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溝通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會記住不快,二是你如何對待自己。為什麼不快的記憶我們會印象深刻?天性使然。我們本能厭惡不完美,面對讓自己感到羞恥的事件時,我們的身體會調動所有的資源來應對:感覺更敏銳、體驗更深刻、記憶更持久。在我們心裡,它們成為一件件未完結的事情,未完結帶來反芻,反芻帶來持續的記憶強化。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與自己相處。從文字裡能感覺到你對自己比較苛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經常覺得自己很丟臉(即使外人看來並不差)對自我的苛刻,會帶來持續的心理壓力,並逐漸形成負性的思維模式,以至於最後會陷身其中難以自拔。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重建自我對話模式:從批判性、比較性的自我解剖模式,轉向純粹的自我覺察:觀察發生了什麼,以及隨之而來的自我感受(比如失望、憤怒、沮喪、困惑、痛苦、焦慮、喜悅、興奮等等),但不做價值評判。其實不做價值評判實踐起來有難度,但這是我們愛自己的第一步。只要能無條件的愛自己,就會明白:人無完人,答錯問題很正常,做錯事很正常,當眾出醜也很正常!無條件的愛,是能滌盪一切自我羞恥感的核心力量。祝好!
跟你溝通兩個問題:一是為什麼會記住不快,二是你如何對待自己。為什麼不快的記憶我們會印象深刻?天性使然。我們本能厭惡不完美,面對讓自己感到羞恥的事件時,我們的身體會調動所有的資源來應對:感覺更敏銳、體驗更深刻、記憶更持久。在我們心裡,它們成為一件件未完結的事情,未完結帶來反芻,反芻帶來持續的記憶強化。第二個問題是你如何與自己相處。從文字裡能感覺到你對自己比較苛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經常覺得自己很丟臉(即使外人看來並不差)對自我的苛刻,會帶來持續的心理壓力,並逐漸形成負性的思維模式,以至於最後會陷身其中難以自拔。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嘗試重建自我對話模式:從批判性、比較性的自我解剖模式,轉向純粹的自我覺察:觀察發生了什麼,以及隨之而來的自我感受(比如失望、憤怒、沮喪、困惑、痛苦、焦慮、喜悅、興奮等等),但不做價值評判。其實不做價值評判實踐起來有難度,但這是我們愛自己的第一步。只要能無條件的愛自己,就會明白:人無完人,答錯問題很正常,做錯事很正常,當眾出醜也很正常!無條件的愛,是能滌盪一切自我羞恥感的核心力量。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