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這種想吐的感覺,不一定是胃病引起的,可能是慢性咽炎所致。
奶粉沒有攪散,喝的時候,奶粉疙瘩會粘在咽壁上,形成刺激,引起嘔吐反射。蛋黃泡牛奶也是這個道理。早上涼水刷牙也是一種不良刺激。建議去五官科檢查,排除咽炎。
一般食物進入胃內5分鐘就開始緩慢排入十二指腸。胃排空的速度,與食物的理化性狀和化學組成有關。一般來說,水只需10分鐘就可由胃排出,糖類約需2小時;蛋白質約需2~3小時;脂肪約需5~6小時。混合性食物通常需要4~6小時,這就是一日三餐的生理基礎。如果餐後餓得較快,兩餐之間要新增一點食物,防止胃空著蠕動,損傷胃粘膜。
這1年半的時間,胃的情況有所好轉,仍然需要注意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每餐7~8成飽,少量多餐,只吃粥、粉、面等容易消化的軟食,如肉末粥、雞茸粥、魚片粥、雞蛋麵、餛飩、軟餅等。如果進食過飽,增加了胃腸負擔,消化不良,會直接影響胃粘膜的修復。多做腹部按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緊張、焦慮、憂鬱和生氣。
你好!這種想吐的感覺,不一定是胃病引起的,可能是慢性咽炎所致。
奶粉沒有攪散,喝的時候,奶粉疙瘩會粘在咽壁上,形成刺激,引起嘔吐反射。蛋黃泡牛奶也是這個道理。早上涼水刷牙也是一種不良刺激。建議去五官科檢查,排除咽炎。
一般食物進入胃內5分鐘就開始緩慢排入十二指腸。胃排空的速度,與食物的理化性狀和化學組成有關。一般來說,水只需10分鐘就可由胃排出,糖類約需2小時;蛋白質約需2~3小時;脂肪約需5~6小時。混合性食物通常需要4~6小時,這就是一日三餐的生理基礎。如果餐後餓得較快,兩餐之間要新增一點食物,防止胃空著蠕動,損傷胃粘膜。
這1年半的時間,胃的情況有所好轉,仍然需要注意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每餐7~8成飽,少量多餐,只吃粥、粉、面等容易消化的軟食,如肉末粥、雞茸粥、魚片粥、雞蛋麵、餛飩、軟餅等。如果進食過飽,增加了胃腸負擔,消化不良,會直接影響胃粘膜的修復。多做腹部按摩,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緊張、焦慮、憂鬱和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