟們多增加些演出經驗,又可賺些銀兩,正所謂“一箭雙鵰”了。這便是後來對香港甚至世界影壇都產生深遠影響、影迷心目中鼎鼎大名的“七小福”的雛形了。後來在電影中《七小福》中,洪金寶扮演了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