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攝影研習社
-
2 # 天獸原創攝影
如果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打鳥用c畫幅是我最佳選擇,400的鏡頭相當於740長焦了。就你的配置選擇,當然是原廠鏡頭,這樣能把鏡頭的潛能發揮到極致,負場鏡頭只是某些引數方面的優勢,使用過幾個,不能和原廠鏡頭相比,特別是相容性和細節。能用這麼好的鏡頭,看來你也不在乎價格了,兩者沒有本質的區別,就靠你自己喜歡哪個了
-
3 # 洛陽艾農
我打鳥用的是尼康D500+尼克爾80—400mm鏡頭。這個配置對焦速度快,連拍速度快,焦距也相當於延長了百分之五十。拍攝更加方便
-
4 # Argon37
建議原廠鏡頭,對焦速度副廠沒法比。打動鳥的話,用3d對焦時對焦速度一定要快。我用850+340,3d對焦拍飛鳥,對焦滿意的片比例很高。
-
5 # 於建成v煙臺
我覺得這兩款鏡頭540能好點吧,光圈大一級鏡頭就上個檔次,我是這麼覺得的,尼康850打鳥有點慢吧?建議新的d4s現在很便宜,連拍速度快,打鳥基本連拍。
-
6 # 奔跑的馳騁
能配原廠的儘量配原廠的,所以我建議還是上尼康556。該鏡頭由於使用PF鏡片,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採用電磁光圈,對焦速度也更快。
-
7 # 紅精人像
拍鳥,分為初期、中期、發燒期。拍鳥很容易讓人痴迷,是一項積極的攝影活動,做好了,可以鍛鍊身體,陶冶情操,增加對大自然的敬畏,進而從內心深處自覺地將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環境付諸實施。
1、初期。多數是在攝影論壇看到別人拍的鳥類“數毛”照片,產生要拍攝到一樣漂亮照片的衝動。但一旦投入行動,一是發現鏡頭焦距長度不夠,二是生活環境周邊5公里內,可拍的鳥類很少,三是漂亮的鳥都太小,還不好找,找到了還扭頭就跑。很多人在這個階段就放棄了,堅持下來的人,就琢磨購買焦距長一些的鏡頭。對佳能使用者來講,通常,在這個階段,處在拍鳥高階階段的鳥友會推薦400mmF5.6 L USM(456),或者最新版的100-400mmF4-5.6L ISII USM。費用,0.7-1萬左右吧,而且這兩款鏡頭的成畫素質擱哪兒呢,幹別的也是相當棒的鏡頭。
2、中期。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拍鳥帶來的樂趣越來越濃厚,同時也發現拍鳥要求背景虛化、快門速度應儘可能快,沒有多少機會是鳥一直座在枝頭上不動的,F5.6的光孔係數有些小了,很多人都用的都是F2.8的鏡頭。F2.8適合拍鳥的鏡頭,可都不便宜了,萬把塊錢搞不定,猶豫間,鳥友們會推薦一個折中的方案,300mmF2.8USM IS,大約3.3萬吧。F係數夠大,背景虛化絕對夠,聚焦速度也絕對快,還帶防抖,重量也可以,手持一段時間問題也不大,特別適合穿林海跨雪原,加上1.4XIII,擴充套件為420mmF4鏡頭,畫質影響很小;加上2XIII,擴充套件為600F5.6鏡頭,只要足夠近、鳥在畫面裡面足夠大(50%以上吧),後期調整一下,也可以數毛。
3、發燒期。能夠到這個階段的人,預計佔攝影愛好者的比例不會超過1%。這部分人,有閒、有錢、身體好。春天是天寒地凍搭帳篷,拍過境鳥;冬天是爬冰臥雪,追海雕;夏天是頭戴防蚊帽,拍雛鳥;秋天是開著車,跟遷移鳥賽跑。高燒的,打飛的北海道拍丹頂鶴、白尾雪雕,東南亞拍鳥。這個階段,600mmF4L ISII USM(6萬多)是主選鏡頭,800mmF5.6L IS USM(7萬多)是備選鏡頭。
總結起來,級階段的新增投入,約1萬塊吧;中級階段大約3.5萬吧;高階階段大約15萬吧。高階階段要15萬?想想,雲臺承重不行了了吧,得換,少則3、5千,多則1、2萬;三腳架不行了吧,好一點的,也得萬把的;鳥看不清吧,8x40的高素質望遠鏡得弄一隻,也得幾千;最關鍵的,相機的連拍速度不夠了吧,追焦效能不夠強悍吧,也得換,起步是小馬四,最起碼1DX(現在是1DXII),要3萬多吧;大炮鏡頭得配專用的包吧,總捨不得拎著佳能精緻的鏡頭箱子到處跑吧,那也不順手啊。這麼七七八八算下來,最少得15萬。
拍鳥是個令人心情愉悅的攝影活動,陶冶情操,馬上就進入鳥類的遷移季節了,在不影響鳥類生存環境的前提下,欣賞鳥類的魅力、豔羨鳥類自由自在生活的同時,我們也應該自覺地愛護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杜絕一切用侷限及干擾鳥類生存環境的辦法獲得所謂的鳥類“數毛”靚照,譬如棚拍,譬如通過剪枝辦法拍攝鳥窩雛鳥。
-
8 # 封濤176
適馬500mmF4全幅單反超長焦鏡頭和尼康全幅單反500mmF5.6PF菲涅爾相位輕便手持超長焦鏡頭,現在都是三萬多元價位,配尼康全幅D850單反機身是4575萬高畫素,最高連拍7fps(加電池盒最高連拍9fps)但是尼康中國官網未標明這是人工智慧伺服連續追蹤自動對焦AFC連拍速度。
打鳥哪個鏡頭配D850機身好用?500mm超長焦鏡頭在國內拍鳥,經常需要加TC1.4X/TC-2X增距鏡,500X1.4=700mm和500X2=1000mm視角。適馬540加增距鏡的最大光圈是F5.6/F8️連續伺服追蹤自動對焦AFC連拍效能,重3310克適合支架子長時間等拍小雀鳥。
六七萬元尼康原廠500mmF4和三萬多元500mmF5.6PF超長焦鏡頭的對焦速度精度,明顯勝出。但是適馬540成像質量也很好,支架子拍鳥的價效比超高。
尼康500mmF5.6PF菲涅爾相位定焦鏡頭重1460克,是輕便手持超長焦鏡頭,適合拍大飛鳥,加尼康原廠增距鏡就只有首張單次自動對焦AFS連拍效能,沒有AFC連續追焦連拍效能。全幅高畫素D850單反機身沒有達到AFC追焦10fps高速連拍效能,配500mmF5.6PF鏡頭拍飛鳥,就不如(等效焦距視角轉換系數1.5X)C幅D500單反旗艦的500X1.5=750mmF5.6視角有高速追焦AFC10fps連拍。
-
9 # 瑾瓏666
540比556好,不是一個級別,鏡頭用料上540會更講究畢竟立足於高階鏡頭行列。4.0的光圈比5.6大一級,快門相應的提高一倍,對於打鳥這一點很重要。另外打鳥不僅要銳度高,還要看迷人的焦外散景和大光圈鏡頭帶來的色彩美感。當然556攜帶相對方便很多,便於手持拍攝,機動靈活拍攝範圍廣。
-
10 # 麗莉攝影
拍鳥初期850+200-500是很適用的,既能練手拍鳥,也能手持拍遠景,等到痴迷於打鳥時,可以再入手600或800定焦頭。下面兩個片子就是上述組合拍的
-
11 # 澤國臣民
我想從另一角度談談,問題中使用的"打鳥“一詞。一次,在和一個既是攝影家又是動物保護者的朋友交流拍烏技術時,我們總是說打鳥,打鳥。當時這位朋友很嚴肅的給我們提出:你們要改改這種說法,拍烏就拍鳥,不要打鳥,這種說法,會引起動物保護者反感,一次,在野外這樣說就引起了誤會,雙方爭論半天才不歡而散。
從環保的角度講,我們攝影人對"打鳥"的說法是應該改一改。
-
12 # paul3400
看你是守株待兔式的拍鳥還是機動靈活邊走邊拍,前一種方式在不考慮錢的情況下儘可能大光圈長焦鏡頭,這類鏡頭成像一流、份量也十足,後一種方式就要考慮手持拍攝的可行性,目前唯一可選的手持500定應該就是556了,機身其實到500或d850都可以。
回覆列表
適馬540,尼康556配尼康D850,打鳥哪個好?
尼康D850連拍速度一般,基於這個,如果是打鳥,個人建議配原廠的556比較好,對焦和連拍稍微好點,而且適馬540雖然光圈大點,但是對打鳥來說意義不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