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292929031002
-
2 # 使用者3177994670834
嘗與衡俱遊,共讀蔡邕所作碑文,射愛直辭,還恨不繕寫
出自《後漢書·禰衡傳》。
原句段如下,可供參考:
祖長子射為章陵太守,尤善於衡。嘗與衡俱遊,共讀蔡邕所作碑文,射愛其辭,還恨不繕寫。衡曰:“吾雖一覽,猶能識之,唯其中石缺二字為不明耳。”因書出之,射馳使寫碑還校,如衡所書,莫不嘆伏。射時大會賓客,人有獻鸚鵡者,射舉潖于衡曰:“願先生賦之,以娛嘉賓。”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後黃祖在蒙衝船上,大會賓客,而衡言不遜順,祖臱,乃訶之,衡更熟視曰:“死公!雲等道?”祖大怒,令五百將出,欲加棰,衡方大罵,祖恚,遂令殺之。祖主簿素疾衡,實時殺焉。射徒跣來救,不及。”
——《後漢書·禰衡傳》
就是華佗:他在年輕時曾遊學徐州,兼通數經,通曉養性之術,根據史書記載,他年近半百,相貌卻如壯年。他性情爽朗剛強,而且淡於功名利祿,曾先後拒絕太尉黃琬徵召他出任做官和謝絕沛相陳珪舉他當孝廉的請求,只願作一個平凡的民間醫生,以自己的醫術來解除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