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而自己卻看不到用古詩形容?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或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此詩句出自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
釋義是:從正面看廬山是蜿蜒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險峻的山峰;遠近高低看過去,廬山的景色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 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
別人能看到自己的缺點,而自己卻看不到用古詩形容?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或者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原文如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此詩句出自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
釋義是:從正面看廬山是蜿蜒的山嶺,從側面看是險峻的山峰;遠近高低看過去,廬山的景色千姿百態,各不相同;看不清廬山的本來面目, 只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看來看去,只能看到廬山的一部分。
這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鬱鬱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後兩句寫出了作者深思後的感悟: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全詩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藉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故而親切自然,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