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oo就三斤ooo

    成績是很客觀地擺在面前,根據成績看哪科偏科了。而不是一味責怪老師。

    老師的電話是必須打的,要針對偏科現象,請教老師如何提高,是基礎不夯實,還是考試中馬虎造成的失分。我認為這是關鍵。

  • 2 # 復求簡

    我會最先找老師的問題。孩子考得不好,是老師沒有盡心,與孩子本人沒有什麼關係。專家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學生的學習都搞不好,致使學生成績不理想,真不知道老師整天都幹些什麼?每年那麼多假期,每天就那麼幾節課,工作那麼輕鬆,工資還高,真搞不懂這些教師為什麼還那麼不敬業?看來師德師風建設真應該加強再加強啊!

    現在的家長也比以前的家長強啊,文化程度提高了,能利用業餘時間無償幫助老師輔導孩子;懂教育,明事理、不護短,法律意識強,真不清楚還有什麼讓老師不滿意的?

  • 3 # 柳畔薰風

    期末沒有考好,找老師的問題是推卸責任的表現!

    班級裡有分數高也有分數低的孩子,這都是很正常的,分數低也是老師的責任,分數高也是老師的責任,那老師到底怎麼樣?這不是矛盾嗎?如果多數孩子成績差,你可以和老師溝通,看看是否是教學的問題。

    學習關鍵靠自己,別人的幫助只是對你的輔助而已,自己不努力學習,不把知識放到心裡去,那又如何能取得好成績呢?

    別人縱使有千錯萬錯,那自己難道錯的還少嗎?你找老師的責任又能怎樣,老師不能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老師只會照顧整體,多數學生學會了就可以了,所有人都學好根本不現實!

    作為家長,一定要耐心輔導孩子,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多給孩子看課外書,多和孩子講知識的應用,讓孩子心生嚮往,自己主動學習才是王道!

    大家是會怪老師還是怪孩子呢?

  • 4 # 浮來柳青

    期末分數出來了,孩子沒有考好,老師當然有一定責任。如引領學生複習不透徹,或者沒有調動起學生認真學習等。但是老師不是神仙,都有點石成金的本領,無法做到每個學生都取得優秀成績,這是由於學生的差異性決定的。

    如果學生考不好就把責任怨到老師身上,對老師也是不公平的。畢竟老師不是隻教您一個孩子,每次上課老師要面對幾十名學生,老師很難每一個學生都照顧到。當問責於老師時,很可能會引起老師的委屈與反感,此非明智之舉。

  • 5 # 湖州風a

    我也有個讀高中的女兒,從小到大除了中考,每次考試不管好差,我不會去責備她,更加不會去怪老師。我每次會跟她說,不是中高考,其它考試代表不了什麼,如果考差我會讓她總結和別人比差在哪門功課那些知識,讓她平時提高比人家差的地方,如果考好,我也讓她總結,還有什麼比別人差的功課以及那些知識,爭取下次更上一層樓,除了中高考,每次考試都是為了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不是為了成績名次而考試 。

  • 6 # 東北神人

    你家孩子學習不好,有可能是你家孩子智商不行,不要埋怨老師。同樣的一個班級,別人怎麼考了高分,你家孩子不願意學習,或者說智商不行。

    多從自身找原因。

  • 7 # 阿石712

    學校只是加工原材料的場所,原材料太次的話,有些家長又不允許回爐高溫融化,錘打鍛造加工,又要出好產品!你來啊!建議你好好了解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沒有保爾什麼事,真實意義的鍊鋼)!

  • 8 # 一位教師

    找,一定要找。不僅要找老師的問題,還要找學校的問題。

    首先就得找學校的問題。教育部門已經出了規定,不讓公佈分數,你們為什麼還要公佈?

    孩子知道分數之後,飯吃不下了,覺也睡不著了,每天只能靠打遊戲來緩解抑鬱的心情。這是孩子沒出事,要真是出了事,你們學校要負全責。

    再者,你們學校能不能考慮考慮家長的感受,能不能照顧照顧我的這顆玻璃心。我的心要碎了,你們賠不賠?

    我家的孩子,一直是非常優秀的。在幼兒園時,每個學期都拿“好寶寶”的獎狀。剛上一年級時,語文數學還都能考及格。現在讓你們教的,好幾門加一起都不超過100分。

    這個事賴誰?專家都說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話是你們教育界專家說的,可不是我當家長的胡編亂造。

    不信你看看學生的作業,哪個題不都是寫的滿滿的。也不知道你們老師為什麼要佈置這麼多作業,有時孩子連飯都顧不上吃。

    還有一點,我要舉報,你們老師的文化水平都不過關。上次開家長會,好幾個老師跟我說,孩子寫的字老師不認識。

    天吶,你們老師不都是大學畢業嗎?一個孩子都會寫的字,你們能不認識?你要真不認識,拿字典查一查總會吧。

    我就納悶了,這有什麼好關注的。哪條法律規定孩子不能談戀愛?談戀愛又不違法,老師怎麼管的這麼寬?還是自己沒物件,妒忌我家孩子?

    一個清華北大的好苗子,都被你們老師教到藍X技校去了。不行,這事不能這麼算了,

    好了好了,就先說這麼多吧。寫了這麼多字,耽誤我好幾分鐘。知不知道我一分鐘十幾萬上下!

  • 9 # 戀夏戀夏

    你好!

    我是一名老師,同時也是學生家長。孩子成績不好,我不會去找老師,因為我知道,成績好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應該出在孩子自己身上。

    考完試,家長最關注的是孩子的分數,試卷到手,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考的好的,家長孩子皆大歡喜;考的不理想的,孩子愧疚、家長責備,甚至有些家長對孩子一通打罵,孩子心理負擔更重,以後面對考試如履薄冰。

    只有鼓勵,才會讓孩子進步。

    任何打罵、埋怨都不能提高成績。透過分數,我們要來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試卷發下來後,作為家長、尤其是成績差的孩子家長,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試卷,找出孩子失誤的原因。是學過的內容沒有掌握?是不會融會貫通、舉一反三?還是思想上不重視、答題粗心?也或是學習方法不對頭效率太差?不論什麼問題,都要及時準確的找出來,給予孩子恰如其的評價和鼓勵,指出今後努力的方向。

    如果通過分析,孩子成績不好,的確也有老師的原因,比如:某一知識點老師沒有給學生講過,或者講的不透徹,或者有些題目練習的少,孩子不會做等等,這樣的問題家長也可以給老師反饋一下,以便老師在以後教學中改進。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都能考上優異的成績,雖然很多時候事與願違,但孩子只要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結果不如人意,家長也要及時鼓勵,不要一味的批評,這樣只能打壓孩子的積極性,對學習失去信心。

    家長們要明白,考試成績不是萬能的,面對孩子的成績,家長要冷靜處理,多分析、多引導、多鼓勵,讓孩子揣著Sunny的心態去學習。

  • 10 # 春風化雨育兒記

    期末成績出來了,孩子考的不好,我不會先找老師的問題。

    直面問題

    人生一世,就是解決一個麻煩接著一個麻煩的過程。要麼你當獵手,把問題“消滅”,要麼你成為“獵物”,被問題“打倒”。所以,我最先找的是問題本身,透過現象看本質,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就像這次疫情,災難來了,我們認識災難→記錄災難→銘記災難→反思災難,華夏兒女萬眾一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抗疫,攻克時艱。

    改變你能改變的。

    主動去適應別人、適應環境,試卷發下來,首要做的是試卷分析

    01.自身原因

    橫向分析:找出錯因→記錄薄弱點→列下一步的學習計劃,查漏補缺,逐一攻克→知行合一,堅持不懈。可以考慮報輔導班,也可以家校合力和孩子一起度過難關。

    縱向對比:看班級排名,瞭解自己和同學的差距;看年級排名,瞭解各科成績級次,洞悉任課老師的教學水平。

    02.老師原因

    如果孩子成績好,就讀的學校不是太好,因為生源問題,教學進度和高度不好推進,可以考慮轉學;孩子成績好,學校也好,本班任課老師不濟他班,靠一己之力不好換老師,但可以引導孩子向年級學霸看齊。

  • 11 # 兒童認知教育

    真行,孩子考不好你就找老師的問題,老師考好了你會滿世界宣揚老師是個好老師並且給他送錦旗麼?

    現在孩子需要父母和老師的配合,老師一個班管幾十個孩子,沒辦法一一都照顧到,你是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管那一個孩子,你們自己都管不好,還要責怪老師呢?

    也就是老師必須要有師德,否則他說一句:這孩子考不好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基因不行。你聽到這話不得氣死啊。

    你家孩子沒考好,是基礎知識沒掌握好還是因為題目難了孩子不會做。

    基礎知識沒掌握好,是因為上課開小差,老師講的沒聽進去?還是因為課後沒有及時複習,導致基礎知識沒鞏固好?

    或者是這次題目太超綱了,孩子沒有接觸到這麼靈活的題目?

    課後,家長多讓孩子複習一下。孩子都貪玩,沒幾個孩子能很合理的安排好時間,尤其是能提出這種問題的家長,肯定下了班,包一扔,自己拿著手機打遊戲,孩子也不去管,他那麼小,哪裡有這麼自覺學習?

    想都不用想,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孩子可能能考好麼?我覺得考得好才是意外。

  • 12 # 流動的風

    我不會先找老師的問題,畢竟一個老師教一個班,那麼多學生,不可能都考得不好。我會跟孩子一起探討,因為什麼考得不好?在哪些地方丟的分,先從孩子的自身去找原因。

    我們這裡現在都是電腦閱卷,通過七天學堂都可以檢視到孩子的答題試卷。

    首先,我會跟他一起檢視試卷。看看是哪些題做的不對,分析丟分的原因是因為不會而做錯,還是因為馬虎大意而做錯。

    另外,檢查非常重要。做完題後,一定要養成檢查的好習慣,這樣也有利於及時的糾正錯誤。

    我們不要糾結於孩子的一次成績考得好不好。而要重視孩子平時學習習慣的養成。

    想要孩子成績好,課前預習少不了。假期正是孩子預習知識,提升自己的好時候。我一般都是給孩子借來下學期的課本,再去書店買一些教材全解之類的輔助教材。針對各科學習的不同特點,在假期裡先做初步的預習。

    我是一個陪讀多年的媽媽,上面都是我個人的經驗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讓孩子在後面的學習中有所進步,成績提高。

  • 13 # 雲鶴凌空

    我在私立學校帶復讀班多年。有一回,暑假,學校讓我參加招生諮詢。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來諮詢。

    孩子說了學校、班級裡的許多問題,從老師的教學教風,說到班上的學風氛圍,聽起來,那就是個“茶館”,不是學校。媽媽也在一旁加油添醋,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耐心地聽他們說,母子二人終於說完了,我問他們,“還有嗎”?他們大概是說完了,默不作聲。

    我問孩子,考了多少分,孩子說,376分。我又問,“這是你們班高考的最高分嗎?”孩子說“不是,還有考500多分,600分的。”我說,“這就對了。只有你的考分是班上的最高分,你才有資格說這些話。”

    我又對家長說,“孩子高考考得不好,家長為了給孩子和自己愛個面子,說是學校不好,老師不好,班上同學不好,這可以理解。但是,做家長的,要心裡有個數,你的孩子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孩子,家長最清楚。要是你的孩子真的想復讀,那就首先要找自己的原因。否則,又會白白浪費一年時間。”

    我常常對學生說,所有參加高考的學生,有諸多相同的因素,比如每天24小時,都要吃飯要睡覺,文科理科,學習的科目分別相同,內容相同,都要聽老師講課,都要做題目,這都是相同的。

    只有兩點是不同:老師怎麼教,不同;學生怎麼學,不同。這兩點不同,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不同。

    學生考得不好,老師有沒有責任,這不能一概而論,如果是大部分學生考得不好,說明老師的複習備考“走偏了”,那麼,毋庸諱言,老師是有責任的。

    但是,如果不是這種情況,那就首先不要責怪老師,找老師的責任。

    心理學上有個“歸因理論”的概念,是說出現問題了,怎麼歸咎原因?我沒有機會做大規模的調查研究,但憑我的直覺,至少有超過60%的人,習慣於將原因歸咎於外界,而能自覺從自身找原因的,是少數。

    曾看過一份研究材料,談到“歸因理論”時說,出了問題,“歸因”於外界,這種現象,是孩子從小就慢慢養成的。文中舉例說,孩子走路絆到石頭,摔倒了,摔哭了,大人就會說,“就怪那個石頭,下次我要拿個錘子來,把那石頭砸碎它!”

    孩子和小朋友玩耍,被撩哭了,大人就說,“下次別外跟他玩。”

    反正,孩子有什麼問題了,其原因,不是外界,就是他人!

    因此,孩子從小的時候起,就壓根兒不知道從自身找原因。

    讓孩子瞭解正確的“歸因”,有利於孩子自我認知能力的提高,有利於孩子思考分析判斷能力的提高,一句話: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終究要走上社會。孩子在社會的生活中工作中,與人的交往交流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此時,倘若他習慣於將問題“歸因”於外界,“歸因”於他人,那麼,他就註定會成為一個“不受歡迎”的人,他在任何地方,都好不好工作,和任何人相處,都搞好不好關係。

    悲哀的是,他還弄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人家都好好的,我怎麼就“這樣”了?

  • 14 # 吳以言表

    無論你是不是最先找老師的問題,我勸你別先著急,別先激動,別先找老師的問題。先想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2、孩子沒考好,是相對於其他同學來說的不好,還是相對於孩子自身以前來說的不好?

    3、是孩子班的同學都沒考好還是就孩子一人沒考好?是全體同學都沒考好還是就孩子這一班的同學沒考好?

    弄清以上問題,再找老師的問題也不晚。老師有可能會單獨的輔導一個孩子,但不會出現老師會故意避開哪個孩子講課的,老師不可能在講課時唯獨要求你家的孩子往耳朵眼裡塞棉團。正常情況下,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都在孩子自身上。除非有特殊的原因存在。

    如果全校各班的成績都很好,只有孩子這個班的整體成績都差,可能會和任課老師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孩子成績一直不好,如果班裡就孩子個人的成績不理想,那就得從孩子和家庭教育上找原因了。

    要正確的面對孩子的成績,如果孩子成績一直不好,而這次雖然仍不好,但相對於過去進步了一點,也要看成好成績,不要只看孩子的絕對成績,要多看孩子的相對成績。

    有時候孩子的成績也受大環境的影響,例如疫情使假期延長,網上授課效果甚微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成績。

    在孩子基礎沒問題的情況下,孩子的成績往往和孩子自身的努力成正比,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用在孩子的學習上一點不錯。

    孩子成績出來了,尋找不理想的原因,是一種正確的做法,但應該要從各方面去了解情況,綜合分析,得出結論,不是不能去找老師的問題,但老師一般不會是學生考不好的主要的因素,因為每個班裡都有學習的尖子生和成績靠後的同學。我們不能把考好的就歸結為孩子聰明,考差的就歸結為老師的問題,

    孩子沒考好,其實不僅是家長不願看到的事實,也是任課老師不願聽到的訊息,沒有哪位老師,不想叫自己教的學生考好的,在想叫學生考好這方面,老師和家長的想法應該是高度一致的。

    所以,當看到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多向老師瞭解情況,在孩子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多配合老師,把孩子落下的內容趕上去。才是您和孩子的老師共同努力的方向。

  • 15 # 依昂

    找老師能如何,即便老師承認是他教的不好能怎麼樣,換個老師以後學習成績就能提高,如果還考不好怎麼辦?學習出現問題趕緊查詢原因查缺補漏,追責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一屋子學生,如果大家都沒考好可以質疑是老師的問題,如果好壞分佈均勻跟老師的關係不大。

  • 16 # 洪江自語

    我不會,我是個老師,也是學生家長,我也有孩子正在讀書上學,孩子考不好,怎麼會是老師的事呢?

    老師教那麼多孩子,人家的孩子咋能學好?分數出來之後,可以先和老師溝通,詢問下孩子考前的學習狀態,以及上課時的表現,找找孩子沒考好的原因。假期想辦法再去補補。

    責任不能推給老師,想想自己是不是近段時間對孩子監督不夠,管理上放鬆了,還是有啥別的原因?

    分數出來,孩子沒考好,就覺得是老師的問題。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如果守著孩子責問老師的話,我敢保證你這孩子永遠學不好。因為孩子知道,我學不好不是我的原因,原來是老師再找外因,到底問題出在哪了?

  • 17 # 皓媽課堂

    找老師問題有意義嗎?家長說這個老師教的不好,能換老師嗎?換的能比這個好嗎?老百姓沒錢買學區房,沒能力挑班,好壞憑命。抱怨老師能改變什麼呢?不如找孩子原因查缺補漏了。

    孩子考清華老師不受益,孩子考家裡蹲也不去老師家,啃老不會啃老師。老師不是收益者,也不是不好後果的承擔者,憑什麼對每個孩子負責?不負責又有誰督察?

    指望老師?指望學校?先讓孩子成班級前20的吧,老師不可能管後邊的,沒意義。前邊的管好,考重點高中人數有了。

    期末考試是對前階段學習的檢查,假期是查缺補漏,家長自己管吧!

  • 18 # 四川寶媽愛折騰

    期末成績出來了,孩子考差了,我不會先找老師的問題,我會先找自己的問題,孩子的問題,當然也會考慮看看有沒有老師方面的問題了。

    首先,孩子考差了,我會反思自己這學期對孩子關注度夠不夠,管教嚴不嚴格等。

    其次就是與孩子溝通,和他一起找出考得不好是哪方面的原因,查漏補缺,看他在哪門功課上考差了,為什麼考差了。還要了解一下班上其他同學的成績,如果普遍考差了,可能是出題難度增加了,所以要多方面瞭解,不要以一次考試定輸贏。

    當然,孩子考差與老師可能會有關係,但班上同學都考試正常發揮,那也沒啥好怪老師的。不過,上學期有件事老師還是有點責任的。就是我孩子班上調座位,是每一星期調一次,一個組一個組的調,前後左右都能坐到,對孩子視力影響不大。可我怎麼發現自己的孩子,老是坐最後一排,一直都沒移動過。後來我就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說他那一組已經撤掉了,他哪組都不是了,所以他就沒辦法移動位置了。我把這事給老師反映了,孩子就再也沒有隻坐最後一排那個位置了。

    我覺得,多找自己的原因吧,孩子這次考差了,不要有心理負擔,平常心對待,爭取下次考好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己寫的書沒有出版社能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