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legant
-
2 # 佰潤琴行
先說觀點。不要說世界上的美食,千千萬萬。就是我家鄉方圓幾百裡的風味小吃,我都沒有吃遍。一個人怎麼能品嚐到世界上所有的美味呢?
對每個人來說,他們家鄉的美食各不相同。但對於每個人來說。他們記憶最深刻的,最能回味的美食,都是自己媽媽做的飯。
媽媽做的飯菜非常簡單。從煎雞蛋到蒸饅頭。從疙瘩湯到烙煎餅。從兔肉燉蘿蔔到小雞燉蘑菇。
您的母親最經常給你做的美食是什麼呢?
-
3 # 苟不理2020
民間傳說,朱元璋要飯的時候,好心人施捨一碗蔬菜豆腐剩飯做成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而常常念念不忘,後來在讓廚師去做就再也沒有那味道了。現在也有這個菜譜,做一做就知道,不好吃,太素。不論這個故事真實與否,道理是真的,當你餓極了的時候,一碗剩飯帶給你的幸福體驗,要遠遠超過山珍海味
-
4 # 一個默默無聞的大哥
記得小時候村裡親戚家吃宴席,當天的菜不是很喜歡吃,就等著第二天把前天剩下的菜挑挑揀揀弄成一大鍋煮,幾大桌人那個吃的香啊!
-
5 # 開心8196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個在外漂泊的人,都想吃到母親做的飯菜,哪怕是剩菜剩飯,每當你在外面想吃到家鄉的飯菜,哪怕自己做的再難吃或者吃剩下,下一頓熱一熱,你都會把它吃完。我想很多人都有這種同感。看著外面下著雨,淅淅瀝瀝,總會想起家鄉的美好情景,哪怕就算父母做一道煎餅捲土豆絲都是一道美味。
-
6 # 稀飯得飯
什麼樣的剩飯最值得回味?河南有句俗話叫“麵條熱三遍,給肉都不換”,指的就是吃剩下的湯麵條,回鍋加熱後,比現做的還好吃。
提到河南的麵食,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燴麵,其實湯麵條才是河南人最常吃的面,一年四季都吃,葷素皆宜、營養豐富。
湯麵條也叫熗鍋面,按配菜的不同有不同的名字,比如西紅柿雞蛋麵、肉絲麵、茄丁面。湯麵條做法簡單,就算是廚房小白也能輕鬆掌握製作方法,以2人份的西紅柿雞蛋麵為例:
所需材料:3箇中等大小西紅柿、2雞蛋、蔥花、蒜、麵條(掛麵或者手擀麵均可)、青菜
製作方法:
1、起鍋燒油,油熱炒雞蛋,翻炒2下盛出,下蒜片、西紅柿翻炒,至西紅柿炒出湯汁,加入雞蛋,再翻炒幾下。
2、鍋中加入3-4碗水,水開後放入麵條和青菜煮熟,出鍋前放鹽、少許生抽、雞粉調味,撒上蔥花即可。
湯麵條食材也是隨手可取,製作方法簡單快速又好吃,如果吃不完,剩下的湯麵條還可以在餓了的時候再次加熱,味道比現做的還好吃,因為此時麵條經過在湯里長時間浸泡,湯汁也完全滲入麵條中,麵條經過浸泡變得完全軟糯、入口即化,與湯汁結合得渾然天成,吃起來非常容易消化,也更適合老年人和小孩子吃,所以才會“給肉都不換”了!
雖然剩湯麵條加熱後更好吃,但是因為飯菜在放置過程中可能會滋生細菌,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儘量不吃剩飯,現做現吃。
-
7 # 美食老友記
每到這個時候,我的母親都會拿一些不太好部位的肉和一些北方過來的職工交換豬下水,什麼豬大腸、粉腸,北方很多人不吃的,所以,母親總能得到很多的這樣的東西,有的時候,甚至可以不用交換都能得到豬下水。
很多時候,我的母親還會幫隔壁鄰居做一些,自然又會得到一些額外的肉類,所以,我們家最經常吃到的就是蒸臘肉臘腸飯咯。
舀上一大碗香噴噴的飯,再分得一塊帶皮的臘肉或者一段臘腸,加一個自己醃製的紅酸辣椒,哇哦,終身難忘的味道,香噴噴的就是過往簡單日子裡的美味。
就算是第二餐剩下的飯,依然美味好吃。
-
8 # 二哈的快樂
晚上做湯麵條多做一點,剩下的當第二天早餐,省錢。
中午的米飯可以多做一點,剩下的可放冰箱裡,隔天炒著吃,加個雞蛋或火腿腸,美味又省錢。
要做蒸麵條了就更要多做點,豆角蒸麵條最為美味,連著吃兩頓都不膩,管飽又美味,特別省錢。
做火鍋了剩好多吃不完的,下頓加點水煮開,下點麵條和青菜,再加點鹽,當麻辣燙吃。
燉雞湯了那就更美味,把雞肉吃光,湯留一點做雞湯麵條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節儉的我們最有愛。
-
9 # 雨林桃潔
小時候,每到過年,父母都會做一大桌雞鴨魚肉丸子豆腐等好吃的。為了迎合“年年有餘”的寓意,每年年三十都會特意多做些,根本吃不完。餘下的用一個特號大盆一起裝了,每天熱一大鍋,加些青菜,真是美味!百吃不厭!有時候一連可以吃好幾天。
後來成家後,孃家還一直保留著“年年有餘”吃剩飯的習慣。只是每次去吃一頓後,下次再去怎麼就少很多,有時候還沒有了。現在想想,可能是我們兄妹長大了飯量增加或是新增人口還或許是父母思想也進步了,覺著食物還是吃新鮮的,沒有做太多吧。不管怎樣,那時候每年也算可以吃上一頓兩頓熱乎乎香噴噴的剩飯剩菜。
不知不覺中,父母老了。自從母親不在後,就等於沒有了孃家。別說心心念唸的年夜剩飯,很多年了,孃家的一口水再也喝不到!兒時的那種滋味再也回不來,想念母親!懷念母親做的年夜飯!大鍋年夜剩飯至今時有回味!
-
10 # 燕子你要加油哦
媽媽給我留的鍋巴稀飯,現在想起來那個香啊讓人回味無窮。
我是80後的農村人,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飯還是吃得起,但是想吃肉的話,也挺難的,每次吃肉啊我都像餓死鬼投胎,拼命的吃,因為好不容易才能吃次肉啊。
當然剩飯剩菜是經常吃,家裡條件不好啊,實在不能吃才倒掉,現在想想爸媽胃都不好,是不是窮的時候吃了太多餿了,變質的食物呢?
我每天下午放學回去,因為中午在學校吃,媽媽都會給我留碗鍋巴稀飯在鍋裡,我一回到家,端著鍋巴稀飯,咕嚕咕嚕幾下就喝完了,好滿足!喝了舔舔嘴,再把碗也舔乾淨了哈哈。
剩飯剩菜還是儘量少吃吧,實在捨不得也不要放時間太久了,放冰箱裡用保鮮膜蓋好,以免對腸胃造成傷害。不過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吃剩飯剩菜的現象也比較少了。
回覆列表
我現在唯一記得的一次剩飯是奶奶給我的。
1978年的一天下午,奶奶給我熱了剩飯,說:我的娃,我給你熱的剩飯,你趕緊吃了,到學校去複習,要不等到吃完飯就太晚了。
我吃了剩飯,正要走的時候,叔叔來了,說有活要幹。我就跟著叔叔去幹活。幹完活已經晚了,我還是去了學校自習。但這件事讓奶奶很生氣,後來奶奶多次提起,罵叔叔不體諒人,奶奶讓去學習,叔叔卻讓幹活。
奶奶一生培養出來很多兒孫,叔叔姑姑,還有我們兄弟姐妹,堂弟表妹的十幾二十人,是她老人家的努力,改變了我們家族的命運。現在奶奶已經去世近三十年了,但我時時想起奶奶給我熱的那頓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