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天賦專長人才更需伯樂去發現。

4
回覆列表
  • 1 # 雄哥14505

    天生我才必有用

    什麼叫天賦?如何看待業績?這讓我想起唐朝僧人寒山的一首詩:

    天生百尺樹,剪作長條木。

    可惜棟樑材,拋之在幽谷。

    多年心尚勁,日久皮漸禿。

    識者取將來,猶堪柱馬屋。

    天賦,即生來具有的天資、資質,是自然賦予的(受之於天的)。就如那株″天生百尺樹",比其他樹高,是棟樑之材。

    可惜有人不識貨,把它鋸成一塊塊木條,拋之荒山野嶺幽谷中。雖經風吹日晒雨淋皮剝落,其心依舊堅挺。這時,有識貨者會抬回家,當支撐馬廄的支柱。

    這裡說明一個問題,選撥人才是看選撥者的需求。他要支撐大廈,就選百尺棟樑材:他要支撐馬屋,就利用鋸過的木條:他要燒火的木柴,就劈成細木塞入灶坑:如無人識,就終腐爛在幽谷。

    常言道: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伯樂,他根據自已需求,去選他自認為的千里馬。

    我們每人也都有天賦。不要把天賦兩字神密化。天賦有高低 ,天賦也包括多方面,如:語言、邏輯、數理化、音樂、空間、運動、人際、觀察等等智慧,除了天賦異稟,能發明創造,在某方面取得世界領先成就外,我們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狀元即有天賦者,也是我們常說的"一技之長′。即使你覺得被埋沒了天賦,也要像樹條那樣“多年心尚堅″,不灰心不氣餒,總有一天被識者選用。

    無論你是棟樑材,還是木條,都要在自已崗位上發揮作用,做出貢獻。否則也會被淘汰。所以,選撥人材既看天賦(你的一技之長),也注重成績。這與你出身貧寒還是富貴無關。

  • 2 # 曹老頭3539

    我覺得你這個問題提得有點怪呢。難道貴人一一有天賦的人都出在富有之家嗎?換句話說有天賦的人只配富家有,寒門子弟都是低能兒?不客氣的說,你這個命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是封建社會等級思想的遺留。

    成績和天賦是一種辯證的存在,既不是互相對立的,也非必然的統一。天賦好可能成績好,成績好並非一定天賦好。光有天賦,不去進取,不去努力,總有一天那天賦也將泯然眾人矣,方仲永就是典型的例子。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更是多如牛毛。反過來,即使天賦平平,只要一心向上,努力奮鬥,輔之以科學的方法,持之以恆的態度,照樣能夠取得優良的成績。所謂的天賦除了與生俱來的因素以外,更主要的還是靠後天的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實踐,不斷總結培養起來的。愛迪生說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愛迪生用自己一生的無數發明證明了他的觀點。現在我們國家從升學到升官,甚至企業部門的升職都用考試成績來作為唯一的或者是重要的標尺不也就說明了這一點嗎?

    天賦是個無形的意識存在,如何衡量,如何檢驗,你能找到唯一的標尺嗎?你能找到可供具體操作而又不失公允的具體辦法嗎?所以,我說你那個假設沒有意義,只是個假設而已。

    當然,如果把對天賦的檢測與成績的考查有機的結合起來那倒是可以操作的,所以我們現在在升學考試中越來越重視用活題來考查學生的實際能力,並強調教師在平時執教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智力(天賦)。

    選拔人才真正科學的做法應該是從才和德兩個方面去考查。“才"即成績和天賦的統一,只有德才兼備的人才可擔當重任。

    假設,我的這番回答能夠對你的那個假設有所解釋的話,那是我最大的滿足。

  • 3 # 不平事

    仍然難出貴子。

    各種文化成績就很難過關。

    選拔人才要有施展空間,這機會哪裡來?

    就是真去了,衣著打扮就是短板,沒見誰去應聘著一普通老舊衣服,穿一雙解放鞋?

    除非單招,說明了有歧視之嫌,不說又如何單招,似乎不是左右逢緣,到是左右為難。

    全面建小康,寒門被掃光,所謂的寒門只能到歷史書裡找了!

  • 4 # 心息相戀

    天賦無法客觀評判,必然會產生各種腐敗問題,而最有條件腐敗的自然是有權有錢的人,因此只有考試成績才是人類目前最客觀的選拔方式

  • 5 # X射線60945207

    恕我直言,我對你這個問題有看法。

    先不說到底應該如何選拔人才,就算按天賦選拔人才,寒門怎麼就不能夠出貴子了呢?出身於富貴之家的孩子天賦就一定好?出身寒門之家的孩子天賦就一定不好?這是什麼邏輯!

    所以,我有個建議,對這類無聊的問題置之不理是最好的選擇。您認為呢?

  • 6 # 梁子湖人

    天賦沒公正客觀辦法評估:例如各種途徑加分被部分階層壟斷,完全排除寒門弟子。在77級至85級大學招考中,寒門子弟至少佔50%以上,他們現在成為政工商學軍各領域的領袖和中堅。也就是說寒門子弟的天賦被現在的教育體制大大貶低了。

  • 7 # 右傾4

    成績,可以量化。1,3,5,16,88……,明擺著。天賦,寬範不可控,無法操作。作弊小人的天堂。中國自隋朝起始,演化至今的國家高考,較為公平公正選拔人才流程。再沿續N千年,都管用。

  • 8 # 懶散俗人

    由重成績變為重天賦,聽起來有道理,但怎麼判斷一個人有“天賦”?溜嘴還是看面相?憑感覺還是看血統?伯樂相馬很簡單,不過是找個能跑的品種罷了,屬於一門技藝。相人的話,即便是劉邦、李世民、曾國藩也不是單靠面相就能看準人的,就算有這樣的牛人,普天之下有幾個?能不能閱遍所有人?能讓所有人都服氣?

    你以為考試和看成績看的是什麼,還不是對天賦的考察!沒有足夠的天賦能夠一級一級考上去的,那得足夠專注和勤奮,能做到這一點也是一種天賦。

  • 9 # 風中勁草1970

    現在重成績是因為他是相對可量化公平的方式,和身份無關。以前也實行過學校自主招生,招所謂偏科天才,但標準不好明確量化最後各種暗箱操作拼爹,沒有關係的寒門學子相對吃虧

  • 10 # 甘草333999

    這個題提得不科學。

    培養人才應重品德(孩子平時的勞動觀念、動手能力、遵紀守法、班集體觀念、文明禮貌、參與集體活動的態度及政治理念),把那些犯有錯誤且不改侮的學生踢出高考。讓其升入高職院校學習,

    所謂人才,應該是思想進步、學習優秀、體格健康之人才為才。

    德育與智育不能對立,在重思想品德樹人的前提下發展智育教育,也就是民間說的:先做人後做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沒結婚是一種什麼感覺,會不會覺得尷尬和有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