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燙影
-
2 # 蘭影竹風
先說保守主義,就是守舊,不願意變革,創新!那麼儒家文化與保守主義的公共特點在哪裡呢,這要從儒家的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糟粕思想說起!
天人感應,美化帝王為上天兒子,為帝王唱讚歌,妄自尊大,蔑視人民,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多數統治者卻五穀不分,更別談學習什麼“蠻夷”了!
由“三綱五常”到為尊者諱,形成了委曲求全,不思進取的封閉思想觀念!
-
3 # 曹宗國
儒家文化的本質特徵就是保守主義。保守主義就是維護舊有的和現有的一切而不思和反對改蘋進步,儒家文化的初衷就恢復所謂周禮,即君主分封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反對社會進步。儒家思想在後來的君主集權的歷代王朝,更是作為維護統治和社會秩序,禁固人民思想的文化教條。不加批判的把儒家文化當作國學,當作整個文化傳統的精華加以宣楊,正是保守主義的用心。
-
4 # 隨心所文
儒家文化=道德層面
保守主義=利益層面
保守主義有時會借用儒家觀點支援保守主義
全是儒家文化必定形成保守主義
-
5 # 李向東LXD
答:保守主義在不同的語境下,或者不同的歷史階段,都會擁有不同的含義,但它們有類似的本質:是一種強調既有價值或現狀的政治哲學。保守主義一般是相對激進主義而言的,而不是相對進步而言的。保守主義並不反對變革,只是反對激進式的變革,寧願採取比較穩妥的方法。如北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變法的失敗遭到了以司馬光為代表的保守主義者的強烈反對,又如清光緒時期的戊戌變法也遭到了多數保守皇族派及大臣的迫害與反對,而他們反對我正是這種激進式的變改。
儒家文化之所以兩千多年來一直興盛不衰,正是因為儒家文化是為封建帝王服務迎合王公貴族的文化,一但改革必然動搖儒家文化的服務宗旨。
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國的溫都爾汗墜機身亡。
1973年3月在中央召開工作會議期間,毛澤東在談到批林時,提出要批孔。
1973年7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林彪同國民黨一樣,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認為,法家在歷史上是向前進的,儒家是開倒車的。
1973年年9月23日,毛澤東接見埃及副總統沙菲時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有名的皇帝。中國曆來分兩派,一派講秦始皇好,一派講秦始皇壞。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子。毛澤東把批林和批孔聯絡起來,目的是為防止所謂“復辟倒退。”在毛澤東看來孔子的儒家文化是開歷史倒車的,孔子儒家文化的興起正是封建主義者們的興起。然而當今時代的我們,應以歷史的,發展的眼光,批判繼承的,去看待儒家文化的保守主義成分。
-
6 # 一念歸無
儒家文化沒有改革的願望,更加沒有與時俱進的思想引導。所以他們只安逸在已經成型的框架中轉圈圈。這和保守主義是有相似之處的。
就比如都已經21世紀20年代了,儒家文化還在以過去帝王時代所形成文化意識和沉澱去炒冷飯。這怎麼能適應的了新時代發展變化的社會要求呢?
-
7 # 言者青青
其實這個問題是文化保守主義與社會保守主義的問題。
文化保守主義是指保護一國文化或不受國家疆界劃定的共享文化之遺產,特指某一特定語言的文化(如中國漢語)。這裡的儒家文化實質是文化保守主義。
而這裡所提出的“保護主義”應該指的是社會保守主義。
這樣認識的話,那麼,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保護主義,而這裡所提出的“保護主義”就是社會保護主義。
文化保守主義和社會保守主義是有所不同,儘管它們在部分議題上有重疊。
文化保守主義即使在面臨到巨大變革,也堅守傳統思想方式。強烈地相信傳統價值與制度,往往有迫切的民族主義感。
而社會保守主義是社會應該鼓勵或強力執行其所認為的傳統價值或行為。社會保守主義希望透過民法或法規,保護傳統道德與社會習俗。
儒家文化是典型的文化保護主義。儒學文化所宣講的就是堅持中華民族傳統道德文化,教導華夏人要“仁愛”“克己復禮”,這些與社會保守主義是有共同點的。它們所不同的是,儒家文化的保守主義是為了人類進步,推動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並不斷地創新,促使社會發展。
這裡所提所指的“保守主義”是維護社會現狀,不求進取,停滯不前。社會鼓勵或強力執行其所謂的傳統價值或行為,透過民法或法規,保護傳統道德與社會習俗。
從以上可以看出,儒家文化與這裡所指的保守主義內涵具有明顯的不同。
儒家文化與保守主義要說有共同點的話,那就是在維護社會穩定,安寧等方面的思想還是基本一致的,都是為了避免社會出現亂像,使經濟平穩發展。
總之,儒家文化與保守主義的共同點是:堅持傳統文化價值行為,保護傳統道德和社會習俗。
-
8 # 子厚
這是兩個不同緯度的概念,不能想提並論。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和核心,內涵豐富,而且隨著時代變化也在變化發展,不能用現代的西方的概念籠統去下定義。正如不能用單純的善惡去給一個人定性一樣。如南懷瑾先生所言,儒家是個糧店,每個人都需要,但選擇可能不一樣,無所謂保守不保守,需要的適合你的就是好的。
-
9 # 使用者耶駱駝
儒家文化與保守主義
有哪些共同點?
回答;
二者沒有共同點;
儒家文化
【克己復禮】是精義;
【仁,義,禮,智,信】是總綱;
禮尚往來,禮賢下士,德善守信,禮樂忠賢。等等都是儒家文化思想。
保守主義
保全自己因循守舊是靈魂準則;
利己排他是手段;
唯我獨尊貫徹行動;
明哲保身,固步自封,縮頭烏龜,老好人,只佔茅房不拉屎,左顧右盼,利己先行。等等都是保守主義的表現。
中華民族發展到新時代,幾千年形成的,中國人普遍認同的儒家思想學說,根本不能與保守主義相提並論
儒家文化
春秋戰國時代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儒家文化。
歷朝歷代奉為綱常至寶。
可歷史上從來就沒有保守主義輝煌顯赫的先例與佐證。
所以儒家文化和保守主義是不可能有共同點的。
-
10 # 鼻菸客
問題很專業,轉述為儒家思想具有保守主義特徵嗎?或許更好理解和回答。這兩個概念放在一起橫跨古今、東西,努力從儒家自身角度回答吧!
仁義禮智信可以概括儒家思想的部分要義。當仁不讓,積極吧?君子以義為利,不以利為利,捨身取義,勇敢吧?禮者,義也,宜也,合于時宜的程式和守則,不能算保守吧?有智慧,說明保守和不保守,都是選項,要審時度勢併合於聖賢之道。內誠外信,不欺人,不自欺,這個信,理所應當吧?從仁義禮智信這五個條目對照,儒家思想沒有保守主義傾向。
儒家思想整體的特徵和效用,都集中在積極用世方面,目標是用教育手段,培養聖賢出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格局,放在當下,對照我們這些功利的小民,可謂雷霆一擊,我們才是保守者。
當然,我也發現了儒家保守的部分。比如關於來生和鬼神。論語有言: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遠之。可見,儒家對這些非今生的內容是避而不談的,這個角度看有保守侷限性。然而,僅從今生現世,見聞覺知可及的部分而言,這會導致更加積極地用世。
回覆列表
其似有三,如下斯是:
一、等級觀念
《論語·顏淵》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儒家思想提倡的“三綱五常”,莫不是推崇君權、父權、夫權,提倡愚忠、愚孝、愚節。在孔子的觀念裡,君臣父子夫妻,各有其位,等級森嚴,不容僭越,絕無平等之必要,更無平等之可能。
而保守主義的核心觀念是反對一切激進的革命和革新,主張節制政治,以妥協手段調和各種社會勢力的利益衝突。保守主義視國家為一個有機體,區域性不能離開整體而獨立生存;地位和財產不平等是自然形成的,社會的領導權應屬於素質優秀的賢人而非群眾領袖。保守主義強調代表連續性和穩定性的法律和秩序,維護傳統社會紐帶諸如家庭、倫理、宗教等。主要代表貴族、資產階級等上層階級的利益。
《論語·泰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讓民眾按照統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卻不要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原因。愚民為何,一句話:便於統治!
中國近現代的諸多落後,以及中國人骨子裡的奴性十足,都是兩千多年的專制思想和愚民教育合力作用的結果。對此,孔老夫子,恐怕難辭其咎。
保守主義其中一流派:宗教保守主義試圖儲存特定宗教的教義,有時會試著傳播這些教義的價值觀,又或者會試圖將這些價值觀寫入法律條文。許多宗教保守主義者反對一切改變,因為他們認為其信仰是來自於全能而不變的上帝。
早在公元一世紀,歐洲的宗教就萌芽了,羅馬帝國時期達到頂峰,直到1450年文藝復興,人民從愚昧中解放,宗教的影響力逐漸減弱。
眾所周知,歐洲的宗教政治淵源已久,教會在歷史上一度是超越國王的存在。羅馬天主教可以任免國王,國王反而成了工具,這是極具歐洲特色的保守主義。
《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標準,中庸,中用,庸古同用。 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儒家的理論根源源於人性。
保守主義之所以難成氣候,也正是因為其實質核心的搖擺不定。內容繁雜到最後產生了很多流派,各持己見,無形中分散了其影響力。但本質上和中庸思想一樣,在某些二元對立的情況下無法指導人們走出根本困境,而是建議人們墨守成規,制約了思想和文明的進步。
兩三拙見,誠請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