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以後,美韓的軍事關係就成為半島安全架構的重要一環,南韓在安全方面也完全依賴美國,一些南韓人告訴我,他們在心理上不能脫離美國軍隊,否則會有不安全感。雖然美軍地位協定經過幾次修訂,但美韓關係依然是對南韓來說最重要的外交關係。這一點和日本非常類似。
而在參與伊拉克戰爭的決策上,南韓內部的分裂也很大。國防部一貫親美,當然把配合美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外交部相對穩健,考慮到戰爭是否正義,以及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從盧武鉉總統的個人角度出發,他顯然不想參戰,這與他一貫的價值觀相違背。但當時盧武鉉有兩個方面不得不照顧美國的想法:
第一,平息國內的爭議和內鬥;
第二,求得美國在六方會談上助南韓一臂之力,推動會談順利舉行;
在這兩個大前提的考量之下,盧武鉉最終決定參戰,但派出的主要是工程兵和醫療兵,確保了最小限度的參戰。
文在寅和盧武鉉對這件事,都有些心有不甘。他們都反思到,完全服從美國會有很大代價,會使外交完全失去靈活性。因此,如何在於美國合作的同時,儘量減少美國的影響力,可能更加重要。
1953年以後,美韓的軍事關係就成為半島安全架構的重要一環,南韓在安全方面也完全依賴美國,一些南韓人告訴我,他們在心理上不能脫離美國軍隊,否則會有不安全感。雖然美軍地位協定經過幾次修訂,但美韓關係依然是對南韓來說最重要的外交關係。這一點和日本非常類似。
而在參與伊拉克戰爭的決策上,南韓內部的分裂也很大。國防部一貫親美,當然把配合美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外交部相對穩健,考慮到戰爭是否正義,以及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從盧武鉉總統的個人角度出發,他顯然不想參戰,這與他一貫的價值觀相違背。但當時盧武鉉有兩個方面不得不照顧美國的想法:
第一,平息國內的爭議和內鬥;
第二,求得美國在六方會談上助南韓一臂之力,推動會談順利舉行;
在這兩個大前提的考量之下,盧武鉉最終決定參戰,但派出的主要是工程兵和醫療兵,確保了最小限度的參戰。
文在寅和盧武鉉對這件事,都有些心有不甘。他們都反思到,完全服從美國會有很大代價,會使外交完全失去靈活性。因此,如何在於美國合作的同時,儘量減少美國的影響力,可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