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日本歷史上有三次賭國運,在我看來是一下三次:

    尤其是在日本推翻幕府將軍的封建統治,實行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對外侵略擴張的癮頭也開始上來了,而中國和北韓自然也再次成為了日本覬覦的目標。

    經過日本近乎砸鍋賣鐵般的籌錢之後,戰前日本實際動員兵力達240616人,174017人有參戰經驗,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排水量72000噸,超越北洋水師。

    不過日本對清廷改革後的實力仍有顧忌,日本畢竟只是島國,而且還是中國幾千年的附屬國,心理上不佔優勢,對於北洋水師不敢輕敵,1880年日本參謀本部長山縣有朋的調查報告中指出,大清帝國平時可徵兵425萬,戰時可達850萬人之多,“鄰邦之兵備愈強,則本邦之兵備亦更不可懈”。

    而且日本國內的資源和經濟都不足以支援日本長期與滿清作戰,日本必須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否則必敗無疑。

    日本總人口約4400萬。戰時可動員200餘萬後備兵員(實際上動員了118.5萬人)。戰爭初期,陸軍總兵力約37.5萬人(1140門炮),其中25萬人可用於日本列島以外作戰。火炮中37%為山炮,適於東北戰場的地形特點。機槍147挺。海軍是日本建軍的重點。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有戰艦約80艘(26萬多噸),多數是在英國建造的新型艦隻,效能良好,規格統一。

    儘管俄國在遠東的力量不如日本,但是海軍十分強大,而且當時的俄羅斯帝國是歐洲的軍事強國,是西方帝國主義列強之一,而日本是一個剛剛走上西方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東方小國。

    兩國不僅在人口、領土上差距巨大,在工業發展水平,在軍事工業實力上差距也非常大,所以當時西方世界沒人相信日本能夠戰勝強大的俄羅斯帝國。

    而且美國早早就確定了獨立、完善的工業體系,可以在沒有外部條件的情況下正常運作,一旦開戰,戰爭機器全力運轉,生產武器裝備就如同下餃子一般;日本工業體系卻缺乏完整產業鏈,物資裝置嚴重依賴進口,一旦開戰,工業體系必受衝擊,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崩潰。

    這更是一場豪賭。

    以上便是日本的三次豪賭。

  • 2 # 不惑之年下南洋

    歷史上日本4次賭博,以3勝1敗的優秀戰績傲視於亞洲!兵不滿萬徵北韓,吞併南韓以後,兵不滿5萬侵略中華,甲午戰爭之後兵不到10萬進行日俄戰爭。

    日本的第1次賭博:跟滿清政府的賭博,甲午戰爭爆發!當時的滿清政府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三。而反觀日本呢,他的軍事實力,國民實力雖然經過明治維新變得有所加強,但是實際上還是遠遠不如滿清的。很不湊巧的是日本賭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牛皮癬頑固難治!做好哪幾點才能減輕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