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兒子3歲了,都是火星語,好怕他一輩子都無法說話?

191
回覆列表
  • 1 # 知識力

    正常孩子的語言也是沒有一定規律的,有早有遲。

    我自己的女兒是十個月就會說話,

    我的兒子是一歲三個月才會叫媽媽,

    明朝的聖人王陽明五歲才會說話,

    自閉症本來就有社交障礙,

    說話比正常孩子晚一些也是正常,

    所謂的有意識到語言應該是孩子被訓練成為了機械語言模式才會有此一問,

    正常的孩子的言語都是有意識的,

    沒有意識的語言跟動物被訓練出來表演是一樣的,

    都是屬於被動性指令式行為,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不停的在各種場合呼籲不要進行自閉症的能力訓練的核心原因。

  • 2 # 嘟嘟樹寶貝

    問題分析:孩子三歲語言發育遲緩,建議先去醫院檢查一下,是否聲生理因素影響孩子語言發育,例如肺部、聲帶、口脣等.絕大多數自閉症孩子是心理因素影響孩子語言發育,根本原因為模仿能力,認知能力.

    認知能力是語言的基礎,物品的認知,人物的認知,行為的認知等,孩子的認知刺激大腦,大腦對認知資訊進行儲存,用於語言表達.

    同時,模仿能力也是語言的關鍵,孩子有了認知,需要說話的方法,這個方法需要通過模仿來學習,這就是所謂的“咿呀學語”,通過動作模仿及口脣模仿加孩子對認知的理解及說話方法的學習.

    自閉症康復訓練:正常孩子語言及認知能夠自我學習理解,自閉症孩子這方面是欠缺的,所以需要家庭更多的訓練,訓練方式通常配合強化物,強化物可以為孩子喜歡的東西,或食品,昨晚一個動作給一個強化物,再配合表揚,加強孩子與大人的互動.

    針對此問題總結:1-5歲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建議家長儘快介入康復訓練,首先從模仿和認知進行訓練.

  • 3 # 國際媽咪x

    自閉 症的病症包括不正常的社交能力、溝通能力、興趣和行為模式。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孩子如果患 自閉症 或發育性障礙,您需要帶孩子到專科醫院請兒童精神科醫生確診。您需要帶他去做針對性的訓練,目前自閉症的主要治療方法還是訓練,家長需要耐心,在家裡針對您孩子的情況家人多給與訓練最好。

  • 4 # 曹小姜心理學

    您好,我在美國從事很多年一線的自閉症行為治療工作。很高興跟您分享一些資訊和經驗。自閉症的全名叫作自閉症譜系障礙,也就說雖然孩子們都有一樣的診斷,但是他們的行為,認知程度都是不同的,但是這些孩子的共同點是缺乏交流技能和社交技能。因此自閉症孩子什麼時候說法真的是因人而異。但是不管孩子會不會說話,在行為訓練中,我們都是利用ABA治療的理念個方式對自閉症孩子進行大量的社交技能和交流技能訓練。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很好適應環境。

  • 5 # 生活來點心理學

    自閉症個體差異非常大,有些孩子終身無語言,有些孩子語言好過正常孩子,能言善辯。

    不過孩子3歲還是無意識發音,大量自言自語,說明干預沒有跟上啊,自發性發聲能達到一定的頻率,說明孩子可以從仿說開始大量練習了。

    1、孩子有火星語,說明他有說話的慾望,那麼這一點是非常好的,只要家長干預正確相信他有語言也還是很快的,不要擔心他不會說,只要你努力就可以。

    2、對於火星語的孩子很多語言是無意義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讓他的語言逐漸和有意義的事物去對應,比如:他在伊哩哇啦,只要聽動=懂他說的某個音,那麼你就插話,把這個音的活動或事情、物品帶入進去。

    3、對於這樣的孩子,干預訓練是重點,所以要抓緊時間了。

  • 6 # 雲琦琦愛分享

    自閉症的病症和情況嚴重程度差異很大,有的自閉症兒童僅僅表現出輕微的社會意識不同,而有的卻會發展為嚴重的行為障礙。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社交障礙症狀通常在孩子1歲內就會出現,而語言障礙在2歲時變得更加明顯。他們可能不知道怎麼與別人溝通,也可能是將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談論的話題也僅集中在他們感興趣的事情上,然後不斷重複。但是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病症的表現也不同。

    有自閉症的孩子,在以後成年的時候的語言和行為能力有很大差異。從孩子三歲的表現預測將來的情況不太現實,如果孩子確診自閉症的話,應該儘早、盡最大可能的干預孩子的語言、社交、學習和行為培養,越早開始治療效果越好。

    可以試著尋找當地有經驗、有資質的培訓中心或者專科學校。國內有些治療中心是可以針對自閉症兒童提供相應的語言理解、語言表達之類的課程的。此外,可以多認識一些同樣患有自閉症孩子的父母,與他們一同分享經驗,分享資源、共同尋找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希望你能儘快找到有效的辦法,慢慢引領孩子走出自閉和孤獨,加油。

  • 7 # 感統宇文老師

    我是一名感覺統合治療師,在我的工作當中也經常遇到一些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在這裡,我想以一些例子給大家普及一下自閉症的科普知識。

    自閉症的確診其實是由多種病因造成的,先說一下環境的問題,家庭中父母雙方都非常的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缺乏足夠的父愛 母愛 會引起孩子有自閉樣傾向。再說一下 基因的問題 也會使的孩子患有自閉症。等等 環境與基因是共同造成孩子的行為失調問題的。

    自閉症的診斷一般都是在寶寶3歲以後進行確診的,3歲以前的話,寶寶會表現出一些自閉樣行為的,比如 行為刻板 語言遲滯 精神狀態會表現為持續性的好動 或者持續性的過度安靜 與外界環境顯得格格不入等等 這樣子會診斷為 孤獨症譜系障礙 也就是說 孩子有自閉症傾向了。

    自閉症寶寶的語言問題是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而定的,並沒有一個特別確定的年齡節點就會自然而然的會說話了,需要的是家長 早診斷 早干預 早康復的,這樣子孩子才可能學會一些語言的。

    家長們要了解的是 自閉症 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 孩子不同年齡階段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問題,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孩子的同儕互動問題最為明顯。所以 這樣子早期診斷 早期康復就顯現的尤為重要了。需要家長和康復中心持續性的協助,持續性的干預了。圍繞的一箇中心點就是 以社互動動為問題的核心進行干預。

    現在我們以行為問題的角度去剖析一下自閉症對於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第一 孩子會表現為社交情緒互惠性缺損 。為什麼這樣說呢?舉個例子 你給我一顆糖我也會給你一顆糖,因為我知道 你對我好 我也就會對你表現出友好的情緒。相反,你對我不好我也會表現出對你厭惡的情緒。這樣子就是社互動惠性缺損。孩子就會表現出 對人冷漠 被動互動性低落 主動互動性低,沒有辦法維持雙向性的對話交流等

    第二 孩子的溝通大多會以非口語行為進行溝通。和家長交流的方向大多以需求為主。用眼神和動作居多。舉個例子。孩子身高較低,需要拿高處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拉著家長去到目的地,以眼神和肢體表達出需求,家長也會了解了,孩子需要什麼東西並給予幫助。

    第三 孩子的發展 維繫 理解關係能力缺損。這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 孩子剛出生 第一個給予幫助的人是媽媽,孩子就會跟媽媽建立起依附關係,確定了媽媽是對自己安全的人,再由媽媽為中心去找尋第二個對自己安全有幫助的人 那就是爸爸 然後會由爸爸媽媽為中心再去找尋對自己安全有幫助的人物,接下來 家庭裡的 爺爺奶奶 外界的 老師同學叔叔阿姨等等的人物關係就會清晰的建立起來。相反自閉症孩子對於這樣子的關係 建立 理解 維繫有不同程度的缺損。就會造成孩子會做出與當前環境不相符的行為 與情景脫節 從而孩子交朋友方面也會變得越來越難了。

    說了這麼多,在家庭裡有辦法去幫助孩子嗎?答案是肯定的。在這裡跟這位家長分享幾個家庭康復的小遊戲。

    第一 看卡片 卡片上有很多生活中常見的東西比如 廚具 交通 動物 植物等等 讓孩子去認識 需要家長一遍一遍又一遍的 不厭其煩的去教孩子。出門乘坐公交車 那路公交 什麼站牌下車等等問題都要去教給孩子。

    第二 給予孩子不同的感覺輸入,比如 冷熱痛癢輕觸光滑粗糙震動擠壓等等 讓孩子充分的認識瞭解自己的身體從而更好的掌控自己的身體。這樣子孩子身體的協調平衡肌肉有力量了。做什麼事情家長也會省心一點。

    第三 出門的話家長就應該給孩子灌輸規則的意識,紅燈停 綠燈行 排隊 等待 等等社交性的意識。這個時候 孩子就會把情景與規則相互聯絡起來。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就會變成自己的技能了。

    早發現 早干預 早康復 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希望這位家長能夠理解。

  • 8 # 特教小灰灰

    我是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自閉譜系障礙是一類以社會交往和溝通障礙、狹隘興趣及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兒童神經發育障礙。確實,有些自閉症兒童,是一輩子沒有口頭語言的。

    自閉症的社交障礙程度可以分成三級,同時,部分自閉症會有語言喪失的現象,另外,即使是非語言溝通,有些自閉症兒童也有困難。

    當現場缺乏支援,社會交流的缺陷引起可察覺到的功能受損。發起社交困難;對他人的社交示意的反應顯得不正常或不成功;可能表現出社交興趣降低。

    二級(需要高強度的幫助):

    明顯的言語和非言語社會交流技巧缺陷。即使給予現場支援也表現出明顯社交受損。較少發起社互動動,對他人的社交示意反應較低或異常。

    三級(需要非常高強度的幫助):

    嚴重的言語和非言語社會交流技能缺陷導致嚴重的功能受損;極少發起社互動動,對他人的社交示意反應低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椒能施鉀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