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58317293922

    稱呼也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有著怎樣的變化呢?今天就讓我們大致瀏覽一下“母親”這個稱呼。

    1. 漢朝時候,把母親稱為“姐”和“社”。

    2. 南北朝時期,母親又稱為“家家”和“阿家”。

    3. 唐朝的平民百姓在非正式場合,稱呼母親為“阿孃”和“娘娘”。在嚴肅場合,或者想要表達敬重,便可稱呼“母親”。若是王子或公主,也和百姓一樣的。當然在嚴肅的場合,就應該畢恭畢敬的稱呼“皇后殿下”。

    4. 宋朝時候,母親被稱為“姐姐”。稱庶母為“叔婆”,稱父妾(父親的小妾)為“妾母”。至於皇家,皇子皇女稱嫡母(皇后)為“娘娘”。

    5. 元朝時候,也是稱呼“母親”的,至少書面語是這麼用的。

    6. 明朝時期,一般是稱呼“媽媽”、“娘”或者“母親”。這時候已有“令堂”。提到已經去世的母親,則是“先妣”。

    7. 清朝時期,八旗官宦家庭,稱母親為“額娘”,有時候也用漢稱母親或娘。

    而我們現在的稱呼是“媽媽”,幾乎全世界都通用。因為“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游泳時跳水後怎麼讓身體浮起來不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