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凡人阿甘
-
2 # 珈樂
麥家,當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著有長篇小說《解密》《暗算》《風聲》等,《暗算》歷時11年創作,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2014年《解密》被英國《經濟學人》評為"全球年度十佳小說",被譽為"諜戰之父"。 2019年,出版長篇小說《人生海海》。
一、人生海海,有傳奇、離奇,有絕望、希望,有黑暗、光明,更多的是人心、人性。
這個人既被人尊稱為"上校",又被人貶損為"太監";
他是個彈無虛發的神槍手,又是個妙手回春救人無數的神醫"金一刀";
他當過軍統特務,當過解放軍;他經歷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也參加過抗美援朝。
如果說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如此便稱得上是傳奇的一生了,他享受過榮華與榮耀,也經受過折磨與苦難,最後只想回到自己的小村莊安然度過一生,可偏偏命運仍舊沒有給他片刻休息的機會,因為傳奇引發好奇,更在世人添油加醋中變得離奇,他拼死守護的祕密,他的與眾不同一步步將他拖入無盡的深淵,最後的最後,他成為了一個"瘋子",卻真正活成了他想要的樣子。
讀完《人生海海》這本書後心底有種說不出的沉重,這個荒誕的世界多麼無情,可這其中也帶著慢慢的深情與愛,正如作者麥家所說的那樣,他寫這本書"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二、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這個故事是圍繞"上校"的一生展開的,也串聯了"小瞎子""老巫頭""老保長""父親""林阿姨""我"的一生,每個人都經歷著歲月與生活的磨礪,我們都在拼盡全力去活著,以不同的方式與心態,最後有人能夠與生活和解,有人卻陷入生活的泥潭,沒有誰的人生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上校"在北韓戰爭後,因為某些原因被髮落回村,於是有了後來的很多說法,有人說他受了傷,成了"太監";鬧"文革"時造反派又"親眼"看見他肚皮上紋著"雞姦犯"的字;後來又有人說上校不是受傷少東西,也不是雞姦犯,是個"漢奸",被逮捕後大家都想一探究竟,就這樣"上校"被逼瘋了。
他的一生曾經那樣轟轟烈烈,有過紙醉金迷,有過卑微低賤,有過英雄事蹟,有過救死扶傷,有過平淡生活,只想與貓為伴,他有自己的一套人生信仰,即便經歷黑暗也仍舊內心明亮,一生因愛而起也因愛而落,他愛貓為此身陷囹圄,他愛“林阿姨”,為此不惜被遣送回鄉,他愛國,為此揹負一生的祕密與痛苦。但他也有自己無法放下的自尊,不能被別人窺探的祕密,一旦洩露便是失去一切。想要知道祕密的人和藏著祕密的人都及盡所能達成自己的目的,故事也在窺探欲與守護欲的對抗中不斷推進。
可恨可氣又可悲的小瞎子、聰明一世糊塗一時的爺爺、重情重義卻引來流言蜚語不斷的父親、因誤解而錯過卻因愛與悔而重聚的林阿姨,一個小鄉村,一幅眾生相,我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經歷著,感受著,也因此被放逐獨自漂泊異鄉,成年後再次迴歸故鄉,一切已經物非人非,唯有"人生海海"而已。
"人生海海"是什麼意思?
人生海海是閩南話,是形容人生複雜多變但又不止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樣寬廣,但總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上校"經歷了人生,以"瘋"的方式活成了自己;"小瞎子"經歷了人生,以"瞎話騙術"的方式繼續苟活;父親經歷了人生,以"贖罪"的方式一個人活著;"林阿姨"經歷了人生,以"陪伴"的方式去守護與贖罪,"我"經歷了一生,以"與生活和解"的方式擁抱新的生活。
就像"我"的前妻說得那樣"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如果你死了,我在陰間是不會嫁給你的。記得當初你向我求婚時是怎麼說的?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三、父子情深,即便是一切苦難都無法磨滅的感情
麥家說這本書他寫人生,也寫父子情深,父愛無言卻如山,每個父親都用自己的方式去保護著去愛著自己的孩子,即便粉身碎骨即便拋棄自我也要護你周全。
在"上校"為我講的故事裡,有一個父親,因為兒子遭遇塌方被掩埋,所有人都放棄去營救,他卻拼了老命即便是死,也要離孩子近一點。即便有一絲希望也決不放棄你,這是身為父親的愛,帶著骨子裡的倔強,是沒人能夠撼動的大山,也最讓人動容。
爺爺"老巫頭"對父親的愛同樣深沉,他一生好面子重名聲講道理,卻因為一份父愛而親手葬送,他害怕"父親"因為"上校"而被毀,在小瞎子亂編耀眼詆譭"父親"與"上校"的關係時他怒不可遏甚至難熬到要死,即便老保長解釋清楚之後仍然背叛了"上校",為的是讓公安出一份證明,證實一切都是謠言,我們可以說他是自私的,他害怕"雞姦犯"辱沒了家風,可這何嘗不是一種愛,只是用錯了方式而已,他總是與兒子唱反調卻幫助兒子救出"上校",他一生講大道理卻為了兒子的清白而放棄自己的原則,於是他背上了沉重的枷鎖,付出生命的代價。
"老瞎子"用死換的"小瞎子"活下去;父親將我送走希望我遠離這裡的紛爭,我回來之後堅持不讓我在家住要自己與"鬼"糾纏,都是沉甸甸的父愛,不論再苦再累,不論兒子如何,在他們心裡孩子便是一切。麥家講述的父子情深,即便是一切苦難都無法磨滅的感情。
四、人生海海,用愛和解。人要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時間饒人,人生還有回頭的機會"是非常慰藉人的一句話。在《人生海海》中,麥家讓主角在第三部分長大後,回首童年時所不能理解的事情,瞭解每個人的故事,將一切迷題梳理開來,並且讓主角選擇原諒,選擇放下,與曾經的一切人和事和解,其實也是麥家與自己的一場和解,童年的痛楚和孤獨都可以在麥家的字裡行間找到,有人評價他的作品是"血將濺未濺,命將亡未亡地讓你看,什麼都未發生,又什麼都發生了,讓你心驚肉跳地不敢看,又移不開一絲絲目光。"
《人生海海》故事最後,"上校"變成了一個"瘋小孩",他不在介意別人看他的祕密,他用天真與自己的執念和解,他記得的不再是那些醜陋的字,而是自己心中的信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而當他把祕密要對我展示的時候,我卻選擇了不看,曾經那麼好奇想要窺探的慾望,在那一刻蕩然無存,文中寫到"當一個人心懷悲憫時就不會去索取,悲憫是清空慾望的刪除鍵。"我與自己的慾望和解。
面對小瘋子時,曾經的我那麼恨,恨他的一句謠言毀了"上校",毀了"爺爺",毀了"父親"也毀了"我",但當我再次看見他時,卻選擇了 放下,甚至請他吃飯為他付錢,這不只是出自於憐憫,更是與自己內心的仇恨和解,"小瞎子"不過是內心仇恨的一個外在呈現而已。
人性充滿弱點,我們會將自己的不幸建立在各種各樣的仇恨之上,最終我們仇恨的便會是我們自己而已,選擇原諒他人其實也是放下執念,與自己和解,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饒過自己的智慧。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人很容易被貪婪的、對物質的佔有慾擊垮。人的慾望本身是有自重的。當你扛得過於重的情況下,你很難讓自己的生命變得輕盈。學會放下,也是放下自己的慾望,讓自己活的更加通透,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人心如此荒唐,以至於一個人會被最可笑的慾望、最莫須有的流言擊垮,引發一連串悲劇;而人性又是如此高尚,能夠支撐一個人在經歷潮落的人生中堅守自己,靜待潮起的那一天,儘管可能被別人貶為笑柄,那也是他堅持的英雄主義。堅守自己本心,學會與生活的苦難和解,與自己的慾望和解,與周邊的人事和解,就像麥家曾說"和解它是一種平衡力,讓你自己內心有一定的掌控力,讓自己始終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不要失控。"
董卿在讀完《人生海海》後說,如果用一句詩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那就是"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當一切歸去之後,當我們與生活和解,心靈進入寧靜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風雨或Sunny,哪有什麼區別呢?都微不足道。這是一種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種了悟宇宙、人生之後的大超越。
願我們人生海海,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
3 # 采薇0927
知道麥家是因為電視劇《暗算》,這部描寫特工題材的電視劇開創了諜戰劇的先河。在連續刷了三遍電視劇後,我毫不猶豫的買了原著小說,成了麥家老師的一個小粉絲。後來陸續看了《解密》和《風聲》。
以往很少看戰爭背景的書籍和電視劇,但麥家老師改變了我。他的小說不像傳統文學那麼嚴肅,又比當下流行的網路小說有深度。小說多是諜戰背景,情節以懸疑莫測見長,以特定年代背景下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為契入點,既尊重了歷史,又深刻剖析人物內心的幽暗神祕,令人沉浸其中又嘖嘖稱歎。
2019年春,“中國諜戰之父”麥家的最新小說《人生海海》一經面市,便掀起又一輪的熱潮。作為麥家老師的粉絲,我自然不能錯過。在這本書裡,麥家寫時代,寫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人,寫父子情,寫選擇,更寫如何與自己和解。其中最打動我的,當屬閃著光的上校。我用了一個週六的時間,讀完這本書後,就懷著既喜且悲的心情向全世界安利。
喜的是,故事的精彩;悲的是,人物的命運。
故事開篇,全無諜戰,鄉土氣息卻頗為濃郁,但麥家畢竟還是麥家,他將懸疑寫進了字裡行間,通過一個十來歲的少年的視野,將上校跌宕起伏卻又神祕的一生,娓娓道來,在某一個時空裡,我彷彿與少年成了共同體,期待著上校的祕密早日得以解開。
這不是我第一次看鄉土背景的小說了,卻第一次不覺得彆扭,甚至深陷其中。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麥家的文字簡潔有力,沒有太多聱牙佶屈的語言,非常生活化;二是人物關係簡單易懂,人物內外在聯絡一目瞭然;三是他用最質樸的語言和文字構建了一個邏輯嚴謹的故事,讓人沉浸在他製造的無盡懸念中不可自拔。
《人生海海》用倒敘的方式,藉由不同人之口,解密了上校(蔣正南)在時代中穿行纏鬥的一生。作為全書的核心人物,上校的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無論是學木匠當軍人,還是學醫搞情報,都稱得上天賦異稟。他當過國民黨的上校,殺過鬼子,搞過情報,參加過抗美援朝,在特殊年代捱過批鬥……直至最後的發瘋失智。
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在村子裡遭到非議時,他“腰板筆挺,昂首闊步,神氣活現”;被批鬥捱打時,他“不叫不哼不呻不吟不吱聲,可眼睛裡卻閃著光”;在上海搞情報時,他風流瀟灑,一擲千金;在手術檯上,他寡言少語,心無旁騖;在戰場上,更是一往無前,無所畏懼。
“心有雷霆面若靜湖,他可以在風光處耀日,也可以在卑賤處自處。”
而壓垮上校的最後一根稻草,卻只是一個讓所有人趨之若鶩的文身。如果說,飽受命運摧殘的他,可以看淡生死與榮華,唯獨放不下的是那段不堪回首的過往,以及在那段特殊歲月裡丟失掉的尊嚴。
前兩部分,通過老保長的敘說,上校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一個遙不可及的、高大上式的英雄形象,而在第三部分林阿姨的敘說中,他則成了一個具像的人,一個有血有肉卻閃著光的人。這個人物身上缺的那一塊,彷彿終於圓滿了起來。
“我愛他的笑聲;我愛他的背影;我愛他抽菸的樣子,愛他丟下的菸蒂;我愛他在手術失敗後罵孃的憤怒,當然更愛他手術成功後的燦然笑容;我愛他遛貓逗貓的樣子,那一定是他最得意開心的時候;我愛他義無反顧奔赴前沿陣地去出診的英勇,愛他風塵僕僕回來的喜悅和痛苦……”
你看,他也愛笑愛開玩笑,他會在手術失敗後罵娘,也會在手術成功後燦然大笑,逗貓時開心,出診時英勇歸來時或喜悅或痛苦。他的生活中並不是只有苦難,也曾經有過神采飛揚,有過這樣片刻的歡愉。
在面對林阿姨狂熱的追求,他避之不及;可在得知自己受了冤枉後,他又是那麼仁慈地不予辯解;守著心中的祕密,維護著自己最後一份尊嚴,放掉唾手可得的大好前程,被遣返到老家平淡度日。
很久沒被一本書打動了,在那一刻,我的淚水隨著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的畫面奪眶而出。
書中說,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上校的一生跌宕起伏,並不完美,可在我看來,這樣的一生才是精彩的一生。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書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他們都勇於和命運抗爭,盡最大的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潮落又潮起,何必在意一時浮沉。讓我們跟隨麥家老師的《人生海海》,從中汲取面對困難的勇氣,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心存善念,笑對生活。
-
4 # 細嗅薔薇10000
不邀自來,前段時間非常有幸讀了麥家老師的小說《人生海海》,在這發表一下自己的愚見。
《人生海海》這部小說作者以自身的視角描述了主人公“上尉”的起起伏伏的一生。
小說一開始列舉了幾個方面說明了“上尉”的奇怪之處:一、“上尉”與文中作者的父親一起去學習木工活,學習一段時間後上尉做木工活的水平已經與老師的水平不相上下,而父親卻只能做小工。二、主人公受傷去醫院看著醫生救助別人,自己竟然在看的過程中學會了治病救人。三、主人公當過國民黨的上尉,也救過解放軍首長的性命。四、主人公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太監”,據說是因為調戲首長的女人被閹了,但是夏天時作者看他下身還是鼓鼓的。五、主人公從來不勞作,卻吃的是全村最好的。連養的兩隻貓每天都有魚吃。六、大家背地裡都喊他太監作者的爺爺甚至不歡迎他進自己家,但是每當有大事的時候卻都找他拿主意。帶著這些奇怪的地方,作者通過別人之口逐步解開了“上尉”也就是“太監”的重重謎底。作者知道他是一位為為祖中國人民作出了偉大貢獻十分無私的民族英雄,前面所有的奇怪之處都是為了說明“上尉”偉大所埋設的伏筆。作者通過“上尉”的一生突出了小說的主題人生海海,即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上尉”經歷了抗日時期,內戰時期,文革時期以及改革開放時期。每個階段的上尉都有著不平凡的境遇,可以說每個時期的“上尉”都活的十分的悲涼。在戰爭中經歷風雨,在敵後被人誤解,在文革時期被批鬥,在文革後期被逼瘋。作者以時間為軸,描述了不同時期的“上尉”所經歷的生活,將一位民族英雄離奇的一生刻畫的栩栩如生。並且充分揭示小說的主題人生海海,無論在人生中遭受怎樣的挫折依然熱愛自己的人生。敢死不是勇敢,活著才是。
回覆列表
很多人抱怨自己沒有生在一個富貴家庭,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是你知道嗎?你生在一個好的時代,只要你夠努力夠踏實,你都會得到相應的回報,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而那些生不逢時的人,就算再優秀再努力也不一定有好的結局。不信,看看麥家的《人生海海》,你就知道什麼是沉重的人生。
一天夜裡,他被拉到一個破廟救治一個腹部中彈的女特務,醫術精湛的上校把她從鬼門關救了回來。女特務感激他,又覺得他沉穩機智,一紙軍令把他調到上海,從此女特務成了他的上司,他開始了以開診所為掩護,實則刺探情報、殺奸除鬼的特務生活。
為了刺探情報,他不得不混跡於風月場所。因獨特的魅力,他竟被日本女人看上,為了表示其專屬性,日本女人在他肚皮上刻了字,這也成為他一輩子揮之不去的痛。後來,連大漢奸川島芳子也對上校有所耳聞,也在其肚皮上刻上名字以示專屬。
上校其實是為了國家刺探情報犧牲自己的色相,但是在那個年代,被女漢奸和日本女人玩弄後,也會被打上漢奸的烙印,哪怕他在戰場上殺了再多的鬼子,哪怕他為任務受了再多的委屈。肚皮上的刻字成了他一生的恥辱,也成了他極力掩飾的祕密。
02,為守住祕密拒絕愛情,因誤會被開除回鄉,被試圖窺探祕密的人逼瘋後來國民黨戰敗,上校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幸運的是他在自己曾經救過的一解放軍首長的幫助下,跟著他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抗美援朝,還立下赫赫戰功。
事業上順風順水,愛情也開始眷顧他了,他和一位姓林的女軍醫相愛了。可惜,為了守護自己肚子上的祕密,上校狠心拒絕了她。女軍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糟蹋了,她一直以為那個人就是上校,於是多次讓上校娶她,上校不知其中原委,拒絕了。於是女軍醫狀告上校糟蹋良家婦女。上校以為是女醫生因愛生恨,也不辯解,心甘情願接受處分,放棄軍隊的一切回到家鄉。
回家的他原本準備過幾天悠閒的日子,結果文化大革命來了,他的過往成了紅衛兵批鬥的物件,有人甚至想借機一探他身上的祕密。這是上校一生的奇恥大辱,也是他的軟肋,為了保守這個祕密,他把來人的手腳挑了,舌頭也割了,隨後便逃走了。但這也把他推向更深的深淵。
來人為了報復,造謠上校肚皮上寫著“他是雞姦犯”,讓一向袒護上校的人瞬間變成上校的相好物件,這樣的謠言在那個年代足以毀掉一個人一個家族。為了維護家族的面子,有人將上校出賣了,上校被抓住了,還被判了刑。
這時有人起鬨要當面扒了上校的褲子,讓大家看看他肚皮上的字。這樣的屈辱讓原本奄奄一息的上校瞬間發了狂,他竟掙脫了束縛,跳下高臺,一路亂撞。上校瘋了,他見人就打,見刀就搶,不斷地捅自己的小腹。
在和上校相處的日子裡,林醫生學會了紋身。在上校過世後,為了幫他完成保守祕密的心願,林醫生把他肚皮上的祕密改成了大樹和紅燈籠,讓他可以走得體面一些,乾淨一些。
我想在上校瘋了的日子裡,有林醫生的陪伴和照顧,一定是上校過的最幸福的日子吧。他不用擔心自己的祕密被揭開,忘記過去不堪的屈辱,活得像孩子一般簡單純粹,在那個令人絕望的年代,這也許是他最好的結局了。
結束語:沒有想到這樣一本抗戰時期的書居然影響我對人生的看法,在好的時代一個普通人通過勤勞勇敢也可以擁有美滿的人生,在一個顛倒黑白的年代再優秀的人都可能被時代的車輪所碾壓,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不完美的人生,珍惜這個時代,珍惜所擁有的一切,我們需要的只是找準方向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