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楊彪之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1] 。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透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透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楊彪之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1] 。史載,“是時,軍國多事,修總知外內,事皆稱意”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透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透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