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箐日記
-
2 # 傳一戰隊野釣實戰
月鱧(學名:Channa asiatica)是鱧科、鱧屬魚類。體重一般為100-250克,最大個體重達500克。體背、腹緣幾乎平直,尾柄短。頭寬,中等大。上頜骨末端伸達或伸越眼後緣下方。上、下頜外行齒絨毛狀。眼中等大,在頭的前半部。鰓蓋膜跨越峽部。鰓耙較弱,上鰓耙略為明顯。頭、體部均被中等大的圓鱗;頭部鱗片呈不規則擴大。背鰭1個,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後上方,末端鰭條伸越尾鰭基。無腹鰭。各鰭均無棘。腹膜白色。無幽門盲囊。腸細短,作2次盤曲。鰾細長。體綠褐色或灰黑色,體背部顏色較深,腹部灰白色;體側沿中部有7-10條“(”形黑褐色橫紋帶;頭背部黑褐色,頭側眼後部有2條黑色縱帶。背鰭、臀鰭灰褐色,上有白色小斑點;胸鰭、尾鰭灰色;胸鰭基部後上方有1個黑色大斑,尾柄部有1個白色邊緣的黑色眼狀斑,尾鰭基有數條灰色橫紋。
月鱧常梄息於水流緩慢的山泂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埂邊穴居。性凶猛,攝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一般夜間外出活動覓食,白天棲息在水草叢中。原產於中國、越南。日本、斯里蘭卡有引種。在中國分佈於長江以南各水系。
-
3 # 清風卍伴舞
月鱧Channa asiatica,俗稱七星魚,跟常見的黑魚(烏鱧、斑鱧)同屬,典型特徵是腹部的腹鰭退化且顏色更為鮮豔。南方各地山區依然常見,種群衰退跟水汙染以及棲息地破壞有關。
-
4 # 江右沛豐劉
此魚多生活在南方山澗水溪中常以蟲類藻類為食,生性凶猛靈動常生活溪石縫中,逆水性卓越,只要有水哪怕是雨就能遊動據說能借雨水爬山,我家鄉俗稱“秤星魚”“七星魚”肉質細嫩湯鮮美!
-
5 # 蜀山老倪
在我們老家稱這種魚叫“烏棒”,是一種肉食性淡水魚類。以前河裡面很常見,近幾年少見了。每年三月到七月是最容易釣到的,因為它產卵期和孵化期長時間在外面遊動,用一小塊魚肉或田螺肉掛在鉤上,在水面慢慢拖動,它就會猛撲上來,很容易上鉤的。
-
6 # 藤縣嘉悅
這種是七星魚,主要分佈廣西,廣東湖南,地區為常看有舌頭的 魚。這種魚好吃味道鮮美,價格貴,可是養殖。這魚喜歡生活在有石頭多的河流中。
-
7 # 雲南藍水
這魚不是圖二圖三的那種,是新來魚種,從緬甸、高棉進入,我們稱“跳跳魚”,生命力強、繁殖快,在沒有水的情況能存活三天,能從魚塘的土埂跳爬到另一個塘子或一條水溝,喜歡在小溝小溪生活。個體一般15~25釐米長,味道不鮮甜,煮湯或油煎都不好吃,就像冰凍魚樣沒鮮甜味,可能做火鍋還好吧。
-
8 # 愚人也會笑
這種魚以野生的為多,喜歡在小溪裡不流動的水域裡生活,分佈在南方的各個水域的角落生存,生命力強過普通的魚類,在岸上也可活一至兩個小時。
回覆列表
外形特徵
七星魚頭大、吻短、口寬、鼻管粗,體披中等大的圓鱗,眼中等大、眼間隔寬凸,背、臀鰭基部長,胸、尾鰭圓形。七星魚體型以烏鱧,長圓筒形,與烏鱧不同之處主要為:七星魚無腹鰭,側線在臀鰭起點上方處折斷。
七星魚尾鰭基部兩側各有一個白色邊緣的黑色圓斑塊,頭和體背為綠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或淺黃色,體側沿中部有7-10條“<”形灰色斑紋,全身均勻地分佈灰白以小斑點,雄魚在生殖季節,斑點更閃亮。其主要性狀為:背鰭44-47,臀鰭28-31,側線鱗53-59,側線轉折前鱗20-21,後側線鱗31-33,體長為體高的5.4-6.2倍,為頭長的3.7-4.2倍。
分佈範圍月鱧主要分佈在華南地區。廣東各水系中上游山溪和海南島各水系分佈較多,廣西、安徽、湖北、江西、福建、雲南和湖南等也有分佈。人工養殖近幾年來才開始推廣,已為人們所接受,它是中國重要出口水產品。
中國的七星魚暢銷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價格 昂貴,是中國外貿出口的重要水產品之一,在國內外極負盛名,需求日益遞增,中央電視臺,廣東電視臺、南方日報都為此作了大量的報道,珠江臺“搖錢樹”節目曾作多次播放。可見養殖七星魚大有前景。
準備時間:5分鐘 烹飪時間:<10分鐘
主料:七星魚1條
輔料:豆腐1盒,海帶半條,紅蘿蔔1個,蔥1根,醬油2大匙,味霖
日式蒸魚的做法
1、豆腐切長條
2、魚下馬(七星魚)剁塊
3、蔥斜切長段,海帶剪2釐米
4、將所有材料與調味料排球盤中,加高湯1/2杯,入蒸籠以大火蒸約12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