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mnlr31637
-
2 # 使用者6521566432652
1.[whinnyandneigh]∶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杜甫《兵車行》
2.[whistle]∶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desolate]∶冷落悽清的樣子。
4.[thin]∶[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裡的白髮蕭蕭。
唐肅(1328~1373),字處敬,號丹崖居士,元、明間山陰人。通曉經史,兼及陰陽、醫卜、書數。少與上虞謝肅齊名,時稱“會稽二肅”。元惠宗至正二十二年(1362)舉於鄉。張士誠時,為杭州黃岡書院山長,遷嘉興路儒學正。士誠敗後,肅援例赴京,不久以父喪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因薦召修禮、樂書,擢應奉翰林文字。當年秋試行科舉,任分考官,尋免歸。洪武六年,謫佃濠梁,同年卒。? 工詩,與高啟、徐賁、楊孟載等稱“北郭十友”,亦稱“十才子”。又工書善畫,嘗作《梅石圖》,並賦詩題之。詩步追盛唐,為文簡奧,書工篆籀。著有《丹崖集》8卷及《畫譜》等。《明史》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