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木的歷史趣事
-
2 # 逝去即歷史
我們在說劉邦的優點,但是也要有原則有底線,不能硬是把一些不好的做法和性格當成是他的優點,雖然這種性格和做法可能在他的霸業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不是我們把缺點當成優點的理由。
言歸正傳,說說劉邦的優點:
1、聽人勸,吃飽飯劉邦非常的能夠接納正確的意見,這個可以算的上劉邦的一個有點,比如說在劉邦第一個進入咸陽的時候,面對咸陽的金銀財寶、美女佳人有點hold不住的時候,張良進行了勸諫,劉邦立馬就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改正,退軍霸上。
2、善於宣傳自己我覺得劉邦對於自己“真命天子”的宣傳可謂是登峰造極,都可以媲美現在的“網路小說”了,先是自己的父親發現母親身上盤著一條龍,然後就懷孕了,生下了劉邦;
還有就是身上的七十二顆黑痣;酒館女老闆發現劉邦去喝酒時生意就好,劉邦喝醉後身上有龍的虛影;斬殺白蛇成了赤帝之子斬殺了白帝之子;呂雉之所以能夠每次找到劉邦,就是因為天上有祥雲指引方向。
當然劉邦的優點還有很多,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我這裡提到與眾不同的兩種看法,其他的就不再進行贅述。
-
3 # 用心愛你40
最大的優點:自信。劉邦少年時很落魄,但從不因此自卑。有人家裡辦喜事,客人根據隨份子多少安排座次,他一分錢不帶就敢喊“禮錢一萬”。當然是空頭支票,但他還是坐上了尊貴的位置。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人窮志不短”,其實這句話指的是大丈夫。尋常人都是人窮志短,因為窮而沒臉見親戚、交朋友、求人辦事。人一旦陷入自卑,就會畏縮不前,終將一事無成。因此,劉邦的自信是最大優點。
第二,是有堅定的理想。既然已經把打天下作為自己的理想,其他東西都可以捨棄。包括逃跑途中把女兒踹下馬車,父親、妻子被對手抓住、威脅烹煮,他能淡然地要求“分一杯羹”。尋常人會覺得殘忍,但正是這份定力成就了霸業。
第三,知人善任、捨得分享。打天下不可能僅憑孤家寡人,必須有人可用,又知道該怎麼用。有人可用的前提是對方相信你的能力和人品,認為被你使用有助於實現自己的理想。作為人主,你可以不懂打仗、不懂經濟管理,但必須知道誰會打仗、誰會管理經濟。這些劉邦都做到了,所以有用之才盡收囊中。
第四,知錯必改,不糾結於面子。危急時刻,要求韓信出兵助陣,韓信趁火打劫、要求被封偽齊王。劉邦大怒,好在張良及時阻止,遂立刻改口,“要做就做真齊王”,終於沒有因小失大。
-
4 # 徐小仙說歷史
劉邦是從一個小角色慢慢成長為帝王的存在,換到現在來講就應該是小說裡的主角,所以都說現實比小說更具有戲劇性。在當時沒有人能夠想到一個普通的人最後能夠建立起王朝,後半生成為皇帝之後過上的日子可謂是人間絕頂了,由於這時候皇帝是地位最崇高的人,其他所有的人見到他都要行跪拜的禮儀。
這時候就出現了問題,古代"孝"是排在第一位的,讓父母跪拜兒女會受到天下人的恥笑,這時候劉邦作為皇帝,他的父親劉太公見面的時候也要進行跪拜的禮儀。如果不進行跪拜,就不符合天子的身份,如果父親向他下跪,在當時那個年代會受到天下所有人的批判。他才剛剛建立王朝,無論是從"孝"的方面,還是為了國家的統治,他父親絕對不能向他下跪。
對這種不合理的制度他感到十分困擾,他也只是第一次當皇帝,沒有任何經驗,最開始只有躲著不見自己的父親。但是父子兩不可能一輩子不見面,後來他就想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把自己的父親封為了太上皇,見面的時候因為父親名義上要比皇帝還大一級,所以就不用向他下跪,反而是他需要行禮。
這樣一來就把事情完美的解決了,既顧全了孝義又保住了天子的威嚴,因為第一個當皇帝的秦始皇沒有這種困擾,所以這個制度是由他首先提出。也讓後面所有的王朝對這個制度進行沿用,唐朝的李世民、清朝的乾隆都是以太上皇來稱呼自己的父親的。在這個方面他為後面的皇帝解決了很大的一個困擾。
這個把自己父親封為太上皇的辦法所以一直實行下去,這是因為古代最講究的孝順不能和皇權產生衝突,如果沒有出現這個制度,那天綱倫理就會變得很混亂。要知道那個時代是很封建迷信的,如果一個皇帝因為不孝順傳出了名聲,整個王朝在統治方面都會出問題。
後面的歷史上所有通過篡位當上的皇帝,在上位的時候最擔心的都是名正言順的問題,兄弟殘殺也就罷了,如果是幹掉自己父親登上皇位的,怎麼能讓朝廷中的官員和天下的百姓放心的把至高無上的權力交給這個人呢。所以劉邦實行的這個制度完美的解決了這個矛盾點,可謂是立下了很大的功德。
-
5 # 驕然
劉邦是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本身沒有什麼本事,他完全指望手下人為他開疆擴土,最後成就了他的霸業,如果說劉邦有什麼優點,可能每個人的看法不一樣,我覺得劉邦最主要是有三個優點。
1,能夠用能人。劉邦本人用句現代話說,就是個浪蕩公子哥,什麼也不是,但是卻有很多的能人棲息在他的門下,而作為劉邦也是知人善任,讓那些有識之士都來為他服務,幫助他奪取天下,可以說能夠用能人,是劉邦的一大優點。反過來我們可以對比一下項羽,項羽手下的能人也不少,但項羽就不能用他們,導致這些能人都背叛了他,最終使項羽失敗。
2.,能夠聽能人的話。有這樣一個故事,韓信在收復齊地以後,按兵不動,寫信給劉邦,謊稱為讓原來齊地的人幸信服他,讓劉邦封他為假齊王,劉邦看見信以後,大為震怒,這明顯是在敲竹槓,但最後還是聽了張良的建議,認為此時韓信勢力太大,就封他個齊王,穩住他,可見,劉邦不是剛愎自用,他很能聽下屬的話,這是一般人很難做到的。
3,能夠豁出一切。項羽抓了劉邦的父親當人質來要挾劉邦投降,劉邦說什麼?他說我們倆是拜把子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如果你把咱們的爹殺了吃肉的話,別忘了給我一碗肉湯喝,最終項羽放棄了這個念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劉邦被項羽打敗,帶著家眷逃跑之時,看見自己的馬車越跑越慢,為了減輕車重,他兩次將自己的兒子踹到車下。可見,劉邦為了自己,也為了國家,什麼都豁得出去。
我個人覺得,劉邦身上的這三個優點,真的是常人所不具備的,也正是因為它有了這三個優點,才最終讓他走上了皇帝的寶座。
-
6 # 梅里一了
1,真性情。司馬遷在評劉邦時有一句話,叫"好酒與色"。於是後世一些酸臭文人據此給劉邦定性,流氓。而我以為正因此句,體現了劉邦豪爽,真誠,不矯情的真性情。這世上人無外男女,與男人交無酒,不見性也,與女人交無色,亦不見性也。故孟子曰,食色性也,大丈夫坦蕩不掩其性,乃謂真性情。
2,慷慨之氣。平時交友,自已有碗飯,大夥分著吃,沒有找兄嫂,嫂夫人匿食刮鍋,氣忿不消,做皇帝后嫂夫人的兒子封個刮鍋侯。有錢時在店家喝酒,加倍給錢,從不計較,無錢時賒賬,字據分明,店家祗這慷慨之氣所折服,車底結帳,沒錢還也免]。所以呂雉的爹,識鎝這慷慨之氣,把自己的女兒免費送給這窮漢。
3,仁慈之心。同樣是押送役卒,陳勝吳廣借天雨,魚腹藏帛,揭竿而起,多少有利用之嫌。劉邦押送逄中,有人逃亡,乾脆全都放了,寧願自己棄家逃亡,隱於芒碭山中。
4,有氣魄。劉邦用韓信,可以是歷史性上最有氣魄的一案例,從_個小小的治粟郝尉就憑一席話就拜為大將軍,把全部家當郝交給他,這胸襟與決斷,一個字,服。還有那個一開始就跟他作對的雍齒,照樣用還封侯,這也是一種氣魄。
5,有眼光。這眼光,不僅在於識人,而且識勢,列邦識人的眼光,大家談得多,識勢的相對比較少,其賣這方面的眼光直接關乎他偽命運,從開始的投奔懷王,到爭取西征,到屯兵壩上,鴻門赴宴,以及爭取漢中,鴻溝為界,到最後先封后削,剷除異已,交待呂后,無不透出其犀利的政治眼光,雖然有些陰森泳冷,但對於打造一個穩固的王朝仍是不得不為。
6,有韌性。劉邦是以平民身份建立帝國的第一人。所謂萬事開頭難,此難不僅在實力的對抗上,更難的是人們根深柢固的觀念。劉邦之所以能勝利,除了其他偽優點外,楔而不捨,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韌性至關重要。
7,格局大,史記中記載了劉邦,項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觀後感,劉邦是大士夫當如是,項羽是彼可取而代之。短短兩句話格局完全不同,劉邦看到的是帝王天下為巳仼的榮耀和責仼,項羽看到的是帝王的威儀和力量。所a劉邦做了皇帝還南征北`,項羽做個霸王就恥於錦衣夜行。
-
7 # 風平浪靜143070189
簡要寫幾句:
劉邦的優點,其實沒那麼高深,也不是什麼優點,論文化估計也就初中水平,但其人從小就在社會基層跌打滾爬,說他是地痞流氓有點不雅,但在社會基層學習和積累的實用處事之術及底層人與人很現實的關係之道,是其他知識分子所不俱備的,劉邦做事放得下身段,下得了狠心,下得起狠手,文也略通但不如張良,武也能帶兵但不如韓信,建設管理不如蕭何,經濟運作上基本不在行,但就是有一大邦人圍著他轉,成就了大漢王朝,主要原因及條件因素如下:
l、平臺。
劉邦曾任亭長,是個小老闆,小圈圈小平臺,斬蛇之後聚了一大幫人有點老闆做大的架勢,人越聚越多就成大平臺了。
2、羹主。
凡來者都是奔著分一杯羹而來的,儘管開始是空頭羹,但精英們不傻,看準了下的注,知道你這個平臺好,打的旗號又正道又響亮,將來一準能成,劉邦就是這個平臺的臺主,也是羹主,大家前來入股投資,希望將來分紅。
3、秩序:破壞舊秩序、建立新秩序、整合成大秩序。
推翻暴秦,對外收拾收併名路武裝開創漢朝之後對內整肅整合各派精英,賞之罰之,罰之賞之,幾回動靜之後,大秩序初定矣。
4、利益。
不用多說。
5、矛盾。
隨著外部矛盾的消除,內部的矛盾就岀現,劉邦和屬下一起打下天下後,由於集團內產生新的矛盾,劉邦只有消除這此矛盾才能使大漢朝穩定。
6、收殺。
貫穿劉邦一生,收用人才,利用人材,控制人才,消除威脅隱患之人材。曾當著韓信的面幾奪兵權,真的是拉得下臉,項羽要煮劉父時,邦要分一塊肉,心何其堅忍及狠。張良在成功後隱退,蕭何裝糊塗,其他人要麼乖乖的,這是古代王朝通病,也是必然的結果。
劉邦是偉大的人事管理家,和麾下龐大的英雄豪傑一起開創了大漢王期集團。
-
8 # H趙張劉關蘇呂陳等等
自然選擇,優勝劣汰。劉邦是中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皇帝。優點,展開——如:思想觀念,(聖人的思想觀念),“為天下興利除害”《漢書》、《史記》。………………………………………………………………………………………………………………………………………………。劉邦是漢族漢文化的偉大開創者與奠基人。
-
9 # 閱讀與思維
劉邦從一個沛縣泗水亭長奮鬥到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其身上有著許多常人無法企及的優點。個人認為劉邦的優點有以下幾個。
1.人緣好,廣結四方友人。劉邦雖出身於農家,喜歡結交朋友,為人大度,他起義的時候有三千子弟響應,很快就攻下沛縣。
2.能審時度勢,能屈能伸。劉邦率先攻入了咸陽,但卻自知無法打過項羽,便主動退出咸陽,率軍退到了灞上;當年項羽分封諸侯時,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5.機敏過人。劉邦深知生命是成大事之本錢,一遇到危險,打不過就跑或者服軟,貫徹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精神。
劉邦從一介平民到開國帝王,這樣的成就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在劉邦眾多的優點中,個人認為其“審時度勢“與“知人善任”這兩個優點最為突出。
-
10 # 拭血論茶
1、長相,首先說劉邦雖然出身低微但是長相很好書中記載“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子”。我們不能否認長得好看也是一種優點
2、領導能力。可以說劉邦並不是從底層做起的因為他從在沛縣做亭長一直到起兵反秦都是一位領導者。
3、臉皮厚。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他與項羽的戰爭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事件上。
回覆列表
劉邦做沛縣亭長的時候,為縣裡押送一批農民驪山修陵。途中有人逃走了。劉邦心想有人逃走了,那到驪山後我肯定是小命不保,不如把他們全放了,然後我一走了之,我還能留個好名聲,但是轉念又一想,如果我把他們都放了,就我一人亡命天涯,肯定是寸步難行啊,弄不好小命還得丟。
不如趁機收點小弟,然後自立山頭。於是晚上請大家喝酒趁著酒勁,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後,劉邦把所有人都放了,果不其然又一部分人願意跟著他幹。
但是這些人魚龍混雜幹什麼的都有,很快就有人不服管了,劉邦就犯愁了,這可怎麼辦啊,無論是力氣,武功,膽氣各個方面我都不是這群人裡最出眾的,不行我得另想辦法。
這時正好前面探路的人說前面有一條大蛇把路擋住了。劉邦當機立斷,要想鎮住這幫人,這就是機會,
劉邦也怕,但是想要鎮住這幫人自己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把那條蛇殺了。經過一番搏鬥劉邦成功的把大蛇殺了。劉邦有個親信正好會一些障眼法,於是劉邦讓他假扮老婆婆,讓他在白蛇邊上守著,來人就哭,別人要問他為什麼哭,就說在哭自己的兒子,說自己的兒子是白帝之子,化作白蛇下凡遊玩,沒想到被赤帝之子殺了。
然後劉邦就繼續往前走,走了幾裡地後劉邦看差不多了,就躺地上裝作醉倒了。
後面來的人看到大蛇屍體邊有個老婦人在哭,於是就去問發生了什麼,老婦人說完後,這幫人都以為老婦人胡說,結果轉眼間老婦人就消失了,這下他們就嚇傻了,不得不信了,原來劉邦是炎帝的兒子,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天子啊。跟著他準沒錯。而且這幫人對劉幫也更加的恭敬和畏懼了。
這也為劉邦後來稱帝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