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0908739077
-
2 # 使用者2799474536354
《匆匆》以一串排比開頭,接之以四個閥句。形成一種急切之勢,表達出作者迷茫、困惑和苦惱的心理狀態。而第二段說“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以平靜甚至可以說是頹然的語調將第一段的快節奏降了下來,轉入一種自我心理的陳述。 第三段則延續第二段的抒寫,繼續細緻的刻畫筆者所感受到的時光易逝。第四段則又回到第一段的節奏上,以六個問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焦慮,向人生髮出一種追問。 而文章結尾一句“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同樣是問句,卻顯得憂傷、淡漠,像一片輕盈的葉了落在讀者的心頭,久久回味。正是這“急——緩——急——緩”的變化,使全文有了靈動的生命,使作者的情緒和感受更能引起共鳴。
剛好我也是小學六年級的語文老師,所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作者抓住生活中普通的小事兒來描寫時間的易逝,比如“吃飯”“洗手”“睡覺”“嘆息”,體現了時間匆匆,不復返的特徵。
仿寫:上課的時候,時間從老師朗朗的講述聲中過去;奔跑的時間,時間從我們的腳步聲中過去;做作業的時候,時間從我們的筆尖溜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