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22033489839

    這實際是一個“中間層”的概念。

    我們知道如果讓氣泡進去那一瞬間,出水就會中斷,而我們的目標是實現讓氣泡進去,而出水不中斷,這時我們就引入“中間層”的概念:在桶和接水口之間,再增加一箇中間層空間,讓桶裡面的水先流到這個中間層空間裡,再從接水口流到你的杯子裡,而氣泡則從這個中間層空間進入桶內,這樣問題就解決了。

    這事挺簡單,我想說的是解決一系列問題的思路,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利用中間層來遮蔽其上下兩層之間的介面,使得使用端更容易;或者使用中間層來遮蔽其上下兩層的細節和狀態,起黑箱作用。

    題主追問了輸液管,輸液管中間有墨菲氏管,也叫滴壺(Drip pot),就是輸液管中間比較大的那一個部位,就起到了這個中間層的作用。墨菲氏管的作用之一就是使藥物均勻流進身體,當然它的作用還不僅如此,它一般保持著一半藥液一半空氣的狀態,可以讓護士很方便地數液滴速度來估計注射快慢,還能把下部的細管中的空氣排到這個墨菲氏管中。

  • 2 # 使用者9840184032867

    人體血管內是不允許存在空氣的,一旦存在空氣,空氣到達心臟人就會死亡~不過你輸液的時候基本上不可能把空氣輸進去,因為護士打針的時候就會先排掉空氣,就算輸完液你不拔針,空氣也輸不進去,因為大氣壓只會把血液倒抽回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息1分2與月息一分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