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汗青正浩
-
2 # 瘋狂青史
卡扎菲在戰敗之後就走向了逃亡的生活,一路東躲西藏,最後在一節廢棄的下水道中被發現,然後連同卡扎菲的數名保鏢一同被武裝分子從下水道中抓了出來。
據後來的一名卡扎菲的保鏢說,他當時想一槍斃了卡扎菲,避免卡扎菲被捕後受辱
卡扎菲的失敗並不在於他的獨裁統治,而是觸及了西方各國的利益,在利比亞戰爭爆發之後,他的朋友全部都拋棄了卡扎菲。
從卡扎菲被捕之後的視訊中就可以看到,當時的卡扎菲已經血流滿面,並且不斷求饒,但周圍的武裝人員異常興奮,並且輪流手持繳獲的金制手槍進行慶祝。
但最終,卡扎菲的死法的確是很慘,這一點是沒有疑問的。
在卡扎菲去世了之後,他和他的兒子穆塔西姆被放置在一張床墊上,身上還鋪著一塊毯子向市民展示,以表達對於這個昔日的非洲雄獅最後尊重。
在第四天公開展示遺體結束之後,一隻車隊也帶著卡扎菲的遺體離開了米蘇拉塔市,利比亞過度委員會最終決定將卡扎菲安葬在北方的沙漠地區,而這個地區也將會一直保密。
-
3 # 江水趣談
卡扎菲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他的死法是可以說是非常慘了,而且在他死後,卡扎菲的屍體還在一個冷藏庫裡向民眾開放參觀。
之後卡扎菲和他兒子的屍體被參觀的事情被國內的勢力打壓,所以幾天後就將他們的屍體祕密安葬了,而且沒有按照他們的習俗。
在卡扎菲臨死前還是非常慘的,在他被抓住後又慘遭到了虐打,打到滿臉都是血。
而且還據說還被狂扇耳光,儘管在這期間他也一直都在求饒,但是抓住他的人顯然已經興奮過頭了,所以根本不聽他在說些什麼,就搶了他的黃金手槍,將他打死了。
在卡扎菲在位的42年時間裡,卡扎菲對利比亞的統治也造到過一些危機。
比如在1980年,他曾因為公開支援中東地區針對美國的“恐怖襲擊”而使利比亞被美國轟炸,最終導致了他的養女被炸死。後來還因為洛克比空難恐襲而被認定為支援恐怖主義。在國內還有一些反對他的勢力,但由於這些勢力都不是很強大,所以對他的威脅都不是很大。
在卡扎菲被武裝人員抓住後,並沒有立即被殺死。因為這些武裝分子都想得到卡扎菲好去邀功,所以都股懷鬼胎。最後在押送過程中武裝分子怕他被對方搶走,就被抓住卡扎菲一方開槍打死了。
在經過多人確認身份後,他和自己最喜愛兒子穆塔西姆的屍體,被放在冷凍庫中對公眾展示了幾天,然後才商定了祕密埋葬地點。
-
4 # 雲中史記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和兒子兼接班人穆塔西姆在蘇爾特被利比亞反對派抓住後槍殺。
不過顧及國內外的諸多壓力,利比亞執政當局很快禁止了參觀活動,並決定將卡扎菲等的屍體安葬。
10月24日深夜,幾輛軍車悄悄地將卡扎菲、穆塔西姆、卡扎菲親信尤尼斯三人的遺體運走。
10月25日凌晨,車隊駛向了茫茫的撒哈拉大沙漠某處,4名執政當局的官員對卡扎菲三人進行了安葬。
這4個人都對著《古蘭經》發過誓,永遠不說出卡扎菲的安葬之處。
而且,具體安葬的地方,並未做任何標識,在茫茫的沙漠深處,很快就會不知所蹤。
終於,當2011年阿拉伯之春來臨時,利比亞各地的反對派們集結起來,開著皮卡、架著機槍向卡扎菲發起大舉進攻,按理說,以鉅額石油美元武裝起來的利比亞軍隊對付這些反對派毫無壓力。
在西方優勢火力下,利比亞軍隊很快分崩離析,卡扎菲逃亡蘇爾特,很快在那被反政府武裝抓住處死。
卡扎菲是一個獨裁者,但他遠沒有薩達姆殘酷,他作為一個“泛阿拉伯主義”理想的推動者和納賽爾的好學生,一直致力於自己的“革命信念”,只是搞得一塌糊塗,外交工作非常失敗。
老卡27歲上臺,69歲被殺,他為這個分裂的國家提供了秩序,保證了經濟的發展,並拿出豐富的石油財富為幾百萬國民提供令世界羨慕的生活水平。
利比亞,作為一個現代政治體制發育不完全的國家,一個以遊牧部落為基礎建的社會結構,一旦失去秩序就意味著叢林法則的降臨。
為了爭奪地盤和石油、水源等,各派武裝經常火併,老百姓深受其苦,而利比亞也事實上分裂為四個地區:2個主要政府(控制西部的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和控制東部的國民代表大會),利比亞西部邊境地區還有一塊廣闊的部落自治地區(事實獨立),而在一些地區還活躍著無處不在的IS組織。
-
5 # 歷史總探長
在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之前,卡扎菲一直是一個堅定地“反美”人士,他在外交上仇視西方,經常在一些公共場所羞辱西方國家領導人。
因為卡扎菲和薩達姆都不買西方的賬,很多人都把他們兩人並稱為“中東雙雄”。然而在2003年,美國和英國繞開聯合國,對伊拉克發動了一場區域性戰爭。
不過卡扎菲的示好沒有換來西方國家的寬容,在利比亞內戰爆發後,西方國家趁機插手了利比亞事務,封鎖了卡扎菲的經濟。利比亞內戰前期,卡扎菲的政府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然而在北約空襲利比亞之後,利比亞政府軍開始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反對派武裝逐漸控制了戰場的局勢。
在卡扎菲逃跑的時候,北約空軍襲擊了卡扎菲的車隊,卡扎菲在受傷後被俘虜,隨即遭到了虐殺。卡扎菲臨死的時候留下遺言,希望在自己被擊斃後,能夠穿著死的時候穿的衣服,埋葬到蘇爾特地區的家族墳墓裡面去。
而且在卡扎菲被擊斃的時候,卡扎菲的次子還沒有被俘虜,卡扎菲的次子是卡扎菲指定的繼承人,如果將卡扎菲的屍體公開埋葬,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戰爭,卡扎菲的次子也能夠依靠著奪取父親的屍體,來重新召集舊部東山再起。
美國在處理本·拉登屍體的時候,將本·拉登的骨灰灑到了大海里面。雖然美國是利比亞反對派的支持者,不過在處理卡扎菲屍體的時候,美國並沒有直接參與處理,而是把卡扎菲屍體的處理權交給了利比亞人。
同時這四個人還對著《古蘭經》發誓,永遠不會說出卡扎菲墓地的位置。《古蘭經》是伊斯蘭人的聖經,因為這四個人已經對著《古蘭經》發誓,所以卡扎菲墓地的所在很可能會成為永遠的祕密。在茫茫沙漠裡面尋找一個埋葬在黃沙下面的人,難度和大海撈針差不多。
在利比亞內戰結束後,很多卡扎菲的支持者都曾經設法尋找過卡扎菲的墓地,不過時至今日,卡扎菲墓地的位置仍然是一個迷。
-
6 # 虎賁軍huben
卡扎菲被埋葬的地方十分特殊,也許以後也沒有人會知道他的遺體到底在哪裡,或許他的遺體現在已經成了一具乾屍。
在這之後,經過緊急商討,為了防止卡扎菲的墓地成為其崇拜者的聖地,埋下禍根。也是為了打垮卡扎菲支援的最後的精神信仰,當然向市民展示遺體也是處於這個目的,因此選擇了祕密安葬。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目前只有作為親屬的卡扎菲表哥和當時幾個官員知道具體的埋葬地點,並且為了守護這個祕密,他們都向古蘭經起誓。而這些人裡面要麼已經消失,要麼就在監獄裡面,所以目前卡扎菲的下落依然不得而知。
(非洲萬王之王——卡扎菲)
臨死前那麼狼狽不堪,死後能有點清閒時光,也算是他的造化。
-
7 # 花木童說史
卡扎菲曾因強硬反美而和薩達姆並稱“中東雙雄”,然而自薩達姆落網後,卡扎菲從英雄變成了狗熊。不僅主動向美國修復關係,還向美英“洛克比空難”的受害者,賠付了一筆鉅款。
2006年薩達姆被絞死後,卡扎菲擔心落得同樣下場,於是主動交出了利比亞的核設施,並出賣了巴鐵及其大哥。
然而卡扎菲的“跪舔”,並沒有換得美國的好感,西方國家還是策動了利比亞的顏色革命。
卡扎菲感到失落和絕望,薩科齊、布萊爾、埃爾多安,這些曾經的“好朋友”都拋棄了他,連幻想中的支持者也不見蹤影。
前所未有的壓力讓卡扎菲失去了東山再起的信心,於是他把衛隊的指揮權,都交給了兒子穆塔西姆,自己則每天在廢棄的民房裡,看書、喝茶、寫日記度日。
另一名武裝分子同時用一把美製卡巴軍刀,捅進了卡扎菲的下體,並不斷轉動。
卡扎菲想求速死,但武裝分子正“嗨”著,根本不理會他的請求。
卡扎菲死後,利比亞“過渡委”並沒有按伊斯蘭傳統,立即下葬。而且和兒子穆塔西姆的遺體一起運到了的黎波里,並放進一家肉類冷凍庫,供利比亞百姓“參觀”。
四天後,“過渡委”給卡扎菲父子安排了一場簡單的葬禮,參加的有卡扎菲的三名遠房親屬及一名做禱告的阿訇。
葬禮結束後,為了防止卡扎菲的墓地變成其支持者的“聖地”,“過渡委”祕密把他們父子的遺體,運到大漠深處安葬,沒有宗教儀式、沒有任何標誌物,包括墓碑。
-
8 # 葛大小姐
卡扎菲究竟做了什麼事情,竟被自己的國民殺害,最終落得個悲慘下場呢?
貧窮的阿布·麥納爾的妻子生了三個女孩之後,終於為這個家族生下了一個男孩,欣喜若狂的麥納爾特意殺了一隻羊來慶祝,並給這個家族的希望起名——穆阿邁爾·卡扎菲。
可讓阿布·麥納爾沒有想到的是,27年後的一天早上,他在班加西早禱時間的廣播裡,聽到了兒子對全國的播報,27歲的卡扎菲政變成功,擁有了整個國家。
作為家裡唯一一個讀過書的人,卡扎菲很深記住了歷史老師的話“每一次革命都需要軍隊的支援”,所以他毅然進入軍校學習,並建立了兩個平行組織,民間組織和軍事組織為革命做準備,1965年軍校畢業後被授予少尉軍銜,遇到了改變一生命運的人——他的第一任妻子法蒂赫,一位將軍的女兒,在未來岳父的暗中協助下,卡扎菲獲得到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深造的機會,這讓他名聲大振。
1969年8月31日,他發動了代號為“耶路撒冷行動”的軍事政變,交了狗屎運的卡扎菲
的這場倉促上陣、漏洞百出的政變居然成功了。
當天晚上,卡扎菲讓他的助手奧馬爾·米海什乘飛機的接管軍營,結果發現飛機滿員,在機場朋友的幫助下才混上飛機,下車攔了一輛計程車,竟然把槍和子彈忘車上了。
卡扎菲和兩個上尉去接管貝卡軍營和電臺,結果在岔路口走散了,剩下卡扎菲一個人,那兩個軍官在城裡轉了一圈沒有找到國家電臺,又原路返回了。
卡扎菲上臺後,將自己的軍銜升為上校,開始了自己狗血般的治國之路。他乾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石油收歸國有,利用油價上漲的機會,大發橫財,然後就是實施高福利政策,免費教育、免費醫療,提高婦女地位,1981年人均收入1.1萬美元,2009年人均GDP16114美元,成了名副其實的富裕國家。
2000年3月,他解散國家很多部門,只留下外交、司法與安全、財政、資訊四個部,增加了非洲團結部,致力於統一非洲大業。
卡扎菲惡事沒幹幾件,蠢事卻幹了一大堆。
一是不去團結阿拉伯國家,反而去追求非洲大哥地位。先是想加入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遭到埃及領導人薩達特拒絕後,他開始支援非洲各國的運動,結果黑人兄弟也不願接納他。
二是不自量力干涉他國內政。沒來由出兵查德,將查德內戰變成發侵略戰爭,打了七年,損兵折將,被俘大半,卡扎菲卻不成為這些俘虜是利比亞人,這些人後來成為推翻它的中堅力量。
三是搞恐怖主義。由於卡扎菲收回美國駐利比亞基地,將美軍和歐洲移民後裔趕出利比亞,他成了美國的肉中刺,1986年,德國西柏林夜總會爆炸,造成美軍駐德士兵死亡,里根對卡扎菲展開報復行動,多個目標遭到打擊,卡扎菲15個月大的養女漢娜被炸死。卡扎菲叫囂報復,1988年,美國一架747科技在蘇格蘭小鎮洛比克上空被塑膠炸彈炸燬,機上259人死亡、地面11人喪生,這就是著名的“洛比克空難”。次年,法國一架客機在空中爆炸,170人喪生,兩起空難矛頭指向卡扎菲政府,從最初的不承認到與英美達成協議,為空難每個家屬支付1000萬美元賠償,襲擊者被釋放回利比亞,受到英雄版待遇和卡扎菲親自擁抱迎接,等於坐實兩起恐怖襲擊案罪名。
而卡扎菲的兒子穆塔西姆與人戰鬥到最後一刻,被抓後,不畏生死,臨死前一邊擦拭傷口一邊抽菸喝水,隨後英勇就義,這個形象至今感動世界。
於是他們採取了祕密埋葬制度,負責此事的是2位反對派代表和2位卡扎菲堂兄,他們向伊斯蘭真主發誓不能洩密,然後駕駛著載有卡扎菲和穆塔西姆屍體的車子,在沙漠中穿梭,直到汽車沒油,就地掩埋,草草安葬。
卡扎菲不同於薩達姆的殘暴,他是政治上的幼童,為了實現自己的報復用力過猛,最終得罪了五常,動了西方大國的乳酪,他的死是必然的。
卡扎菲死後,他的最隨著試圖尋找他的埋葬地,在茫茫的大漠中,只有無邊無際的黃沙,而失去卡扎菲的利比亞則陷入了更加的混亂之中,這難道是反對派的初衷嗎?他們後悔了嗎?
-
9 # 藍風破曉
卡扎菲是個有爭議的領導人,有人說他非常棒,因為他帶領利比亞在非洲區域率先致富;也有人說他非常垃圾,因為他是獨裁統治者,讓利比亞國家少了民主。
2011年,卡扎菲遇到了人生最大的災難,先是國內人遊行反對他的獨裁,後是美、英、法等國開始瘋狂轟炸利比亞。8月,反政府武裝奪取了政府控制權,卡扎菲政府倒臺。10月,卡扎菲和接班人穆塔西姆在據點蘇爾特死於槍殺。
大家都知道,本拉登死後被進行了海葬,那麼卡扎菲是如何被安葬的呢?
卡扎菲是死了,很多人沒有見過活的卡扎菲,但,如果時間可以,就能夠看到死的卡扎菲了,因為卡扎菲和兒子穆塔西姆的遺體,被送至米蘇拉塔一處肉類冷藏庫中,公開向市民展覽了4天。
卡扎菲遺體被展覽的用意在哪裡呢?其一是美英等國為了向大家展示,不配合、不服從,堅持對抗,卡扎菲就是下場;其二是美英等國和扶持起來的新政府,向那些支援卡扎菲的人和大眾明示:卡扎菲已經死了,大家再不要受其他人蠱惑了,老老實實配合新政府。
展示卡扎菲的遺體,作用基本達到了,大家都知道卡扎菲已死,再打著卡扎菲的旗號反抗基本無用了。
卡扎菲的遺體在展示了四天後,被祕密下葬了。
卡扎菲是純粹的穆斯林,雖然國家在北非,但利比亞整個國家屬於伊斯蘭國家。按穆斯林的規定,人去世後,最好的埋葬方式就是土葬,穆斯林要求薄葬、土葬、快葬,倡導人的遺體應該融入到土地當中。
曾經的本拉登,是美國強行安排了海葬,如果本拉登有選擇,那也會選擇土葬的。對於卡扎菲,美國還會選擇海葬嗎?
對於卡扎菲的遺體下葬,美國很聰明,沒有自作主張去海葬,畢竟這是一國領導人,而且卡扎菲在非洲和阿拉伯國家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在遺體展覽了四天後,美國把卡扎菲和接班人穆塔西姆的遺體交給了一些部落酋長和宗教人士。
這批人拿到卡扎菲的遺體後,進行了仔細地分析,認為卡扎菲的墓地不能讓大眾知道,但同時要土葬。如果被大眾知道了,那麼曾經被卡扎菲得罪過的人會瘋狂掘墓的。
最後的結果是,有四位宗教人士組成了下葬團體,卡扎菲和他兒子的遺體被葬在了沙漠深處,墓地不設碑,不做任何標誌,就讓卡扎菲和兒子完全融入到大地母親的懷抱當中。這四位人士,在卡扎菲的遺體下葬後,發毒誓不對任何人透露卡扎菲墓葬地,包括自己最親的人。
目前大眾只知道,卡扎菲是用穆斯林傳統的埋葬方式進行土葬的,埋葬地點在沙漠深處,其它就一無所知了。
卡扎菲是個有爭議的人,以前比較獨裁,但國家和百姓都是比較富裕的。現在說是民主了,生活水平卻遠不如卡扎菲時期,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
10 # 清水空流
從非洲雄獅到眾叛親離,從一個普通上校到國家元首,把一個貧窮的利比亞建設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再到國家四分五裂。卡扎菲在利比亞的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也留下了最灰暗的一頁。而這一切都是卡扎菲的咎由自取,芸芸天下敢獨自“得罪”五大國也就是他了。
當卡扎菲意圖與歐美的和解,而歐美國家慢慢地把卡扎菲一點點地“引誘”死亡之地然後推了下去。而2011年的利比亞是以人均GDP超1萬美元、日產石油330萬桶是非洲第一富國。現在的利比亞誰都知道咋樣,在2012年。卡扎菲陷入多鼓部落和宗教勢力對抗的混亂,聯合國與美國也一直在尋思解決方案。經過三個月的談判,在2015年,利比亞兩個最大政治集團在摩洛哥簽訂《利比亞政治協議》,同意組建“民族團結政府。但不過半年就陷入分裂,至今還在內戰之中,現在如果你問一個普通利比亞人,他願意生活在2011年的利比亞還是2011年以後的利比亞,他會給你一個最好的答案。
回覆列表
就中東世界的鬥爭慘狀來說,利比亞是與伊拉克一樣不可不提的受災難國家,因為他們國家曾經的領導人卡扎菲與伊拉克前統治者薩達姆一樣,都是受到美國“通緝”的。當然,他們最終的結果有目共睹:慘絕人寰。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主角是卡扎菲:生前不易,死後成謎。
卡扎菲的前半生,高調風光無限,曾為著反抗立下遺囑:永遠與任何外國侵略者鬥爭到底說起來卡扎菲是個苦孩子出身,1942年出生在利比亞蘇爾特南部費贊沙漠地區的一個部落,部落被稱為貝都人卡達法。這是一個不大的部落,住羊皮帳篷,人人幾乎都是靠牧羊為生的,包括卡扎菲家。
沒有人知道卡扎菲受到什麼力量的指引,後來他參加了反抗義大利殖民利比亞的游擊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卡扎菲開始他征戰的一生。至1977年,卡扎菲成為了利比亞革命領導人,就此他的執政道路展開序幕。
卡扎菲為人比較高調,就他穿得衣服來說,就極具個性:時而黃色卡其布軍服,時而白色套裝外加白色鑲金邊的斗篷。特別是他的頭巾,各種顏色換著戴,真叫一個多樣。
在這位個性總統的身邊,一直可見一群各種姿色甚至膚色的美女。對,這是他的保鏢陣容,這位總統先生不愛鬚眉愛巾幗。
卡扎菲對女保鏢們非常親切,平時各節日,尤其是重大節日裡,女保鏢們的待遇非常好,卡扎菲就送過她們鑲嵌了自己頭像的金錶作禮物。
在美女圍繞下的卡扎菲出場時是極為拉風的,大有皇帝出行的陣容。據說這和他曾經在皇宮工作有一定的關係,大概是被皇家陣容深深打動了吧。
卡扎菲除了穿著、出行高調,為人也比較注重存在感。平時在政治場合就是想說什麼說什麼,從來不約束自己的嘴巴。比如他就曾為著伊拉克問題正義發聲,這樣得罪西方某些國家就在所難免了。
想來卡扎菲自己也很清楚未來自己國家的走向,所以他曾非常痛心疾首地向利比亞人民留下遺囑:要時刻維護自己的“身份、歷史和成就,以及祖輩和英雄們的榮耀”,同時,他要求自己的國民“要永遠與外國侵略者鬥爭到底”。
利比亞戰爭爆發,卡扎菲逃亡數日,終就慘死於下水管道之側,待遇悽楚果然,在卡扎菲高調的政治領導下,2011年爆發了利比亞戰爭。他昔日自以為是的強大實在不堪一擊,短短五個月便丟失了首都重地。
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卡扎菲帶著自己的兒子及親隨逃了,只可惜他逃得並不遠,還沒有到達自己的家鄉,結果就被反對派追上了。沒辦法,人家有著強大的、高科技的後援支撐。
眼看快要被追上的時候,卡扎菲竟然藏身於一處水泥管道中。結果可想而知,他很快就被米蘇拉塔武裝人員給揪了出來。
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對待昔日的總統問題上,反對派沒有絲毫的敬畏,上來就是一頓噼裡啪啦的暴打,有的甚至直接用鞋底來抽打卡扎菲的臉。
不過,這些都不是足以致命的,據說其中一個武裝分子竟然用軍刀刺入卡扎菲的下體。就在卡扎菲悽慘無比,滿身血汙的時候,武裝人員對著他開了槍。
根據報道顯示,卡扎菲頭部及腹部受到了槍擊,導致其當場死亡。當然,為什麼要當場將卡扎菲處死也是有說法的,“過渡委”表示:當時有卡扎菲的支持者與武裝部隊展開了對戰,他們想要將卡扎菲搶走。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名叫烏雷比,一名叫賽巴尼的武裝分子,果斷開槍將卡扎菲結果掉了。
一位被稱為中東雄獅的政治領導人,一位利比亞執政四十二年之久的總統,就這樣在一頓亂打之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這種死法怎麼都感覺有些死於非命,真不知道卡扎菲這是造了什麼孽呀。
卡扎菲死後被暴屍於眾,而埋葬地點卻神祕之極,據說他早安睡於沙礫之中卡扎菲的死法已經夠慘,但其死後受到的待遇又可謂慘上加慘。為什麼這樣說?因為就其宗教習俗而言,他死之後是要馬上進行安葬的。
可是,當時卡扎菲被打死並沒有受到這樣的待遇,不但如此,還停留了很多天,兼於當地的氣候,卡扎菲屍體變質在所難免。而導致這一原因的說法是聯合中國人權理事會不讓入葬,必須要對其死因進行調查。
根據卡扎菲自己的遺囑,他是希望將自己按照老家的習俗,入葬於家庭墓地。當然,還必須要穿上死時應該穿的衣服,這都是宗教的習慣與規則。
不知卡扎菲有多大的罪過,死也沒有得到他想要的後事處理。首先,卡扎菲的屍體已經腐爛,氣味難聞。後來在準備安葬前,將其屍體從清真寺送到了一個冷藏室,在那裡展開了為期四天的公眾參觀活動。
沒有任何儀式,穿著生前汙漬的衣服,散發著異味,被放在一個肉類冷藏室中。這樣的待遇想必是任何一個穆斯林都無法接受的方式,可卡扎菲早已經身不由己。
同時,卡扎菲也沒有被安葬於自己的家族墓地,因為“過渡委”認為如果將卡扎菲安葬於他的老家,很可能將那裡變成一個卡扎菲政權支持者朝聖、聚集的地方。這對於反對武裝派是不能接受的,對於利比亞也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在其家族成員以及執政黨的共同搓商,並且向真主起誓之後,他們將卡扎菲的屍體帶著開進了撒哈拉沙漠深處。傳說是以汽車開到沒有油的地方為目標,就地深埋。沒有具體方位,也沒有地名及標誌。
一代梟雄就此葬身沙礫之中,只有出生時的位置,沒有死後的墓地。所以,卡扎菲死了,但埋在哪裡沒有人知道。僅有的,人數不多的知情人也因各種理由將永遠閉上自己的嘴。
其實,就算卡扎菲的墓地明確,其結局也是不可能永久的,薩達姆不就是一個例子麼。如此一來,他安葬於沙漠深處可能更是個儲存全屍,且獲得安靜的不錯方式。至少,現在的卡扎菲可以永遠安靜下去了,再沒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去翻他的後賬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