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方歷史觀
-
2 # 我怕是個史人了
禪讓這一制度來自於上古時期堯舜禹的傳說中。有人說類似於現代的民主選舉,但其實有所不同。
我個人觀點認為禪讓更像是由統治者培養下一任接班人的制度。這種制度有優點,但過於理想化,在上古時期可以實現,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必定會被淘汰。
優點是可以選擇有領導能力的人來做統治者,缺點就是容易造成政權的不穩定。這種制度,與家天下的制度本質上是嚴重對立的,而家天下又有著先天的優勢。因此,在統治者的權力、勢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很難維持禪讓這一制度。
家天下有什麼先天優勢?首先,統治者家族在掌權的時期,勢必會得到較多的利益。這與統治者本人的品德無關,即使統治者本人不願意以權謀私,但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其後代在政治層面也會擁有諸多便利,這是難以避免的。
其次,掌權者的後代較為容易接觸政治,先天上比其他人更加熟悉政權的結構、政策等諸多層次。即使憑才能公平競爭,也未必輸於其他人。
因此,如果在掌權者後代較為弱勢的情況下堅持禪讓,那麼問題不會很大。但如果,在掌權者後代有野心,且有實力的情況下仍然堅持禪讓,那麼勢必會造成政權的不穩定。在很多時期,政權的穩定遠比統治者具有大的才能更為重要。
況且如若掌權者有了私心,即使採取禪讓制,也未必就會選擇精英來接班。更大的概率是選擇能為其帶來利益的人來接班。當這個位置帶有利益因素,其實未必就會比家天下的制度好在哪裡。
在我看來,家天下中的嫡長子繼承製實際上是要比禪讓制更加先進的,也不像一些人說的那樣開歷史的倒車。禪讓制雖然看似美好,但其中充滿了漏洞,將掌權之位的傳承寄託於掌權者的品行上,太過於理想化。 -
3 # 來源天
禪讓制的好處相比世襲制來說又比較民主。不會形成以家族君主為核心的權利集團。缺點是政治權利分散,無法行成固定的政治系統。
在中國古代,所謂禪讓制時代。指“五帝”時代,又稱堯舜禹時代。按照儒生編造的神話,堯年老以後傳位給舜,舜年老之後傳位給禹。從而,表現這些首領的大公無私。禪讓,是把統治地位傳給別人。“禪”意為“在老祖宗面前大力推薦”,讓,是指讓出帝位。禪讓可分為內禪和外禪。內禪是把自己的帝位給同姓族的人,外禪指禪位給外姓,如堯禪位給舜。
禪讓制是可以選出精英出來的,但是卻不能一直保持這個制度的實施,根據歷史的發展它是一定會走向一個終結的。
-
4 # 天上人間文史鑑
禪讓並不能選拔精英,其目的也不是選拔精英,而只能構建出政治強權與軍事霸權。
荀子言:“夫曰堯舜禪讓,是虛言也”。韓非子曰:“舜逼堯,禹逼舜”。禪讓從來都不意味著道德層面的傳賢,而是一種因勢力變遷而發生的權力轉移。
權力的轉移要麼依靠血緣,要麼依靠實力。
上古時期,五帝禪讓的傳說一直是中國歷史中的美談,然而上古時期的禪讓或許和大多數人所想象的完全不同。
五帝等人或許並非單純的個人,而是不同部落的領袖或象徵。
《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堯46歲即位,在位98年,活了140多歲。
《本紀》又記載,舜家裡窮了好幾代,被堯看見了他高尚的品質而立為了接班人。
這種記載根本就不可靠,因為在上古社會,血緣和出身就決定一個人的社會地位。
更何況上古時期的衛生條件和生活水平根本就無法和現代相比,活一百多歲活一百多歲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中,將一個群體的形象對映到一個人身上是很常見的事情。
於是五帝等人所代表的部落的人格化象徵,是帶領部落崛起的領袖。
五帝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個賢能的個人,還是一個個先後興起的強大的部落。
部落強盛的時間就對映為了五帝的壽命,一個部落強盛一百多年就要比一個人活一百多年靠譜多了。
每一次禪讓的發生,都意味著一個部落的崛起和政治霸權的轉移。
上古時期的社會,應當是以部落和部落聯盟為形式的社會。
部落聯盟需要一個盟主,而盟主只能由最強大的部落首領擔任。
隨著不同部落的興起,政治霸權開始轉移,就如同春秋時期霸主輪流坐的局面一樣。
在上古時代,不大可能出現大範圍統一的國家,政治形勢應當是部落聯盟。
最強的部落成為政治中心,號令所有部落。
當一個部落衰落以後,新崛起的部落就替代了其地位,成為新的聯盟共主。
上古時期的人們在部落和部落之間、群體和群體之間,找到了一種相對平和的霸權轉移和權力交接的方式。
這就是中國早期的政治智慧,也就是所謂的禪讓制。
“禹傳子,家天下”。
無論是上古社會還是古代社會,禪讓的發生都建立在雙方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下,往往一方受到另一方的威脅,還伴隨著各種政治交易。
比如三國時,漢獻帝禪讓給魏文帝曹丕,還有南朝政權的更迭,無不遵循了禪讓的形式。
禪讓本身並沒有那麼美好,只是被古人所美化了而已,因為中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崇聖尚古、敬天法祖的傳統。
禪讓並不以傳賢為目的,而是以權力轉移為核心。
禪讓並不能選拔精英,其目的也不是選拔精英,只能構建出政治強權與軍事霸權。
-
5 # 南山劉向雄
相對於古代“家天下”的世襲制度來說,“禪讓制”的選拔方式面更加廣。
世襲制是在皇子皇孫中進行選擇,可以選擇的範圍非常小。這有點我們上街買西紅柿,如果只有一個店鋪賣西紅柿,無論這堆西紅柿如何如何差,總能選到其中相對最好的——但仍然是爛的、壞的、不是自己期望的。
“禪讓制”是一種傳說,傳說的東西我們總會附加各種美好而理想的因素於其中,而一旦用到現實當中往往是走樣的。如自戰國時燕王的禪讓開始,後世也不斷地出現禪讓形式,只不過是權臣稱王的一種將非法篡權變成“合法”手段而已。
“禪讓制”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權力只是服務,不與金錢、地位掛鉤。因而,馬克思主義對於原始社會的道德品質是稱讚有加的,這種自發形成的道德品質在私有制產生之後反而成為了需要提倡的,如儒家、宗教對道德的重視,在其中作祟的就是權力的異化。
如果要談“禪讓制”的利弊,以及是否一直都能選到精英來治理的問題,理想狀態下,堯舜禹的禪讓是成功的,因為堯的高壽以及開明,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舜進行考察。既包括舜的孝順以及持家的品質,也包括舜對周圍的人的引導作用,還有擔任官職的協調能力、處理犯人的態度,甚至還需要有進原始森林而不迷路的“天命”。經過長期的考察,特別是對其道德品質的考察覺得非常滿意,堯才決定選擇了舜。
因而,長期的考察是有可能選擇到精英的。
回覆列表
以“禪讓”這塊來說,還是分兩個階段的,第一個階段是最開始的“傳賢”階段,這個還是在“公天下”時期,典型案例就是“堯→舜→禹”的傳承;另一個階段就是後來的“家天下”時期,這個時候的禪讓大部分是侷限於自家人的更換。
① 不管是公天下時期還是家天下時期,禪讓時若是擇賢而立,那麼對於國家而言,就是選擇了一位有為的君主,利在國家發展;
② 於兩位君主而言,方便更好的交接工作,畢竟禪讓是在活著的時候主動進行的,退休的君主可以照應著新上任的君主,交接工作、傳授經驗會更方便,利在能夠使得新君主快速熟悉職能。
畢竟賢能這一塊,比較籠統,不像考試成績那樣,有具體分數、具體排名作為評判依據。若是你說候選人甲賢能,我說候選人乙有賢能,各有各的說法,哪怕最後君主一錘定音,可結果也不是讓各方都能接受的。
禪讓時,也不一定都能選擇到精英來接班如堯舜禹的禪讓時期,擇賢而立是一種固定的接班手段,但到了後世的那些王朝,大部分皇帝選擇禪讓之後,自己就成了太上皇(也有禪讓後就代表王朝覆滅的,如漢獻帝),就開始過退休生活了,而這種皇帝禪讓的情況比較少,並且有時候也不是那種找個精英來接班,而是屬於一種無奈之舉。
咱們舉兩個例子說說:
① 宋徽宗
宋徽宗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位太上皇,他選擇退位做太上皇,也不是說他覺得自己可以功成身退傳位下一任了,而是他自個壓不住當時的場面了。
② 清朝乾隆帝
清朝的乾隆帝,也是做過太上皇的皇帝,但他做太上皇,也是沒辦法。
乾隆帝小的時候,被康熙帝接到宮中養育在身邊,言傳身教,他對於自己的爺爺康熙帝,也是十分敬重,在剛繼位時,曾說自己在位時間絕不超過康熙帝的在位時間,而康熙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乾隆帝可能也沒料到自己真的能夠在位這麼長時間,到了即將超過康熙帝在位時間的階段,有言在先的乾隆帝也就開始禪位了。
結語對於歷史上的皇帝來說,那是處於王朝權力的巔峰,他們會選擇儲君,方便後來繼承帝位,但是沒啥意外情況,是不會主動禪讓的,畢竟九五之尊的皇帝當的好好的,又怎麼會選擇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