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愚者768
-
2 # 雨婷爸爸
一盒米粉肉。
上世紀六十年代,家裡很窮,那時,家裡大大小小九個孩子,大哥在外地工作,剩下十口人,只有爸爸和二哥兩個人上班掙錢。
記得那時每年春節前,單位都要組織一次會餐,也不知道爸爸單位會餐都有什麼好吃的,只知道每年春節前爸爸都要帶回一盒米粉肉,這一盒米粉肉就算是全家十口人,春節唯一的一道主菜了。
1971年,我九歲那年爸爸因病去世,距今已將近50年,家裡兄弟姐妹相聚在一起,還時常要做一碗米粉肉,大人們是誰也吃不動了,更多的是一種儀式,過年必須要有米粉肉。晚輩們,就連進門的媳婦們漸漸的也都非常喜歡上了米粉肉,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一脈相承吧。
-
3 # 不時不食
大概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無論什麼都好吃。單純泡麵,就有青援炸醬麵,剩下的醬都要用來塗饅頭。早晨麻麻會給我煮一包康師傅的泡麵,那時候的康師傅有一款翡翠鮮蝦面和蔥香牛肉麵,至今回味無窮,每次都捨不得多買,都糾結哪種口味。但是常吃的還是熗鍋麵條,蔥白,白菜心熗鍋,撒雞蛋碎,最後淋入味精和醋,現在合成醋做不出的味道,冷得不怎麼熱,我就在大院的自來水管臺上分分鐘吃完去上學。顯然還有爸爸買的一元錢七個的肉包子,有家店好吃但是老搬家,一直追著他吃到初中。中午印象最深的是大院裡有個爺爺開小賣部,就在他家買上兩個剛出鍋的熱饅頭,一根火腿腸夾在兩個饅頭裡,一手一個,心滿意足的去吃。
當時吃肉還比較拮据,家裡燉一次肉,都要讓我先嚐嘗熟了沒。我每次都要含著一塊肉,來到樹邊,重複一下烏鴉和狐狸的故事,才心滿意足的把肉吃了。
下午,奶奶總是會把白菜煎雞蛋包成餃子,等我放學。春天來了,就在菜園子薅兩把薺菜摻在裡面,總是饞的鄰居家來我家寫作業的小孩回家就嘟嚕說人家吃的多好多好。
之前,總是糾結於今天吃啥,而今依然糾結於今天吃啥,只是意義已經完全不同。
謝謝邀請!我家在農村,家境貧寒。八九歲的那年正月,我隨奶奶到十幾裡外的姨婆家去拜年,是步行去的。兩位老姊妹好久不見 ,格外親熱。中午,姨婆給我們做了幾樣菜,其中有一個帶腳爪的豬前肘,特別好吃。色澤紅亮,肉酥不膩。後來聽大人說那個叫帶把肘子。在記憶中我對此印象深刻,久久難忘。多年後也經常吃帶把肘子(比姨婆所作精到得多),但卻找不回兒時所吃的那種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