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古文中意思很多,歸納如下:1、因為,由於:⑴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⑵臣是以無請也。2、而,來。⑴有好事者船以入。⑵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以:以便)3、把,拿,用。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⑵以錢覆其口。⑶屠懼,投以骨。4、以為,認為。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5、憑,靠。⑴以我酌油知之。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6、按照,依照。⑴策之不以其道。⑵今以實校之。7、根據。⑴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以:一說拿。)⑵貴以近知遠。8、通“已”,已經。⑴固以怪之矣。⑵日以盡矣。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⑴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⑵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10、在。⑴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逆以煎我懷。12、為。⑴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13、通“已”,止。無以,則王乎?14、任用。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15、此,這。以一物體與物物爭。(本義項指前一個“以”。)
“以”在古文中意思很多,歸納如下:1、因為,由於:⑴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⑵臣是以無請也。2、而,來。⑴有好事者船以入。⑵留五百人鎮之,以斷洄曲及諸道橋樑。(以:以便)3、把,拿,用。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以”後省略介詞賓語。)⑵以錢覆其口。⑶屠懼,投以骨。4、以為,認為。⑴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⑵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為與此同類。5、憑,靠。⑴以我酌油知之。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6、按照,依照。⑴策之不以其道。⑵今以實校之。7、根據。⑴今以蔣氏觀之,猶信。(以:一說拿。)⑵貴以近知遠。8、通“已”,已經。⑴固以怪之矣。⑵日以盡矣。9、作語助,表示時間、方位和範圍。⑴受命以來,夙夜憂嘆。(以:表時間)⑵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以:方位)10、在。⑴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11、作語助,起調整音節作用。逆以煎我懷。12、為。⑴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以:做)13、通“已”,止。無以,則王乎?14、任用。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15、此,這。以一物體與物物爭。(本義項指前一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