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都勻貓頭鷹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農村相當落後,尤其是缺醫少藥的邊遠山區農村,只要有人生病了,就用竹杆綁著木椅子,把病人扶在椅子上坐著,四五個壯漢一閃一閃的抬去醫院。

    那時的農村,不象現在,村村寨寨都通水泥硬化路,摩托車、機三、小車等交通工具機乎家家有,一有病人,往車子裡一送,數十分鐘到到達醫院,方便的很。

    那時,沒有公路馬路,更談不上機三小車一類,人們出行趕集或走親訪友,靠的是雙腳在崎嶇陡峭的毛毛小路行走,時間長了,一年不知磨破多少雙解放鞋。

    生活條件再艱苦,環境再惡劣,習慣了慢慢堅持就適應了。在那個年代,最怕的是有人生病,遇上病情嚴重的老人,就更加費力了!

    邊遠山區的農村,距離鄉鎮醫院太遠,如遇上突發疾病不能行走的人,只能用竹杆綁著木椅子讓病人座在椅子上用人扶著,三幾個壯漢換著抬往醫院。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那是一個夏天,那時我們農村學生都是走讀,在放學路上,遠遠看見一群人往鎮方向走。我們走進一看,發現是鄰寨七十多歲的張奶奶生病了,她一家人及寨上的壯漢用竹杆綁木椅把她抬往鎮上衛生院。時隔七天的一箇中午放學路上,我們一群夥伴邊玩耍邊往家的方向走,正當我們磨磨蹭蹭的時候,在一個轉彎處,突然聽到大聲吆喝;""小屁眼,別擋路,趕快走開!""我們返臉一看,頓時大驚失色。原來是張奶奶病情嚴重醫治無效病故了,她的家人把她抬回家安葬!

    那時的農村有很多忌諱,如果碰上竹杆綁木椅拾病人的這種情況,必須要繞道迴避,不能正面撞上,如果在某個視線不清或轉彎地帶,也要注意前方是否有抬人過來,如巧遇碰上,馬上往高處逃而不能往低處走。

    對於這種事情,那時我們接近懂事,問父母為啥要回避。母親說,這種事是最不吉利的,如遇上醫不好的死人,人的魂魄就會附在活人的身上,染上疾病,凶多吉少!當然,這種說法很迷信,我們半信半疑,不過,我們如遇這種現象,還是遠遠的躲著,小心為妙。

    如今這些事過去了幾十年,如有病人也是小車接送,沒有那個年代的費力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玉米麵如何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