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經歷過高考,在高考做成語題的時候,有一種常見錯誤型別,叫做望文生義。將大司農誤以為農業部長,就是典型的望文生義。
大司農與現在農業部長並不相同。
大司農這個官職最早出現在漢景帝年間,他老人家將原先的治粟內史該稱為“大農令”,執掌天下錢糧財谷,其實乃是國家財政長官。
換言之,大農令相當於如今財政部長。
大農令的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等等,每一個都是與錢財田產有關。唯有籍田一項與農業有些關聯。
所謂籍田,即將全國田產登記造冊,某地,某人擁有多少田產,到時候要繳納稅賦多少,歸根究底還是與財稅有關。
到了隋唐,大司農的職權大大縮小,其有關財稅權力幾乎都被三省六部中的戶部奪走,剩下的只有倉儲權力。
宋元時期大司農的職權進一步縮小,到明朝被徹底廢黜。
不過,在明清官場上,人們還是習慣性用“大司農”作為戶部長官的尊稱。
大家都經歷過高考,在高考做成語題的時候,有一種常見錯誤型別,叫做望文生義。將大司農誤以為農業部長,就是典型的望文生義。
大司農與現在農業部長並不相同。
大司農這個官職最早出現在漢景帝年間,他老人家將原先的治粟內史該稱為“大農令”,執掌天下錢糧財谷,其實乃是國家財政長官。
換言之,大農令相當於如今財政部長。
大農令的屬官有太倉、均輸、平準、都內、籍田等等,每一個都是與錢財田產有關。唯有籍田一項與農業有些關聯。
所謂籍田,即將全國田產登記造冊,某地,某人擁有多少田產,到時候要繳納稅賦多少,歸根究底還是與財稅有關。
到了隋唐,大司農的職權大大縮小,其有關財稅權力幾乎都被三省六部中的戶部奪走,剩下的只有倉儲權力。
宋元時期大司農的職權進一步縮小,到明朝被徹底廢黜。
不過,在明清官場上,人們還是習慣性用“大司農”作為戶部長官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