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omhoz21716

    韭菜的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地上莖為假莖和花莖,假莖由柔嫩的葉鞘層層抱合而成;花莖即花薹(薹幹部分),綠色至深綠色,一般高30cm左右,粗約4mm,但薹的高和粗在不同種類和品種間存在很大差異。普通韭菜中的薹用品種有的薹高可達50cm左右,粗甚至可達7mm以上。地下莖為營養莖,一二年生韭菜的營養莖短縮呈扁圓錐狀,稱莖盤。莖盤頂端為頂芽,周圍著生葉鞘,葉鞘基部稍稍肥大,也稱鱗莖。短縮莖逐年不斷向上增生,並陸續發生分櫱;二三年以後隨著分櫱株短縮莖的延伸,便逐漸形成了根狀莖。分櫱時莖盤頂芽靠近芽端的上位葉腋先發生櫱芽,開始時櫱芽被包裹在原植株的葉鞘內,此後隨著生長的進展,撐破葉鞘,並形成新的分櫱株,韭菜的生長狀態韭菜分櫱的橫切面分櫱株簇生呈叢狀。春播韭菜播種當年,植株長有5~6片葉時,即可發生分櫱;二年生以上的植株每年分櫱2~3次,分櫱的時間主要在氣候涼爽的春季和秋季,每次分櫱大致為1~3個(以2個為多)。分櫱力是鑑別韭菜品種優良與否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同種類、品種的韭菜其每年的分櫱次數和分櫱數有著很大的差異。例如,普通韭菜中分櫱力弱的品種每年僅能增加2~4個分櫱株,而分櫱力強的品種每年所增加的分櫱株數可高達8~9個,甚至更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體溫調節的定點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