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奇怪,當人們懷著特有的心態對待癌細胞時,我們的科學家卻特別青睞一位婦女身上的癌細胞。這位婦女是美華人,她的名字叫亨莉埃塔·拉克斯,身患癌症。她只有31歲,1950年她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療中心就診,被確診患子宮頸癌。
當時為了研究子宮頸癌的病變機理,就從這位黑人婦女身上取下一部分癌細胞,放在凝固的小雞血上進行培養。結果,發現它在這裡“生根”,並不斷地分裂,在24小時內數目竟增加了一倍。這種癌細胞被叫做“海拉細胞”。
海拉細胞在人工培養條件下竟永生不死。而大多數動物細胞雖然也可以培養,但經過幾十代繁殖之後,就一個一個地死亡了。唯有海拉細胞,經過40多年體外培養,仍然活著。這一特性在科學研究上頗具價值,受到世界各國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自50年代起,海拉細胞從美國出發,已進入許多國家實驗室。在亞州、歐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澳洲,都可以在一些大學、醫學研究部門的實驗室中找到海拉細胞,成為第一個走向全世界的細胞。為什麼大家對海拉細胞這樣感興趣呢?原來是為了揭開海拉細胞發生、發展的規律,找到讓其改惡從善的辦法,或者讓其徹底滅亡的辦法。
說來奇怪,當人們懷著特有的心態對待癌細胞時,我們的科學家卻特別青睞一位婦女身上的癌細胞。這位婦女是美華人,她的名字叫亨莉埃塔·拉克斯,身患癌症。她只有31歲,1950年她到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療中心就診,被確診患子宮頸癌。
當時為了研究子宮頸癌的病變機理,就從這位黑人婦女身上取下一部分癌細胞,放在凝固的小雞血上進行培養。結果,發現它在這裡“生根”,並不斷地分裂,在24小時內數目竟增加了一倍。這種癌細胞被叫做“海拉細胞”。
海拉細胞在人工培養條件下竟永生不死。而大多數動物細胞雖然也可以培養,但經過幾十代繁殖之後,就一個一個地死亡了。唯有海拉細胞,經過40多年體外培養,仍然活著。這一特性在科學研究上頗具價值,受到世界各國學者和研究人員的高度重視。自50年代起,海拉細胞從美國出發,已進入許多國家實驗室。在亞州、歐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澳洲,都可以在一些大學、醫學研究部門的實驗室中找到海拉細胞,成為第一個走向全世界的細胞。為什麼大家對海拉細胞這樣感興趣呢?原來是為了揭開海拉細胞發生、發展的規律,找到讓其改惡從善的辦法,或者讓其徹底滅亡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