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54048239778

    功效機制 疏經利節,祛風通絡、理氣化痰此穴屬手陽明大腸經,位於肩關節,並與陽蹺脈相交會,故疏經活絡、通利關節的作用甚強,為治療上肢痛、麻、涼、癱諸疾要穴;此穴還具有祛風通絡、清熱止癢的作用,可治療外感風邪或風與血分之熱相搏於肌膚之間所致的風熱癮疹;此穴的通經理氣、化痰散結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瘰癧、癭氣。 主治病證 中醫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攣痛,不能上舉,手背紅腫,四肢熱,癭氣,乳癰等。 西醫病症:急性腦血管病後遺症,高血壓病,肩周炎,乳腺炎,蕁麻疹等。 配伍應用 背及肩臂腫痛:肩髃、風門、中渚、大杼(《針灸大成》)。 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肩髃、臂臑(《針灸大成》)。 半身不遂:肩髃、曲池、列缺、合谷、手三里、環跳、風市、委中、絕骨、丘墟、陽陵泉、崑崙、照海(《神應經》)。 隱疹:肩髃、曲池、合谷、曲澤、手三里、環跳(《針灸逢源》)。 瘰癧:肩髃、支溝、足三里、手三里(《簡易普濟良方》)。 癭氣:肩髃、大空(《世醫得效方》)。 保健養生 平時多用手掌大魚際處搓搓肩髃或者用中指指腹點揉肩髃,可預防關節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公主小妹裡的小麥是誰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