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修為宋廬陵人,字永叔,晚號六一居士。舉進士甲科。慶曆初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時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相繼罷去,修上書極諫。出知滁州,徙揚州潁州,還為翰林學士。
嘉祐間,拜參知政事,與韓琦同心輔政。熙寧初,與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師致仕。卒年六十六。修博通經史,其古文力變當時舊格,與唐韓愈並稱。詩亦佳,詞則視為小技,未嘗別闢門庭。然婉約風流,接踵溫李,不失詞之本色。為南派之大宗。有新唐書五代史詩文詞筆記若干種。
四歲喪父,隨叔父在現湖北隨州長大,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以荻畫地,教以識字。歐陽修自幼酷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
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准。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歐陽修卒於家,諡文忠。
歐陽修為宋廬陵人,字永叔,晚號六一居士。舉進士甲科。慶曆初召知諫院,改右正言,知制誥。時杜衍韓琦范仲淹富弼相繼罷去,修上書極諫。出知滁州,徙揚州潁州,還為翰林學士。
嘉祐間,拜參知政事,與韓琦同心輔政。熙寧初,與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師致仕。卒年六十六。修博通經史,其古文力變當時舊格,與唐韓愈並稱。詩亦佳,詞則視為小技,未嘗別闢門庭。然婉約風流,接踵溫李,不失詞之本色。為南派之大宗。有新唐書五代史詩文詞筆記若干種。
四歲喪父,隨叔父在現湖北隨州長大,幼年家貧無資,母親鄭氏以荻畫地,教以識字。歐陽修自幼酷愛讀書,常從城南李家借書抄讀,他天資聰穎,又刻苦勤奮,往往書不待抄完,已能成誦;少年習作詩賦文章,文筆老練,有如成人。
十歲時,歐陽修從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愛其文,手不釋卷,這為日後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播下了種子。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上表請求外任,不準。此後兩三年間,因被蔣之奇等誣謗,多次辭職,都未允准。五年閏七月二十三日,歐陽修卒於家,諡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