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義縣城內的奉國寺,它的大殿內之所以塑有七尊大佛,是緣於佛教“七佛之說”。公元1世紀左右形成的佛教大乘派別,宣稱佛教歷史源遠流長,在無限遙遠的過去便有七佛存在。這便是“七佛之說”。七佛是毗婆尸佛(意譯為“勝觀佛”)、屍棄佛(意譯為“頂髻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意譯為“金寂佛”)、迦葉佛(意譯為“飲光佛”),加上釋迦牟尼佛,通稱“過去七佛”。
佛教以“劫”來劃分遠古時期。劫,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然後重新開始。這樣一個週期叫做一劫。劫又分為“大劫”、“中劫”、“小劫”。一小劫為840萬年。一中劫為1680萬年。大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時期,通稱“四劫”。
一大劫包括80中劫,為13億4百萬年。佛教中宣傳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則是要若干劫的時間的。而地球生成僅45億年。由此可見“七佛之說”是要把佛教的歷史追溯到幾乎是地球尚未生成之時。佛教寺院表現七佛,有幾 種方式:有的在大殿中供7尊佛 像,如奉國寺;有的在大雄寶 殿釋迦牟尼佛背光上刻雕7尊小 佛像,如杭州靈隱寺;有的則在寺院內外造7座佛塔,如寧波天童寺。
遼寧義縣城內的奉國寺,它的大殿內之所以塑有七尊大佛,是緣於佛教“七佛之說”。公元1世紀左右形成的佛教大乘派別,宣稱佛教歷史源遠流長,在無限遙遠的過去便有七佛存在。這便是“七佛之說”。七佛是毗婆尸佛(意譯為“勝觀佛”)、屍棄佛(意譯為“頂髻佛”)、毗舍婆佛、拘樓孫佛、拘那含佛(意譯為“金寂佛”)、迦葉佛(意譯為“飲光佛”),加上釋迦牟尼佛,通稱“過去七佛”。
佛教以“劫”來劃分遠古時期。劫,古印度傳說世界經歷若干萬年毀滅一次,然後重新開始。這樣一個週期叫做一劫。劫又分為“大劫”、“中劫”、“小劫”。一小劫為840萬年。一中劫為1680萬年。大劫包括“成”、“住”、“壞”、“空”四個時期,通稱“四劫”。
一大劫包括80中劫,為13億4百萬年。佛教中宣傳的“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則是要若干劫的時間的。而地球生成僅45億年。由此可見“七佛之說”是要把佛教的歷史追溯到幾乎是地球尚未生成之時。佛教寺院表現七佛,有幾 種方式:有的在大殿中供7尊佛 像,如奉國寺;有的在大雄寶 殿釋迦牟尼佛背光上刻雕7尊小 佛像,如杭州靈隱寺;有的則在寺院內外造7座佛塔,如寧波天童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