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幼兒園起就養蠶,不是職業蠶農,就是小朋友養著玩。
初春時節,從同學或者是高年級校友那邊要來蠶種,一張紙上若干小小的白卵。一般要2個或者4個卵,用紙張包好,放在枕頭下面等孵化。有種說法是打雷了就要孵化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卵變得非常黑,隱約可見裡面有黑色的一條蟲。等它們咬破卵殼,就會爬出來,把它們挑到嫩桑葉上養起來。
最初它們又小又黑還帶絨毛,第一次蛻皮以後是最可愛的時候,小小白白的,頭大大的。等第四次蛻皮再過一陣就會成下圖這樣。
(圖片源於網路)
其實這個長相還是湊合可以忍。最後一次養蠶是初中,照例養了四隻放在大盒子裡。養到了第四次蛻皮之後,有一天外面溜進來一隻鄰居的雞,把蠶給啄了,等我放學回家就看到盒子裡已經掛了的蠶,還有身體裡流出來的水,場面很揪心也很噁心。那天媽媽炒的雞蛋有股很詭異的味道,難以下嚥,彷彿嘴裡嚼就是蠶啊……
從那以後都不吃我媽炒的蛋,一吃就像是吃了蠶,再也沒有養過蠶。
後來自己炒雞蛋,用的花生油,有一次油沒有熟,炒出來的就是那個味道。好吧,錯怪雞蛋了。但是,還是不敢養蠶。
我從幼兒園起就養蠶,不是職業蠶農,就是小朋友養著玩。
初春時節,從同學或者是高年級校友那邊要來蠶種,一張紙上若干小小的白卵。一般要2個或者4個卵,用紙張包好,放在枕頭下面等孵化。有種說法是打雷了就要孵化了,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卵變得非常黑,隱約可見裡面有黑色的一條蟲。等它們咬破卵殼,就會爬出來,把它們挑到嫩桑葉上養起來。
最初它們又小又黑還帶絨毛,第一次蛻皮以後是最可愛的時候,小小白白的,頭大大的。等第四次蛻皮再過一陣就會成下圖這樣。
(圖片源於網路)
其實這個長相還是湊合可以忍。最後一次養蠶是初中,照例養了四隻放在大盒子裡。養到了第四次蛻皮之後,有一天外面溜進來一隻鄰居的雞,把蠶給啄了,等我放學回家就看到盒子裡已經掛了的蠶,還有身體裡流出來的水,場面很揪心也很噁心。那天媽媽炒的雞蛋有股很詭異的味道,難以下嚥,彷彿嘴裡嚼就是蠶啊……
從那以後都不吃我媽炒的蛋,一吃就像是吃了蠶,再也沒有養過蠶。
後來自己炒雞蛋,用的花生油,有一次油沒有熟,炒出來的就是那個味道。好吧,錯怪雞蛋了。但是,還是不敢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