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愛寫文章的大叔

    根據中國人口的很多具體問題,應該放開生育,根據國家現實狀況,就像開車一樣,該踩剎車就得踩剎車,該放開油門就得放開油門,以觀其變而巨集觀管控,靈活機動地掌握水誰,按國家人生計委的要求,放開了二胎政策後,還遠遠達不到預計指標,真懸失望憂民。

    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人口的需增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得要靈活採納有效措施,既要控制性別失衡,又要達到預料的理想標準,更要作早解決後來的單身光棍的問題,這將是一個國家人口發展應選的最佳策略。

    再說我們國家男女性別生態已是嚴重失衡,特別是急需的原來應該多生女性。這是根據中國多數人們重男輕女的傳統的偏立風俗習慣而為,只准生一個,當然是選擇男丁的多半才選成了失衡。從現在起,建議國家應該實行一個反風俗的政策,實行每個家庭都得已生有一個男丁在二胎之類為基準,多了就不允許再生了,如果一二胎都是女丁,就應該允許生到有了一男丁為止再不許生了。

    而且對生有女丁者,除了男丁而外,凡是女丁的,不論是幾胎的,統統實行一種獎勵制度,基本達到減輕生育家庭養育女丁一般標誰的一半負擔。這樣就打消怕生下養不起的顧慮心理,這樣就不必花費管控的資金費用了,也不去強求不原生育的育齡青年了,使他們得到原子原生的權利自由,又可加深國家社會的和諧度。

    如果再不採取方式破解,要不到幾年時間,中國人口將要少於印度的人口,要與印度的增長背道而馳,他圈在增長中國在縮減,而且還要逐步擴大數字上的差距,到時再補救為時已晚啦!

  • 2 # 依一一依214921735

    我贊成全面放開生育。原因嗎,國家放開了生育,也不見得人家就喜歡生,不願意生,人口減少,養老、人囗紅利、國防都成問題。只要人家願生就養得起,和社會福利沒啥關係。以前收取超生撫育費,不知什麼意思?如臺灣,一個島嶼,2300萬人口,香港,彈丸之地人口600多萬,人口密度亞洲之冠,人家不但沒控制生育,反而鼓勵、獎勵生育。

  • 3 # 閒雲野鶴23754147

    不贊同!計劃生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搞了這麼多年的計劃生育,人口控制已初見成效。“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人們好不容易改變了生育觀念,不再有“多子多福”的舊觀念,不再為失去勞動能力以後的生計而發愁,這是何等的進步!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已深入人心!不再有強烈的生育願望。想想看,要不是搞計劃生育,依現在的房價,假如多生上個兒子,先不說上學要花多少錢,單是為結婚,一套房最少也得一百萬,給他買上輛車,怎麼也得二十萬吧?還要結婚的錢呢!父母就是都上班,一個月掙不到一萬塊錢(當官當老闆的除外),不吃不喝我們也存不了這麼多錢呀!

    慶幸國家當時搞計劃生育,一個兒子還湊合,兩個兒子那就是個愁呀!

    這麼多年浪費了多少人力物力,來保持人口的平衡,使人口總和控制在合理的區間,這不簡單呀!

    以前養個女兒人家瞧不起,現在沒有這事了!養個女兒成了香餑餑。女兒顧家,對父母噓寒問暖的,不愧為小棉襖。女婿更不用說,對岳父岳母畢恭畢敬的,真的讓人羨慕!

    隨著觀念的改變,現在的人都想得開了。活在當下!管那麼多事幹嘛!人生就是過客,揮揮手不留一片雲彩。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子女身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不再象當年窮苦的自己,也是每個為人父母執著的追求。

    人口不要太多,這是我們的初衷,不要改變它。要不這麼多年的努力將是功虧一簣,豈不可惜!

  • 4 # 優質裝修扛把子

    不贊同放開生育!首先,中中國人口基數太大。中國這片土地如果要達到中或上等發達國家水平,最合適多少人口這是個前提!否則中國很難躋身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就是躋身進去很難維持,人民太累!個人認為,為完成這個目標,應該加大的是機械化和科技化,而不是一味增加人口擴大產值。十億以內個人認為完全合適。

    其次,目前的人口結構等等問題其實是經濟問題造成的,不是生育觀和計劃生育造成的!即使全面放開只能解決一時半會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解決本質上的經濟問題,就是中國人經濟壓力太大,不敢生,養不起,育不起。房子、上學、醫療、養老等這些經濟問題是本質。

    三,放開生育後的負面問題會更大。漢民壓力山大的優育少生而個別少數民族特別是結婚早,特能生,自閉強,矇頭帶紗的這些族群會一堆一堆的生,養的問題會推卸給國家,長期會造成更多地方漢民人口基數動搖,封閉仇外的圈子會更大的能量,對國家安全造成危險,這在歷史上都有。

    總之,提高優育和教育,提高機械化和自動化科技,適當減少國民壓力和適當增加福利,人口基數不能太高才能讓中國全面走向世界富國。

  • 5 # 客都阿志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顯示,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中國人民解放 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出生率自2018年創出歷史新低之後,2019年再度觸底。

    從以上看中國的總人口14億,看起來人口是很多的,但是人口的出生率創了歷史最低了。所以全面放開計劃生育,我覺得是可行的,不然的話十年二十年後,中國的總人口數會直線下降。而且全面放開計劃生育,中國的總人口數也不會呈現爆發性增長,因為中國現行實施的是全面二胎政策,所以全面放開計劃生育後,只有少數人會生育三胎及三胎以上,對中國的總人口數量不會影響太大。

    從我個人而言,我有兩個孩子,我還想再生一個,我希望早日放開全面計劃生育,我就不用繳納罰款了。

  • 6 # 曠谷幽狼

    中中國人口基數夠大的了,好不容易在計劃生育的政策下,經過四十多年的嚴格執行,才形成今天這個局面,如果沒有計劃生育的嚴格實施,今天的中國真不敢想象。現在的當務之急不是放不放開計劃生育

    ,而是要形成和大力發展養老產業,使中中國人的養老不但成為不了中國發展的負擔,並且使之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大健康,大醫療的源泉。

    從中國的人口結構看,現在是發展大健康,大醫療最有利的時機,用二十年的時間,讓這些產業形成規模,成熟,併成為世界最優質的養老基地,在國家和全體民眾共同參與下完全可以成為可能,而不是天天探討計劃生育是不是放開,當中國老齡化達到高峰時,我們的產業已經完全成型,這才是我們中國要達到的目的。

    從二零二零年開始,中國逐漸進入深度老齡化階段,高峰應該在二零四零年左右,據有關統計解放後出生高峰在1963年,當年出生人口2900多萬,是中國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直到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實施,以八零年為準。這十七年可以說是中中國人口生育的高峰期,也是進入老齡化的主力,養老產業應該以省級為單位組建產業集團,以政府參股,民間入股為基礎,在政策上傾斜,法律立項,公開透明,民眾監督,形成一個良性迴圈的高效產業,同時形成巨大的產業規模,老年人數以億計,如果按一比十算能安排數千萬人就業,當我們中中國人不在為養老發愁的時候,計劃生育就不再是一個話題了,

  • 7 # Gordon張

    我的角度有點歪,但也想說一下

    我是很希望全面放開生育的

    現在的出生人口每年遞減真的很危險,按這個情況下去從10個勞動力養1個老人,變成2個勞動力養1個老人,然後1個勞動力養4個老人就太可怕了

    我相信任何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就是人口結構穩定,這樣社會才會有序健康的迴圈,為什麼說這個?

    因為我覺得很多“專家”認為社會經濟環境、幸福指數、生存成本都很良好,生育下降只是因為80後適婚人數變少,90後更少,而且沒有放開生育才會生的少。

    以“其實我們有一張全面生育的王牌還沒打”的心情看現在的生育,可能決策者都覺得“沒什麼問題,社會很穩定,大不了放開生育就好了”。所以大家會發現我們一直說結婚成本高、教育成本高、生育成本高、生存壓力大的問題並沒有什麼改變。最近好像也只有“增加產假”的草案,拜託~我們缺的是產假?

    早點全面放開生育,早點把最後的手牌打完,早點看清楚這並沒用,就可以早點痛定思痛,把真正的問題看清楚。否則等到人口極度老齡化且負增長的時候才發現問題所在,就什麼都來不及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儘早全面放開生育,看看到底有沒有用吧。

  • 8 # 爺悽美

    我建議給生育補貼,因為一旦人口開始下降就會出現人口快速下滑,到那個時候房價就會下跌,房價一旦下跌我們的生活水平就會迅速下降,因為房價下跌物價也會跌,物價房價全部下跌我們的收入自然會受影響,人口下降原有的工作崗位出現空缺,此時工資待遇提不上去,但工資期待越來越高,會出現嚴重的經濟問題。製造業大國地位沒辦法保證,我們的房產固定資產貶值,收入下滑,假設原本我有3套房價值1000萬,我賣掉兩套手裡有500萬夠我出國隨便旅遊隨便花,可人口下降房子沒人要,3套房加起來賣不夠500萬時,我賣掉兩套,因為經濟不穩定人民幣匯率也降低,我拿錢出去原本拿13萬兌換2萬美金,如果匯率成10/1,那隻能換1萬3美金了,哦不對應該說根本沒人買我的房,我生活壓力增大,房產又沒法變現,這時別說出去旅遊,我想死的心都有。這就是為什麼人口不能降,房價更不能降。傻子們生孩子吧,越生日子越好過,因為掙錢的人多了日子自然好過。別盼著人口降低了,如果人口減少3億,你家就很可能在那3億裡,傳承,傳承很重要。多生孩子香火旺,世世代代傳天下!

  • 9 # xiyu_ss

    不贊同放開。第一,放開以後80後可能也不會生三胎,70後為了生兒子估計還是會生的,這樣以後70後的三胎兒子肯定是要找90後的女兒結婚的,然而,現在的佛系90後根本就不想生,還有,你覺得以後90後會讓自己的女兒嫁給70後的兒子嗎?25年後,70後已經70來歲了,也不能帶孫子,可能還身患重病需要人照顧,以後必定會造成很多社會倫理問題。加上今年的出生人數已經比去年下降了至少10%,如果一直下降,那麼前幾年生的男孩,以後找物件肯定是很困難的,畢竟結婚男方比女方年齡是要大一些的。第二,1980年到2017年,出生男性數量比女性數量多出了4000多萬,現在大城市裡有很多剩女,而未婚男性大多集中在農村,若是放開生育,女性肯定更不願意結婚了,更不會想嫁到生育觀念落後的農村,不生出個兒子肯定是逃不掉生三次的命運了。以後隨著女性教育文化程度的提高,和90後人數驟減(90後比80後人數少了7000萬左右),以及70後生二胎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大兒子大女兒的婚姻,以後的結婚率和生育率肯定是要下降很多的。第三,以後失業率肯定會上升,人太多也無用。

  • 10 # 沈啟群337

    中國剛走到工業化中期,但已經發生“末富先老”,即老齡社會己提前到來,若加上如今大中城市年青人很大一部分(至少三分之一)不願多生孩,更加劇了人口結構的嚴峻性。從這個角度觀察,中國放開生育是必然趨勢,再延遲或猶豫可能情況更會險峻。

    上世紀七十年代推出的計劃生育政策,除人口增長過快以及工業化發展緩慢等原因之外,還有兩大原因,即中國的糧食和能源問題,經過四十多年的經濟技術發展,目前這兩大困因都基本解決了,糧食的口糧己基本自給,若在技術上能解決灘塗、沙地的種糧,那中國解決新增人口的口糧不應成為大問題;能源這塊,主要是解決綠色可再生能源,目前,中國自主研發的太陽能、風能技術已經過關,綠色能源比重在逐年提高,若加上第三代更安全的核能,應該說電能這塊可以實現可持續性。

    當下的大中城市,由於生活成本過高以及社會福利保障這塊處在較低水平,使年青人害怕多生孩子,鑑於此,國家不僅要考慮適時放開生育,還要推出一些鼓勵生育的政策,讓出生後的祖國新生代有質量地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伊朗會不會走向敘利亞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