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iekt鐵鐵

    原文:昔人有睹雁翔者,將援弓射之,曰:“獲則烹。”其弟爭曰:“舒雁烹宜,翔雁燔宜。”竟鬥而訟於社伯。社伯請剖雁烹,燔半焉。已而索雁,則凌空遠矣。作者:劉元卿(明)。譯文:從前有一對兄弟看見大雁,準備拉弓射他,說:“雁要煮著吃。”他的弟弟爭說:“鵝適合煮,飛的雁應該烤。” 最後長者出了主意。長者讓兩個人各分一半,一半煮,一半烤。結果,當兄弟兩準備射大雁時,大雁早就飛走了。表面意義是不要一昧無休止去爭論做一件事的方法,而錯過完成它的機會。引申意義是完成一項事業、實現一個理想,就象獵雁而烹一樣,不但有階段性,而且還有時效性。不完成前一個階段的任務,是無法進入下一個階段的;不把握時機即使條件具備了,同樣無法達到目的。它告訴人們:事情要分清本末主次和輕重緩急,否則將一事無成。劉元卿 (1544-1609),字調甫,號旋宇,一號瀘瀟,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坊樓南陂藕下村人。明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文學家。“江右四君子”之一,江右王門後期大家,在理學、教育和文學等領域皆卓有成就,著述甚豐,有《劉聘君全集》,其寓言集《賢奕篇》被收入“四庫全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的問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