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裘承信微讀道德經

    這個問題是一個好問題。如果人生連我是誰都不知道,那也是一件很悲催的事。俗話說,倉頡造字,洩露天機。我們就從文字裡開始找“我”吧。

    “我”,從文字的角度理解。左上方一個斜的“一”,右邊上一個“找”字,找到“一”,把“一”象一個草帽一樣斜戴在“找”的頭上,“找”到“一”合在一起就是“我”。由此可見,有“一”就有“我”,沒有“一”要繼續“找”,直到“找”到“一”才有“我”。

    什麼是一呢?

    《道德經》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夷,公平。希同稀,這裡比喻善良公正的聲音很小。微,微弱,這裡指公義很微弱。致詰,分開。

    大概的意思是,真理的公平是看不見的,善良的公正是聽不到的,公義的美是抓不住的,真善美三位一體三不可以分開,公平、公正、公義也是不可以分開,一旦分開就什麼都不存在了。

    比如,一棵樹的樹根、樹幹、樹葉是不可以分開的,高樓大廈的地基,框架,裝修也是不可以分開的,用哲學的語言表達就是本質、規律、現象三位一體是不可以分開的,合在一起就是一,分開來就是零。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一呢?如下圖:

    非常道:美:公義:微:現象:變化可道::善:公正:希:規律:相對道:::真:公平:夷:本質:絕對

    從道里面出來的屬性是虛的,是我們看不見的,從非常道里面出來的屬性是變化的也是我們抓不住的,只有從可道里面出來的屬性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規律。

    舉一個例子,一個法官審判一個犯人,如果法官公正,那麼,犯人就心服口服,公義的權柄與榮耀就彰顯出來,這個事情就是完整、完全、完美的一。反之,如果法官選擇不公正,那麼,犯人就心生怨氣,事情就不完整,公義就不能彰顯。

    太陽如果選擇不公正,萬物都不能生長,水如果選擇不公正,那麼,就沒有萬物的滋養,地如果選擇不公正,萬物就沒有營養。所以,公正是宇宙中的所有事物產生價值的唯一的道路。

    天地萬物只有客觀的公平,沒有主觀的選擇,所以萬物都是很公正,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唯獨人心沒有公正,所以 ,在人心中很難做到公正的選擇,公義的美在人的身上就顯得微弱。

    現在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找到一就是我,而一的關鍵是公正,人心只要善良有公正,在待人,處事、接物上有一顆公正的心,在某一件事上彰顯出公義的價值,那麼,價值瞬間永恆,在永恆裡的價值就是我的生命。

    所以,我是不存在的,我要自己努力地找,找到公正,自強不息,在事中創造價值,在價值中成就完全,完整,完美的一,“我”便在生命的美中永恆。

  • 2 # jabx我是北方那片雪

    大家知道這是一首順治帝因感情受挫心灰意冷後寫的偈語,到底是不是他寫的也不得而知,他到底出沒出家也沒有確切的答案。不管是誰寫的,這首偈子也透露出了世事無常輪迴苦楚。在佛的輪迴觀裡生命不只是一次的出現,而是像自然界水的迴圈一樣周而復始的在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牲、地獄裡面轉圈圈,根據生前身、口、意所造就的業力和哪一道符合就進哪一道,簡稱“六道輪迴。”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對號入座,”業力是什麼可能有的人不懂,佛認為我們起心動念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看不見的能量場也稱善惡種子,它會落在人的第八識“阿賴耶識”裡面,阿賴耶也叫集藏,就是說它的特點就是收集整理儲存善惡種子。相當於電腦裡的U盤,表面看不出什麼可是一旦放進電腦海量的資訊就會呈現在你的眼前。善惡種子又稱為因,因一旦遇到能激發它成熟的條件就會變成果報。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也這樣想過“人生就這一次嗎?如果不是那以前的我會是誰呢?如果我死了又會成為誰呢?”如果你有宿命通就會知道答案。知道那個曾經的你是誰,未來的你又是誰。因果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現在的你來自過去,現在的你在創造未來。三個時間段都是你以不同的身份出現,雖改形易道但是你的本體沒變。生了死,死了生這就是生命的苦旅。一切眾生其實都有煩惱,這個和生在哪一道有錢沒錢沒關係,人的幼年和垂暮之年一樣是人生的至暗時刻,什麼都無法自主需要照顧。成年後才是最光輝的時刻,只有這個時候才是我們能真正左右自己今生來世的關鍵時期。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成佛成魔我自己說了算。”可是人生就是這樣造物弄人,有一種苦叫做“所求不得,”明明我想得到可努力一番後還是一場空,還有一種苦叫做“愛別離,”和最愛難以割捨可最終還是分道揚鑣。順治皇帝就是被這兩種苦逼迫著看透了人生毅然出家,一首偈語卻說透了我們所有人心中的困惑,未來的我會是誰呢?

  • 3 # La低調點1

    唯物主義者的回答

    如果把人腦比作計算機的話,那人的意識就是計算機裡的電流,一旦開機,電流就活過來了。電流本身沒有資訊,資訊指的是硬碟和記憶體中的物理狀態,人的意識也不承載資訊,如果把大腦存放記憶的部分去掉,即使意識還在你依然會失去記憶這是“意識”失去了大腦的塑型的結果。

    而心靈、心緒、心情這幾個詞從字面上看,它們帶有“心”字,因為它都與心臟有關聯,心臟可以比作計算機的電源,遇到危機時刻,大腦會命令心臟加速運轉,提高能源密度,使身體的各個器官處於興奮狀態(能量充足),以應對隨時可能發生的危險,而此時心跳加速,緊張情緒蔓延開來,心靈、心緒、心情正是心臟所處的不同狀態,心臟會把這些狀態反饋給大腦,從而對大腦的造成強烈的衝擊,形成了不同的情緒感受。

    另外思維是流動的,它是對意識運轉的稱呼。

    人的意識原本像一潭水一樣平靜,之所以會“活起來”,是因為大腦這個“容器”在運動,而大腦的運動並不完全是自發性的,它與身體的其他器官也無時不刻地在進行互動,身體的一些狀況都會影響到大腦的的狀態。比如心臟,如果把一個人的心換成別人的話,我想他的性情將會和那顆心臟心臟原來的主人特別相似,因為兩顆心臟的構造雖然相似,但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還有,,意識離開人體後還能存在嗎?或許這個關係到“意識”這種物質的屬性,如果它越“濃稠”那麼它就活的越久,反之很快就散了,這和外界的環境也有關係,就看此時的“靈風”風壓有幾級了,,

    以上為真實的可能性有多高?沒死過的人都不會知道,當然死了的人也不一定知道,畢竟誰又能保證自己死後看到的就是世界的真相而不是幻覺或表象呢?

    當然了,生命如此神祕,誰又說的準它是什麼呢?

    孤獨的世界:

    物質的碰撞,宇宙的運轉都有其規律,一切事物早已註定。時間是一條軸線,軸線上的所有事件早已發生。或許世上只有一個靈魂,每一次死亡都代表一次新生,它不斷地穿越,穿越到另一個人出生的時間地點,去扮演另一個人的一生。地球人雖多,但每一個都是我。我很孤獨,世上只有一個我。

  • 4 # 段食行者當智

    未曾生我誰是我?不知道生我之前的狀態,其實空就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既然從空而有,我就是不空。長大成人方是我,擁有了我執我見,形成小我。閤眼朦朧又是誰?既然迴歸到空性,誰都沒有辦法分你我,那就是一,換句話說沒有誰不是誰,您就是我,我就是你。正所謂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佛家稱之為不二法門!

  • 5 # 老人61461546

    人不知生從那裡來,死到哪裡去,不認識真我。肉身只是汽車,司機另有其人。汔車壞了,司機走人,另還新的。人的本元、本體不生不死。人死只是轉化、變化。即死即生,舊的死,新的生,生死是一回事。

  • 6 # 老李1431094

    七律。 嘆人生

    人生不過幾十年,

    以前無有以後完。

    少小無知老邁昏,

    身強體壯有幾天。

    為權爭得天地動。

    求財弄的江海翻。

    待到人去樓空後,

    回頭一看為那般。

  • 7 # 星隕天際

    我們只有在開始與結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誰 過程是周圍環境和身邊人創造出來的虛我,我們本屬於陰陽平衡的混沌,生命第一成因是極陰第二極陽 ,個人看法

  • 8 # 不可說142815658

    空生萬有,不離空性。萬物生於空性,滅於空性。空性作為天地之根,萬物的載體,全程參與萬物的生滅過程,而空性沒有生滅,了無一物可得。萬物從空生,有形有相了,本質上還是空。麵粉做成了饅頭花捲,麵條水餃,形式上變了,麵粉的本質沒有變。未生我時,空性是我,生我之時,我是空性,長大成人,我在空性,閤眼朦朧,迴歸空性,人生不過是空幻一場。

  • 9 # 萌萌兒郎

    每個人不會無緣無故的存在這個世界上。萬物都有存在的理由。 人更是一樣。頹廢的、勤奮的、勇敢的、奸詐的………… 關鍵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如果你覺得自己就應該是這樣,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那就是你感覺的存在的理由,那又如何呢? 我感覺自己早死晚死不如賴活著,這又未嘗不可呢!有錢難買我樂意……………… 我認為一個人活著的意義就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我要是醜小鴨那我就是醜小鴨,我要是白天鵝那我就是白天鵝。但我不知道醜小鴨會不會變成白天鵝。不管以後我是死了還是活的好好的,這將都是我存在的理由。人生就是寫好的劇本,只是我們不知道後面罷了!

  • 10 # 閱讀散記

    要讓你失望了,我無從下手感悟這幾句玄而又玄、妙而又妙的偈語!

    對我而言,隨心隨性自在自由最重要,其它深奧的理論有待各位指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爾街把美國玩殘後,他們會轉移到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