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uspf29831

      1、寒冷之季,淋雨等原因使腹部受涼,寒邪入裡,損傷脾胃可致本病;暑熱之季,外感暑溼不解入裡,可致本病。  2、飼餵無節制,如喂生冷油膩之物過多,或喂腐爛腐敗食物,致使消化不良,傷及脾胃 可致本病。  主要症狀:  體溫一般不升高,精神沉鬱,吃食減少或不食,開始時便秘,隨後腹瀉,糞便中有未消化食物、黏膜、血液,氣味難聞。有嘔吐或作嘔吐狀,嘔吐物為白色或淡黃色。舌苔晚初潮紅,然後漸變白,增厚。偏於外感寒邪者,有畏寒肢冷、喜鑽被窩的症狀。  治療:  中藥治療:以健脾和胃降逆止腹瀉為主,其處方:陳皮6g、雲苓6g、砂仁6g、木香6g、黃連6g、半夏4g、山楂6g,加水60mL,煎至30mL左右,每次灌服6mL,1次/4h。用藥時,若症狀偏外感寒邪者,方中加生薑6g;外感寒溼者,方中加藿香6g;嘔吐嚴重時,方中加竹茹4g;腹瀉嚴重者,方中加車前子4g。  西藥:用氨苄15萬u、黃連素2mL,一次肌注,2次/d。  小貼士  在治療中要注意貓胃腸炎和貓瘟熱的鑑別診斷,二病均有嘔吐、腹瀉症狀,但貓胃腸炎無體溫變化,貓瘟熱一般體溫升高到40℃以上。  治療中若貓出現嚴重脫水,要及時靜脈或腹腔注射鹽水,以補充水分,調節體內水、電解質平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迴轉支承在使用過程中應該怎樣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