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來去是夢成敗皆空
-
2 # 世界全史羅銳
關於今聊城市的洪洞移民,明朝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八月戶部郎中劉九皋的建議: 古者狹鄉之民遷於寬鄉,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恆業,今河北諸處,自兵後,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目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閒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朱元璋採納了劉九皋的這一建議,很快作出決定:“山東地廣,民不必遷,山西民眾,宜如其言。”明廷立即著手對山西平民實施了一次向外移民行動。“於是遷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諸處閒曠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戶給鈔二十錠,以備農具”(《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三)。臨清,轄丘縣、館陶兩縣,隸屬東昌府。實際上,明政府劃定的山東移民區不只是臨清一州,而是整個東昌府。 洪武二十二年(389年)八月,後軍都督朱榮上奏稱:“山西貧民徙居大名、廣平、東昌三府者凡給田二萬六千七十二頃。”(《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次移民影響很大,山西沁州百姓張從整等一百一十六戶願應募屯田,戶部以聞。於是,“賞從整等鈔、錠,送後軍都督僉事徐整分田結之。仍令回沁州召募居民。時上以山西地狹民稠,下令許其民分丁於北平、山東、河南曠土耕種,故從整等來應募也”(《明太祖實錄》卷一九七)。這裡的“山東”應指東昌府。 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衛輝、歸德、山東臨清、東昌諸處,土宜桑棗,民少而遺地利,山西民眾而地狹,故多貧。乃命後軍都督僉事李恪等往諭其民,願徙者驗丁給田,其冒名多佔者罪之,復令工部榜諭”(《明太祖實錄》卷一九八)。 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後軍都督府都督金事李恪、徐禮還京。先是命恪等往諭山西民願徙彰德者聽。至是還報。彰德、衛輝、廣平、大名、東昌、開封、懷慶七府民徙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戶。” 文獻中記載的往東昌移民,從洪武二十一年起,至洪武二十五年止。 明朝東昌府轄3州15縣。3州是:臨清州(州治今山東臨清),轄丘縣(今河北丘縣東南)、館陶縣(今山東館陶東北);高唐州(州治今山東高唐),轄恩縣(今山東平原西南)、夏津縣(今山東夏津)、武城縣(今山東武城);濮州(州治今河南濮陽東北),轄範縣(今河南範縣西南)、觀城縣(今河南清豐東北)、朝城縣(今河南南樂東);聊城縣(今山東東昌)、堂邑縣(今山東東昌西北)、博平縣(今山東茌平西)、茌平縣(今山東茌平)、莘縣(今山東莘縣)、清平縣(今山東高唐西南)、冠縣(今山東冠縣)。 今山東臨清、高唐、平原、夏津、武城、東昌、茌平、莘縣、冠縣一帶洪洞移民村落分佈比較密集,印證了文獻記載。 另一個洪洞移民村落密集地區是今菏澤市。菏澤,明朝屬兗州府。明朝官方文獻中也提到兗州為洪洞移民區。洪武二十八年,“詔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劉謙、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陳春、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朱榮往彰德、衛輝、大名、廣平、順德、真定、東昌、兗州等府,勸督遷民屯田”(《明太祖實錄》卷二三七)。可見兗州也是一個洪洞移民區。兗州轄四州二十三縣。但今洪洞移民村落分佈較密集的主要是今菏澤市,即兗州西部地區。 文獻中載明的洪洞移民山東的地點只有東昌府和兗州府。所謂的“洪洞大槐樹移民”是指明朝的山西移民。那棵大槐樹巍然挺立在洪洞縣城北約1公里處,滔滔汾河的東岸,相傳始植於漢代,故名“漢槐”。唐太宗李世民稱帝第三年上,在距大槐樹不遠處修建了一所廣濟寺,殿宇巍峨,僧人濟濟,香火很盛。有一種鳥,名叫“鸛”,形似鶴亦像鷺,覓食於河灘溪流,嗜食魚蚌,夜棲河邊樹。大槐樹遂成為汾河灘上鸛鳥的天然良居,紛紛搶佔樹杈,構巢壘巢。山西移民主要今晉南與晉東南一帶的太原府、平陽府、汾州、沁州、澤州、潞州、遼州等。平陽府人口最多,洪洞又是平陽府人口最多的一個縣。 因此,洪洞移民的數量應是較多的。不僅如此,洪洞交通便利,喬逢辰《惠遠橋記》雲:“洪治隸平陽,壯哉縣也!其始為城也,適當大路津要,驊驂之所賓士,商旅之所往來。”因此,洪洞成為移民的集散地。 洪洞大槐樹移民文獻記載。
在明朝中後期的人口遷徙是由內部和外部等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如政治混亂、沿海倭寇的騷亂,以及明朝長期推行的禁海政策等等,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次人口遷徙與其說是移民,更像是一次人口逃難,本人將嘗試闡述其中的緣由。
南洋貿易的繁華和明朝沿海人民眼界的提升
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的行動成就了中國航海史上的創舉,也為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打開了一扇同外外界的大門,不僅促進明朝和國外政權的經濟和文化交流,還宣傳了國威,讓官方和民間百姓對國外的情況有了更進一步的認知。“鄭和每至一國,先宣讀明帝詔書,行封賞,促進友好關係”。隨從人員馬歡著有《贏涯勝覽》,費信著有《星槎勝覽》,鞏珍著有《西洋番國志》等記述航海見聞、史料價值頗高的歷史文獻”。
從現行的歷史航海軌跡和資料來看,鄭和船隊在東南亞地區停留時間最久,對當地的記錄最為詳細,交流也就最為密切。可以說,鄭和下西洋不僅讓海外之國知道有明朝,也讓沿海地區的人知道了在海的另一邊還有許多適合生活棲息之地。
16世紀的馬六甲被稱為“東南亞最繁忙的國際市場”,可見其由於東西方的航海發展,已經給這一地區帶來了巨大經濟貿易的流量,當時的馬尼拉也是明朝於墨西哥的貿易之間的中轉站,大量的西方冒險者在此經營和發展,這對於長期生活在中國沿海地區的人民來講,就好像抱著一個金蛋但是無法使用,所以去經濟繁榮的南洋地區,可以說是一條最佳的謀生之路。
明朝中後期的政治腐敗
明朝中後期幾位皇帝包括明武宗、明世宗、明穆宗、明神宗這幾位,熹宗和崇禎時期,已經到各種矛盾的大爆發時期。宦官專權是明朝這一時期的最大頑疾,這也是導致明朝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劉瑾被稱為“立皇帝”,在朝內大量的扶植自己親信,同時還壟斷官吏升遷權力,當時劉瑾曾狂言:“天下公卿,皆出我門。”可見其權勢之囂張,穆宗在位僅五年,就算他很有治國之才,五年時間也不能讓國家興旺發達;武宗尤其喜歡四處巡遊,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額外的花銷,加重了百姓負擔。所以武宗正德年間,政治已經腐爛不堪,當時不少人都有“天崩地解”之感。
明朝不僅有宦官專權之禍,還有士林清流之疾,明朝中後期基本上就處於文官集團和皇帝爭奪權力的拉鋸戰中,由於明朝設有內閣,如果皇帝不夠強勢,就容易形成權力過大,從而架空皇帝,其他文官們為此也常常結黨結朋,相互傾軋排擠,這就造成了政局混亂,如明世宗長期迷信於道教,不問國事,使得朝政大權落於旁人之手。
著名權臣嚴嵩就是通過權術之爭出任首輔,他為官專擅媚上,竊權罔利,並大力排除異己,“貪婪成性私藏充溢,半屬軍餉”。更是“廣佈良田,遍於江西數郡”。正是在嚴嵩的專政時,使得邊防廢弛,明朝的北面受到了俺達汗進攻,而在東南沿海地區則又受到倭寇入侵。而明朝政府的邊將卻把“諸邊軍糧百萬,強半賄嵩,以致軍士飢疲,邊防大壞”。
明神宗時期更是發展到30年不上朝,雖然如此,但明朝的橫徵暴斂一點沒有變少。為搜刮財富,神宗設立稅監和礦監等職務,使“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行貨有稅矣,而算及舟車;除此之外,土地兼併程度和速度超越前代歷朝,皇帝帶頭佔田建皇莊,這是明朝土地兼併主要特點。明武宗即位之初,新建皇莊七處,繼而又擴充套件到了300餘處,據正德九年統計佔地達37595傾46畝”。
-
3 # F正在更新影視推薦
明朝大移民始於洪武三年(1370年),永樂十五年(1417年)結束。五十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又稱之為明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樹移民、洪洞大槐樹移民。
據說,剛開始的時候,政府廣貼告示,說不願移民者需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並規定時限,於是人們紛紛來到大槐樹下。有一天,晉北、晉南、晉東南三日之內在大槐樹周圍集中了十幾萬人。
-
4 # CBB工作室
我理解的是1370-1417年的大遷移。元末起義戰爭,人口損失嚴重。但是山西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戰亂影響不大,人口得以發展,據《明太祖實錄》記載: 1380年,全國總人口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卻達4103450人。山西差不多是全中國人口的十五分之一。於是,朝廷有了【移民屯墾】的政策。
根據史料記載,朱元璋洪武時期,大規模移民就多達10次。很快,移民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392年,遷徙到彰德、衛輝、廣平、大明、東昌、開封、懷慶七府的598戶移民,喜獲豐收,“計當年收谷粟麥三百餘萬石,棉花11830000餘斤,麥苗13180餘頃。”
後來受到【靖難之役】影響,燕王朱棣所屬河北地區人口損失嚴重,又進行了一次遷移,直到1417年結束。
-
5 # 老魏的小世界
元1402年,也就是燕王趕走建文帝進入南京的哪一年,燕王就是後來的明成祖永樂皇帝。永樂打勝進入南京,由於河北一帶連年戰爭,人民被殺傷擄掠,伕役差徭,折騰的百姓死的死,亡的亡,逃的逃,在河北這塊大平原上赤地千里,沒有人煙。永樂登基後開始辦兩件大事:第一件是建設北京城,備日後遷都;第二件是往北京附近這片無人耕種的土地上大量移民。派十萬人馬督押移民的事情,下令把山西的眾多百姓移到河北及其它人少的地區來。
因為山西地處太行山西邊,沒有什麼戰事,那裡的人民比較安居樂業,人口也有較大的發展,所以就從山西往這邊移民。
-
6 # 時光不遇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各地官吏紛紛上書,盡言各地荒涼景象,其中中原地區是“人力不至,久致荒蕪”。“積骸成丘,居民鮮少”,勞動力嚴重不足,土地大片荒蕪,財政收入劇減,直接威脅著明朝政權。
查《明史》可知,朱元璋定鼎之後,即下詔免除山東田賦,為了恢復經濟,又制定了一系列發展生產的措施:一是獎勵墾荒,二是移民墾荒,三是實行屯田,四是興修水利,其中移民墾荒是重要舉措之一。朱元璋採納了鄭州知州蘇琦,戶部郎中劉九皋和國子監宋納等人的奏議,制定了移民屯田的戰略決策。
於是,從洪武初年到永樂十五年前後,歷時四十餘載,明朝政府結合當時的民屯,軍屯,商屯,向人少地多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微、江蘇、湖北等省以及當時的邊疆地區遷移。
《明史》記載:洪武三年,僅這一年移民就達五萬多戶,移民最多為平陽府,大量移民領取“憑照川資”後,向全國各地移民。當時規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遷移,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不僅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移民史也是罕見的,這對於當時的明王朝以及後來的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據《明實錄》記載,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達到百萬人之上。
-
7 # 竹夭雨
明朝大移民又稱明初大移民、明初洪洞大移民、洪武大移民、大槐樹移民、洪洞大槐樹移民。始於洪武三年(1370年),永樂十五年(1417年)結束。五十年間組織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其中涉及到了18個省的490多個縣市的882個姓氏。
由於歷經20餘年戰亂,朱元璋剛統一的江山已是遍地瘡痍,佈滿了戰爭的創傷,山東、河南、河北一帶多是無人之地。 為了恢復農業生產、發展經濟,為了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洪武年間,朱元璋採取了移民屯田政策,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遷移。
明代人口的大遷徙有著重要的意義。促進了人口的增加。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移民主要是墾荒屯田,這對於促進農業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還有促進了民俗的重組,人是民俗事象的"綜合載體",一個人或是少數幾個人進入一個新的民俗圈,往往被當地的民俗所同化,這便是所謂的"入鄉隨俗"。
回覆列表
明朝的移民一直貫穿明朝一代,最後的大規模移民是主要集中在嘉靖,萬曆,崇禎三朝的貴州大移民,貴州大移民具有其獨特性,但也帶有明朝初年洪武和永樂大移民的延續性。
除了明初山西洪洞大槐樹移民外,明朝還採取“調北征南”和“調北鎮南”的大規模軍屯制度,在貴州進行進行了大規模的“軍屯”。
明洪武十五年,即公元1382年,在平定了雲貴高原的叛亂後,為了避免這裡再次成為中央的權力真空地帶而重蹈歷史覆轍,朱元璋決定把足夠強大的軍隊留下,屯兵駐守,威懾四方。來自江南、中原的精銳部隊沿著橫貫雲貴高原的咽喉要道次第佈防,建立衛所,按照明軍的編制駐紮下來,這一軍事行動被稱作“調北征南”。
二十萬明軍按三比七的比例,三成軍隊駐紮城市,七成軍隊在農村屯耕,有十多萬人加入墾荒的行列。為了穩定軍心、保障固定名額的滿員,使軍士“有親屬相依之勢,有生理相安之心”,不至於逃散、脫籍,大明王朝規定“正軍”、“軍餘”必須攜帶妻室兒女,無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他們一邊開荒種地,自足軍糧;一邊操練軍事,以防戰亂。從貴州腹地的安順向西到曲靖,過昆明、楚雄直至景東,每六十里到一百里,明軍建立一個屯軍寨子,開墾周圍的土地。
明洪武年間進入貴州的移民在160萬人以上,永樂年間在35萬人以上。據《安平縣(今平壩縣)志》記載:明洪武年間,設“平壩衛”,因“地廣人稀”,由湖廣的長沙等地,實行“三丁抽一”的辦法,發配到平壩衛。偏僻遙遠的貴州就這樣迎來了她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有組織的集團移民。在“軍屯”的基礎上,也強迫大批內地破產的流民和平民遷往貴州,被稱為“民屯”。遷入的平民,按照給予的土地,劃分區域管理,成為“民屯”,也被稱作“調北填南”,使得貴州漢族人口首次超過當地少數民族人口。
今安順、平壩、長順、鎮寧一帶,尚居住著20多萬明代屯軍的後裔“屯堡人”;因其“散處屯堡各鄉,家口隨之至黔”,所住地方多以屯堡如湯官屯、吳家堡之類命名,故又稱“屯軍堡子”。
除了軍屯和民屯的移民人員外,還有大量的“謫遷流放”和自願遷移之人。謫遷,主要限於仕宦;流放,又稱充軍,則包括了所有不同階層之人。明代的充軍分“終身”、“永遠”兩種。終身者,充軍之人單獨至戍所,身死而止;永遠者,“罰及子孫”,舉家遷徙,世代不得返回故里。民間自願遷入的人多是逃荒、流亡、經商之類。如思南府,永樂以來,“土著之民無幾而四方流寓者多”,流寓者中又以四川、陝西、江西人為眾。
到了嘉靖朝時,衛所官兵人數大規模降低,有“貴州軍民鮮少,多系江西、川、湖流民僑居”的說法。御史思南人田秋曾上疏朝廷,請於當地專置官員管理流民,“設道員以鎮撫之”。大量移民中還有部分工匠,多是隨軍而來,至黔後或在軍中或在官府服役,另外無田無地的流民就更多了。萬曆朝,因萬曆三大徵之一的播州之戰後,在黔北遵義設威遠衛,崇禎朝時設敷勇衛,鎮西衛(官兵16800名),嘉靖,萬曆,崇禎三朝先後進入貴州的衛所官兵等達到了二十萬人。
現在貴州深山裡還保留著大量的“屯軍堡子”,筆者也到過幾處,與九十多歲的老人聊天,普通話交流毫無障礙,這些老人都是當年明軍鎮守貴州“軍屯”官兵的後代,與當地苗族,布依族同胞雜居生活,因為相對封閉,文化和語言風俗還傳承著獨特的歷史風俗,令人尊敬和震撼。(獨特的原因是因為這種明代的風俗在其他地區已經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