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紅塵

    人類整個歷史長河中,經歷過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戰爭,年年戰亂也形成了足夠完善的戰爭體系,但無一例外,所有的戰爭都是以利益為前提的,戰爭是需要高度配合和團體意識的,雖然我們並沒經歷過殘酷的戰爭,但是對於其中的利害關係,還是能夠從影視資料中有所感知。

    在整個戰場中逃亡的可能性有多大?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並不是簡單的說將他們帶到戰場就放任自流,既要對整場戰爭負責,但同時也要讓每一個士兵的作用發揮的恰到好處,因為訓練有素的軍人是絲毫不會心生愜意的。

    即使因為種種原因被臨時帶到戰場上的士兵,在那樣極端的環境下,也會練就非同尋常的膽識。當然並不是說沒有人有逃生的慾望。

    出於生的本能,在看不到戰勝的希望前提下,退縮是應該的,但越是在這種緊要關頭,指揮官也會本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精神,抗戰到底。這是一種基本的戰爭素養。

    但是雙方交戰我們要明白,不是你進,就是我退,既然你想好了要逃,還要問對方答不答應,對方乘勝追擊,趕盡殺絕也不是不可能。

    戰爭作為一種集體性的團隊行為,如果你不能從大部隊步調一致,死亡的危險係數極度上升,所有人都在向前衝鋒的時候,你要敢後退一步,等待你的將是直接死亡。或許有聰明的小夥伴就知道,我何不趁機偷偷裝死呢?

    但我們不要忘了,隨著戰爭的愈演愈烈,人類社會經歷的戰爭無數,已經有了完美的善後機制,對於戰敗的一方,不僅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而且僅有的生還者也要被俘虜,被折磨。

    但對於戰場上裝死的人呢?幾乎所有的軍人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殺死。

    萬萬不能以為戰爭就會以一方的失敗而告終,最後的利益交割才是重頭戲,首先就是收繳對方的武器彈藥,當然對於戰後的屍體也會進行集中掩埋處理,裝死真的可行嗎?

    對方的善後部隊會一次次確認敵方是否死亡。單單就不論戰後處理,只要你敢躺在地上,就是活生生的活靶子,既有被別人踩踏的危險,也有可能直接被流彈射殺,整個戰場只要你所能涉及的範圍,都存在著種種未知的威脅。

  • 2 # 天使老說喜歡我

    首先希特勒在死前,是明確下令德軍向西線英美盟軍投降,所以德國軍隊是整體性的投降認輸的,是沒有戰至最後一人的命令的,這在西方國家裡面也是認可的,二戰中德國軍隊確實盡力了,在戰場上的表現 可以說是無可挑剔, 德國國防軍的素質至今被人稱道,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1941年,從巴巴羅薩計劃開始 ,長驅直入的德國軍隊, 運用其先進的作戰理念,強大武器裝備,高素質的軍官士兵隊伍,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是隨著戰局的繼續發展,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不斷壯大, 德國遇到的困境也越來越大,傷亡損失也越來越來慘烈,這也導致許多官兵也開始厭惡戰爭, 思想產生了轉變,為什麼無休止的戰爭,戰爭到底帶來了什麼,連年的征戰,所看到的都是斷壁殘垣,屍橫遍野,這個時候和平兩個字,不管是在高階將領還是在普通士兵心中,都是彌足珍貴的。

      總的來說,二戰期間,德國國防軍上下,雖然支援了希特勒的侵略擴張,但是並沒有完全融入希特勒的理想體系,一直保持了在自己思想上相對的獨立,容克騎士精神是很高傲的,跟希特勒的關係是支援與合作, 並沒有徹底的和納粹同流合汙。戰爭到了後期,德軍在各個方面表現的都是很不錯的。德國國防軍在二戰時間的表現,前期是盡心盡力,無論是作戰素養,還是戰鬥意志,都是可圈可點的,後期雖然一直在敗退,但是也較好的維護了軍人的榮譽。總之吧,二戰的德國國防軍也算是,懷著榮耀的悄然跪下,有尊嚴的繼續活著。

  • 3 # Young時尚街拍

    實上,戰爭史上,雙方的軍隊人數,無論勝方敗方經常都是越打越多的。

    日本“本土決戰”時,島上號稱450萬人。

    1949年四月末,國民政府遷往廣州後,一度有在廣東一省徵兵400萬的計劃。

    當年南明賬面軍隊怎麼也有一兩百萬,左良玉一人就稱自己所部80萬。

    然而有數量不代表有訓練有裝備,也不代表有補給和糧餉,甚至在一些情況下,這個數量僅僅是個紙面數字,比如左夢庚率左良玉部投清以後,多鐸只簽收了10萬人。畢竟直接虛報比招炮灰還省心省錢。

    湊數這種事,不管是今天還是古代,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無非是古代給根長矛,近現代給支舊步槍,想想給你發支56半你能幹啥就明白了。

    柏林戰役時的德軍,已經到了坦克都要一輛一輛湊的程度了,手榴彈早就改成了水泥殼子。人數有什麼用,缺少裝備和技戰術支撐,打不出輸出,不過只能消耗對方的子彈和炮彈而已。隔壁天皇,手握近7倍關東軍的本土決戰大軍,但是70萬關東軍剛嗝屁,就趕緊投了。

  • 4 # 李勉9

    成建制投降的大多數是國防軍,他們或多或少和中央保持著聯絡,鄧尼茨代表德軍最高統帥部命令軍隊投降。這些國防軍,這些嚴謹的條頓人,接到命令就投降了。他們接到命令去戰鬥就會去戰鬥,接到命令投降就會投降。投降只是一種命令而已,而命令是要被服從的。

    上圖中間的隊伍是成建制投降的德軍,兩邊的車輛則運送著美軍,他們行進方向相反。(影像資料來自《兄弟連》)

    當然,向誰投降呢,這個問題最高統帥部也做出過指示,儘可能向美軍投降,而美國居然也同意給了鄧尼茨48小時從東線大量撤離軍隊。(理由是說東線漫長,通知哪裡的軍隊投降需要48小時。)甚至有電報直接指示,東線的飛行員立刻駕著戰機飛往西線向美中國人投降。

    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呢,德國一戰投降過,那時候美國主張寬容對待戰敗的德國,而英國法國則要求比較巨大,直到今天還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一戰之後的德國沒有被英國和法國過度剝削,(最凶是法國)二戰不可能發生。這也反映在二戰時候德國兵對待法國俘虜或者英國俘虜以及美國俘虜的不同態度,至於蘇聯俘虜......不說了

    上圖來自《哈特的戰爭》德軍甚至同意美軍戰俘在戰俘營內部自治,而蘇聯戰俘最幸運就是沒有被送進毒氣室。

    而美國軍隊差不多更寬容的對待德軍戰俘,說的不好聽一點,美軍接受過德軍頭像(一次世界大戰),有經驗了,知道這結束了,打完了,大家該幹嘛幹嘛去了。

    上倆圖來自《兄弟連》,斯皮爾伯格聯絡則秒刪。這是有記載的,少校除了允許德國上校保留手槍以外,還允許投降的德軍裡面的軍官保留腰佩武器(手槍),用以維持軍隊的紀律。

    而德中國人對美中國人投降也曾經有過一次了,知道結果了。就是一些人免不了要排排站被槍斃,為戰爭失敗而死,餘下的必須活下去,為建設新的德國努力。

    下面是《兄弟連》裡面的截圖,一個將軍對投降部屬的最後訓話。

  • 5 # 鴻哥iouyh福小鋪

    確有其事,甚至令人瞠目結舌到一個集團軍居然向一個班的美軍投降。

    真相很容易解釋,德國敗局已定,甚至軍方策劃了刺殺希特勒的行動,無奈失敗,造成大量的德軍各級別的軍官被納粹殺害,士氣可謂是土崩瓦解。

    既然沒法子取而代之主宰自已的命運,那麼火線投降成了最佳的選擇。

    特別是在東線,也就是蘇德戰場混過的德軍,幾乎是小步快跑地投奔英美,希望獲得比投降蘇聯更優厚的的待遇。。

    在戰爭裡,不論願意不願意,幾乎沒有一個手裡頭是乾淨的,不沾血腥的,為了保障獲得戰俘身份,為了爭取寬大,甚至是被大赦,現場投降是必須的。

    軍人放下武器,舉起雙手,意味著他退出戰爭,接受勝利者的安置。

    依照國際法,只要是俘虜,經過甄別,一般情況下是放歸,而且不再追究責任。

    因此大批德軍成建制投降就是為了獲得這張護身符,如果脫下軍裝逃走,恐怕和肇事逃逸是沒什麼區別的。

    更何況二戰的德國國防軍是有其所謂的軍人榮譽,呵呵,很強烈的,儘管是大規模的投降,但也非常擁有自我意志。

    他們這麼做,一則為了展現自我意志,保護自已;二則是和希特勒集團分道揚鑣。

    當然啦,那些罪大惡極一般是不敢投降,全脫下軍裝溜之大吉,具體下場可以參考以色列的永久追捕,不論逃到天涯海角,年齡上百,一律追殺到底。

  • 6 # 不正經的軍棍

    仗打到那個程度,身體健全的德國成年男性,一準是當兵的,這點不用質疑。

    ▲投降都是趾高氣昂的

    即便是戰後,盟軍對德軍士兵甄別力度非常強的。每個社群的德中國人,都要進行甄別,一看你年輕的大小夥子,就必須受到審查,一旦查出來,還是要逮捕,並且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

  • 7 # 帝域白公子

    我覺得可能有如下幾點原因。

    1945年2月12日凱特爾以元首的名義下了一道命令說,任何士兵“騙取請假條或用偽造證件旅行,將處以死刑,3月5日西線H集團軍總司令勃拉斯科維茲將軍下令——

    一切散兵遊勇,以及自稱掉隊而在尋找其隊伍者,就地審訊槍決。

  • 8 # 寒江孤影hjgy

    這主要因為:

    —.普魯士軍事傳統(尤其是容克軍事貴族出身的軍人)之坦率承認己經戰敗,贏就是嬴、輸就是輸;蠃的起、也要輸的起。

    脫了軍裝偷跑掉,這一行為舉止,有效果、但是太栽面;還是穿上軍裝,為自己留下最後個人尊嚴,哪怕只有剩下一點兒……

    二.大勢既定,不要膛臂擋車、再去做無謂的“挽回”。

    三.由於深受戰爭創傷,各地皆生活困難;戰俘營地不論條件好壞,至少還有一些保障(醫救、飲食等等)。

  • 9 # 普天同慶40

    美劇兄弟連中就有描寫。兄弟連行軍路上看到大批繳械的德軍行軍,路上美軍憲兵在路邊房屋中發現穿便衣的德軍,直接就地槍斃。理論上來說,這些人都可以認為是間諜。

  • 10 # 手機使用者59480155998

    往哪跑呢?沒地方跑。其次,人都是有求生慾望的,且也有社會群體性,扎堆投降生存的概率增加。第三,歐美各國打仗還是有一定底線即相對日夲而言遵守日內瓦戰俘公約的規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有哪些至今還沒有破解的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