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畫中人
-
2 # 英俊的壞蛋
民國和戰國時期類似,看似戰亂卻亂中有序,民中國人口穩定在四億,戰中國人口穩定在三千萬,原因如下:
1,輿論起到了監督作用,戰爭殺戮行為相對減少。
民國時期思想上百家爭鳴,引入了西方的民權思想。社會風氣開放,報紙刊物獨立強項,文人敢於表達不同意見。在輿論上極大的牽制了軍閥們。
民國時期的戰爭,尤其北洋時期,對百姓的殺戮行為遠遠少於古代,戰後秩序的恢復也相對快一些。
2,統治階級分裂,人民選擇更多。
諸侯割據的時代,遇到暴君作惡,昏君亂政時,人民可以選擇逃離,在其他諸侯裡挑選,到統治更清明寬鬆的地方去。
3,割據勢力良性競爭,把人口視為財富。
因為人民用腳投票,大多數軍閥會競相推出惠民政策,扶持商戶和工廠,穩定本地經濟,吸引外來人口。
各地軍閥積極花錢辦教育修路鋪橋,尊重文人,在報紙上作秀講漂亮話,是為了爭取民心。
4,鄉紳自治,地方勢力活躍自保。
民國地方鄉紳自治情況普遍,這得益於統治階級的虛弱和分裂。
涸澤而漁的軍閥,難以長久。因為鄉紳們要麼勾連臨近其他軍閥,要麼用情義分化軍頭,要麼自組武裝抵抗。
遇到災荒,鄉紳們也能出面救災,明顯減少了災情蔓延。
5,沒有出現嚴重的瘟疫。
歷史上人口下降最厲害的直接原因是瘟疫。民國時期因為人為的努力,也因為幸運,沒有出現瘟疫大爆發,所以戰爭的危害也大為減弱。
6,生產力進步,財富積累。
經過洋務運動,西學東漸,外資湧入,民資崛起。民國時的生產力已經遠遠超過封建社會。工商業的財富遠遠超過農業,所以社會能拿出更多的資金購買糧食救助災民。
7,交通運輸。
民國時期的公路,鐵路,內河和海船,都遠遠發達於封建社會。遇到災荒和戰亂,無論人口的轉移還是物資的運輸都更加便利。
-
3 # 司馬公說歷史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很深刻,最主要因素是近代化了,國家救災能力的增強、生產力交通的進步、人口銳減後的報復性生育。
我們知道古代大災之後人口銳減,很長時間才能恢復。但民國時期災害戰亂頻發但人口不降反增,這是為什麼呢?
民國時期,這樣的特大災害更是接連不斷。1920年,華北大旱災,大約有50多萬人因餓而亡。1925年,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大約死了100多萬人。1928年到1930年,華北、西北又是大旱災,適逢蔣介石、閻錫山、馮玉祥中原大戰,又造成將近1000多萬人的死亡。緊接著就是1931年,長江大水災,死了將近40多萬人。1936年到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的前夕,四川省發生了一次少為人知的大旱災,死亡人口100多萬。接下來是眾所周知的1942年到1943年河南大旱,也就是所謂的中原大饑荒,僅河南國統區就死了大概300萬人;如果將日本佔領區和抗日邊區包括在內,死亡人數顯然要大得多。與此同時,在華南的廣東,也發生了旱災,估計死亡人數50多萬,也有人估計是200多萬人。在中國歷史上,由饑荒所導致的人口的大規模死亡,簡直是司空見慣。
三代之時,中國的人口規模在數百萬左右,春秋戰國之時突破千萬大關;漢代增至6000多萬,宋代突破一個億,明末約為1.6億(或2億)。按中國著名人口史學者姜濤先生的估計,經過明末清初的大動盪,包括戰爭和饑荒,人口跌到9000萬左右,然後到康熙十九年(1680)漲到1個億左右。到1740年乾隆元年,中國總人口上升到2億。此後連續突破3億(1790年)、4億(1830年)大關,至1850年,就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前一年,已經高達4.5個億,或者5個億。所謂中華四萬萬五千萬人口,差不多就是在嘉道時期形成的。這樣一種爆炸性的人口增長,不能不給中國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和中國社會帶來巨大的災難性破壞。
救災體制,經過多年的發展,到北洋軍閥時期,居然演變成一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國際性的非官方救災組織,即中國華洋義賑救災總會。它脫胎於1920年華北大旱災期間成立的“北京國際統一救災總會”,在隨後的歷次重大災害救濟活動中,基本上取代了政府的力量,而發揮主導性的作用。而且,它不僅僅從事應急式的救災,它還把災害防範作為頭等重要的目標,提出“建設救災”的口號,就是通過鄉村合作體制的建立、大型水利工程或鄉村公路的建設,用以工代賑的形式,一方面是救災,一方面提高災區的生產水平,從根本上提高其應對災害的能力。總的來講,在明末清初和晚清民國這樣一種特定的歷史時期,國家的統治力大為削弱,民間救災的力量因之非常活躍。所以你看這個救災力量大大提升了。
-
4 # 孤舟釣江雪
這個問題提的有問題:民國什麼時候有三十年軍閥混戰?
民國於1911年建立,建立之初並沒有軍閥混戰。袁世凱1916年死後,群龍無首,才開始出現軍閥,當時主要有直系、奉系、皖系軍閥幾個大的派系。因此,軍閥混戰實際上是1916年之後的事,1916年之前的討袁護國等戰爭不能算軍閥混戰。不過呢,1930年中原大戰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軍閥混戰了。從1931年開始,國內輿論的主流是抗日,畢竟發生了9·18事變。
再說回軍閥混戰,民國的軍閥總體上素質還是比較高的,不少是有家國情懷的文人,不像古代的那些軍閥殘暴無比、草菅人命。民國的軍閥打仗,基本上不傷及平民,老百姓該幹嘛幹嘛,你打你的,我活我的,也不會出現城市一被攻破就燒殺搶掠的情況。
另外,民國的媒體報業十分發達,媒體人很自由,政府及軍閥的行為常常受到媒體監督,一有不軌行為,就會通過媒體迅速傳遍全國,軍閥也不敢亂來,所以軍閥混戰對人口影響不大。
-
5 # 歷史深度揭祕
民國的軍閥往往都標榜自己的“革命、民主”。做事有底線。軍閥之間的混戰一不屠城,二不殺降,三不進行大規模的洗劫。而這三點是古代戰爭中造成人口銳減的最主要因素。
民國戰亂人口損失不大與戰爭烈度與持續時間有關吧?還有一點就是熱兵器戰爭較之冷兵器死亡人較少吧?冷兵器時代,基本是貼身肉搏,受傷者必死!熱兵器作戰,據史料記載,舊軍隊作戰時,距敵很遠時,就放槍,放完就跑。最後一點是與醫療水平有關吧?受槍傷的不易死亡。
古代戰亂之後找不到人了,都躲起來了,過十幾年才慢慢發現,甚至有些是過上百年,這些都不在戶籍裡面,統計的時候就少了,清末民國,山溝溝都被發現了,藏都沒地方藏,自然隱匿人口就少了。如果不是人口銳減,那按正常人口增長率,人類幾千年歷史現在該有多少人?還說什麼戰亂最多導致不超過20%人口減少。如果只少20%人口,那到從東漢未到唐朝開元年間五百年人口才恢復,這五百年從80%增長到100%,是中國先民千年前就全民懂得計劃生育在沒避孕套的條件下成功節育,還是人口正常增長已經是之前幾倍,然後盛唐垃圾的統計能力只能統計到實際幾分之一的人口?近現代戰爭後勤壓力銳減,軍隊職業化高不需要運糧了也不需要壯丁充數,和平民沒太大不破壞生產(二戰蘇德等除外,蘇德也不是破壞生產只是壓榨人力轉軍工生產 二戰之後抓壯丁的國軍也除外,還是封建軍隊水平) 清末列強來打,靠船上帶的補給加當地獲取的物資就夠了,後來有鐵路車輛運送更是如此。
軍閥時代有個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下野後搬入租界。這種保證身家性命的情況是過去不存在的,所以軍閥們有後路有保障,不再會拼死拼活孤注一擲。古代社會時候是無法保證落敗後還能保全的,誰也不相信,連鐵券丹書都是空的,失敗者若不想死只能遠竄蠻荒。
我們中國就這樣一路走來的。翻翻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歷史就能知道。古代戰爭時期的中國,就是人家地獄,真正意義上的地獄,這個地獄和佛家想象扯淡出來那幾個地獄比,碾壓的優勢。二十四史你看看,最多的就是和殺與死有關的詞語。不過比奴隸社會好。古代嘛,各家都差不多。我們歷史上真正和平的年代不多。不是黑,人類社會就是這樣演進的。有人說到隱匿人口和統計的缺陷,實際上隱匿人口比如說門閥社會莊園裡隱匿人口,在平時是有效的,但是在戰時就一般了,以歷史書來看,戰時有的家族據塢自保,倒也導致了被盯上成為搶掠物件一鍋端;統計方面的缺陷肯定有,但不足以影響整體,另外我們的統計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畢竟人口就是財源。
這裡討論的是戰爭對人口影響的差異,古代確實影響很大,光是瘟疫以及戰時在戰場和民間被吃掉的(我相信古代戰時饑荒民間人以人為食物不是小概率事件,不要說古代,就是現代,不給我們食物,我估計大家都會走到互相殺了對方吃的地步,有的人就要以現代狀態想象戰時的極端狀態,亂起來的時候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不會是少數,為了活下去,在那種狀態吃掉同類不新鮮。冷兵器時代戰亂對人口(不參戰的平民,對參戰者來說,顯然是熱兵器殺起來更快,比如二戰)的消耗,要遠大於近代熱兵器時代。
確實如此。在“巨集大敘事”中把握、體味細節的人,不像有的人,扯巨集大而不著底氣的“大歷史觀”,這是我自己讀歷代列傳的感受,我們的課本上光告訴我們五胡亂華是偉大的民族融合,但拿另一角度來說,也是大規模的屠殺和災難,很多人覺得這些人命就是數字,熱衷於誇耀我中華歷史程序裡的各種偉大,卻忽略人道上的關懷(雖然者關懷也沒什麼用)。另一方面就是近代比古代在”人道“方面的進步,古代戰時屠殺不少,姦淫算仁慈了,實際上我們古代戰時的惡性甚於日本侵略我們時候十倍不止。
各類消滅人口的辦法和虐待同類的辦法,在古代歷史書上都能看到,而且很多其實並未記載。古人的安全毫無保障,在家鄉安分務農,當然,近代軍閥混戰造成的人口損失和災難也是非常嚴重的。反正是要反思過往,珍愛今天的時代,有的人動不動就要叫囂戰爭,以為打起來自己能翻盤,實際上死得更慘。以前我讀陝北根據地的東西,覺得怎麼這麼虛偽,淨拿些虛假把式忽悠陝北人,後來慢慢發現,那樣子搞,蔣介石的失敗已經是註定了的,蔣嘛,不管怎麼吹,都是才能太一般,一箇舊式的軍閥和士人結合體,能勝利,還在於接地氣,就是“團結一切能團結的人”。當然,大家都不是聖人,哪個人哪個集團還沒點黑暗的地方。以前我同情丁玲、王實味、蕭軍之流,後來發現這些人除了發牢騷沒什麼作為,也就是一些依附他人生活的投機者。
-
6 # 而知而行的歷史
庚子拳亂後,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慈禧太后西逃,華北一片狼煙。仗打完了,總得要談。慈禧太后讓外交經驗豐富的李鴻章從廣東北上,參加和平條約的談判。11國代表凶神惡煞,漫天要價,開口就是10億兩白銀。李鴻章當時已經病情日篤,躺在病榻之上,指揮著下級官員把損失降到最低點———從一開始提出的10億兩白銀降到4億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釐。
(辛丑條約簽訂時中中國人口4.5億)
4.5億兩,是對4億5000萬中中國人所定的數字,“人均一兩,以示侮辱”。當時的中國經年戰亂,地方行政系統混亂,政府無法統計全部人口。這4.5億是怎麼統計出來的呢?原來當時的鹽稅還處在政府的嚴厲管控之下,通過食鹽的消耗量推算出來的。到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仍然是4.5億人。這50年間,中國遍地狼煙,數不清的天災人禍,在古代,這種情況動輒就會人口大滅失的,可是近代以來的人口數量怎麼沒見減少呢?
因為一直處於戰亂,政府的基層行政組織被打亂,無法進行全中國人口統計,無法用資料來比較。我們不妨用鄰國印度的人口數量來做旁證,因為再次期間,雖然經歷了2次世界大戰,其中還有一次“西班牙大流感”,可是與同期的中國相比,印度的國內、國際環境算是比較安穩的。
(印度的人口增長資料)
在上面的表格中,印度在1900年的人口數量是2.36億人,1951年的人口數量是3.61億。在這半個世紀中,印度的人口增加了1.3億人。如果中國採用同樣的人口增長率,中國在1951年的人口數量應當是6.75億。那實際情況如何呢?
新中國建立後,因為大規模戰爭結束,社會秩序逐步穩定下來,具備了進行這種全國範圍內的人口統計的能力。1953年,北韓戰爭結束後,中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的人口統計。經過這次統計,全中國人口數量達到了6億的規模,比原來習慣的說法4.5億多出來了1.5億,也是因此,才有了“六億人民盡舜堯”的說法。
(六億人民盡堯舜)
當然這種粗略的比較方法不見精確,卻也能說明一個事實,即經過這麼多年戰亂,中國並沒有出現古代戰亂所造成的人口斷崖式下跌的情況。
首先,由於戰亂時期的統計口徑問題,古代社會的人口滅失資料不是準確的。當然也會有大量的人口損失,但是也不會出現歷史課本里的那樣觸目驚心。如漢桓帝時全中國人口還有5500萬,到了三國時期只剩下了700多萬,人口損失達到90%!可是西晉統一之後,人口又很快恢復到了1600多萬,而據一些學者估計,三國時期全中國人口總數大約有3000多萬。即便是很艱難,人們總會想盡辦法生存下來。
其次,損失人口最大的原因——瘟疫,在近代以來隨著醫療衛生的進步得到了控制。大災之後必有大疫,戰爭和饑荒引起的人口損失,說到底還是比較有限的,真正恐怖的是瘟疫。由於對瘟疫致死機理了解不夠,人們除了恐慌之外毫無辦法。比如明朝末年的華北鼠疫,就讓從淮河流域到海河流域的大片地區人口損失超過半數,很多家庭和村莊是闔戶而絕,千里無人煙。可是隨著醫療衛生的進步,1910年東北鼠疫,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等等瘟疫,人們已經發現瞭如何防控瘟疫的辦法,而不像中世紀的黑死病那麼束手無措。
(西班牙流感引發了口罩革命)
其三,中國是一個開化很早的民族,在近代以後,民族主義、人文主義更是成為國際主流價值觀,在古代經常出現的屠城等種族滅絕的情況,在近代之後就比較少出現。除抗戰這種民族矛盾之外,內部的軍閥戰爭,更多類似於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甚少出現你死我活的現象,屠城之舉就是被視為國民公敵,沒有哪個軍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其四,近代熱武器戰爭與冷兵器戰爭的作戰方式全然不同。冷兵器時代,武裝士兵的成本很低,可能連軍裝都不用配備,直接發一個大刀片子就能上戰場了。由於壯勞力是小農經濟的主要支柱,仗打個沒完沒了,小農經濟破產,流民增多,戰亂隨之增多,陷入了負迴圈。那些沒打仗的地方,最後也被流民給禍害了,如《1942》的裡刺蝟的做法。可是熱武器時代,即便軍閥本意不想認真打仗,該配備的長短槍炮還是要有的。可是清末工業不行,很多軍火需要進口。進口軍火,就要花錢。錢從哪兒來?所以,民國時期的軍閥,但凡是混的比較有出息的,往往都是在經濟上很有一套。比如閻錫山就因為會搞經濟被蔣介石激賞,還被評為“模範省”。經濟民生被軍閥們重視,老百姓的日子就比起來好過多了。
(模範省:閻錫山時的山西)
其五,高產農作物的出現,使得老百姓多少能夠有一口果腹的糧食。造成人口滅失的,除了戰爭、瘟疫之外,就是飢餓。在古代社會,糧食產量(耕地面積)一直是限制人口數量的瓶頸。唐朝以前,中國的人口數量上限一直是6000萬人。可是到了宋代之後,人口數量開始往1億的級別上靠攏了,原因就在於宋朝時開發了江南地區,同時還引入了更為高產的“占城稻”。明朝末年美洲的馬鈴薯、玉米引入中國後,在原本只能放牧的半乾旱地區也給開發出來做了耕地。中國的人口才在清朝出現又一次的大幅增長,直到清朝末年的4.5億人口。戰爭期間,有數量更多的人口遷入西北、西南,在當地屯墾(南泥灣),耕地面積增多了,“小米加步槍”就是那個時代的典型特徵。
(南泥灣喜獲豐收)
有以上幾點,近代以來,中國這片土地雖然飽經磨難,可是人們還是堅強地生存了下來,並且創造了偉大的觸底反彈的奇蹟。
-
7 # 品點歷史
在古代,一遇到戰亂,隨之而來的往往是人口大規模的減少,這種現象在改朝換代之際尤為突出。比如東漢末年的黃巾之亂,使得人口由中期人口的6500萬,銳減到到了三國初期的2300萬左右。也就是說在短短數十年的時間裡,損失了近60%、多達4200萬的人口。此後,五胡亂華,黃巢起義等等,都會造成巨量的人口損失,直到近代的太平天國運動,也至少5000萬人在這場動亂中喪失,而且損失的人口多集中在戰爭頻繁的江南地區。當時的文人描述了當時江南地區的慘狀:“浙江地區昔日的小康之家,今日已經消亡了一大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戰前城中居民有80多萬,戰後僅剩下了幾萬人。安徽南部到處都是白骨和野草,行走幾十裡都找不到一小我私家影。江西地區一路聽不到雞犬之聲,只有倒在兩旁的饑民”。由此可見當時的慘狀。
但是,民國的軍閥混戰是個例外,晚清時期中國號稱四萬萬人口,一直到抗戰時期的四萬萬同胞,也就是說,在這二十多年的軍閥混戰中,中國的人口並沒有損失。那麼,這其中是什麼原因呢?
一統計問題在古代,由於資訊傳遞的落後,加上中央政府對基層的控制薄弱,因此,要想精準的統計出全國的人口數量,無疑是一項困難度極高的工程,這還是在太平時期,一旦戰亂,人口基本上靠估了。還是拿三國時期舉例,三國後期,魏蜀吳各自滅亡時的人口統計分別是443萬、94萬、230萬,然而到了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的全中國人口統計,詭異的是,全中國人口竟然有1616萬人,也就是說,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一下子冒出來七百多萬人,這些人肯定不是新生人口,那為什麼呢?就是在人口統計的時候,大量逃亡、隱匿的人口沒有被統計在內。這就說明,戰亂時期,人口的大量減少,有些並不是真的減少,而是統計時被過濾掉了。
那麼,民國時期是不是也有這個問題呢?答案是有的,因為國民黨本質上是一個披著現代政黨外衣的幫派組織,對基層的控制力同樣弱的嚇人。全中國人口就是一筆糊塗賬,四萬萬同胞,這個口號喊了三十多年,結果解放後,新中國政府在1953年第一次全中國人口普查時卻發現,全國的真實人口竟然高達六億,這裡解放戰爭結束才過去4年,離抗日戰爭結束才過去8年。由此可見,民國軍閥混戰幾十年,全中國人口一直是四億這個說法並不靠譜,因為實際人口並不是四億,這樣自然就無從得知這幾十年的軍閥混戰導致的人口損失是多少了。
二屠殺與瘟疫的減少伴隨著歷史的前進,人類總體上是處於進步狀態的。民國時期的醫療衛生、技術水平,人們對於疾病的認識程度,已經遠遠超過古代,這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由戰亂帶來的人口損失,並不是全都是戰爭引起的,瘟疫和戰爭中的屠殺行為才是導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古代軍隊很少有堅定的信仰,像岳家軍,戚家軍這樣號令嚴明,軍紀如山的軍隊少之又少,大多數士兵都是為了混一口飯吃的,所以提升士氣基本靠燒殺搶掠,只有給士兵足夠大的利益,士兵才肯賣命。曾國藩的湘軍也是如此,攻破南京時,曾國藩縱容士兵在南京城裡大肆劫掠,殺害平民,幾乎將南京城搬空,曾國藩也得了個“曾剃頭”的外號。官軍尚且如此,各路匪軍就不用說了,草菅人命,殺人如麻是亂世的常態。
除了屠殺,另一個就是瘟疫。屍體曝屍荒野,無人收理,各種細菌、病毒繁殖,很容易導致大規模的瘟疫發生。明朝末年,疫疾橫生,由於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和治療,無數人染上瘟疫死去。
民國時期,這種大規模的屠殺和瘟疫已經很少見了。總體來說,民國軍閥雖然混戰不休,但是戰爭的烈度並不高,這主要是大家都是為了爭地盤,爭權力,並沒有往死裡打,反而是有了主義之爭後,戰爭的傷亡和烈度加大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民國軍閥都是心地仁慈的大善人,主要是這些軍閥都有自己的地盤,他需要老百姓的財力和物力來供養他的軍隊,這無形中達成了一種平衡。而古代的軍隊往往都是流動作戰,特別是流民軍,他們根本不管什麼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到之處,如蝗蟲過境一樣,屠戮一空,靠搶劫來維持軍隊給養,而官軍作戰,一旦朝廷給養不到,做法基本上也和流民軍沒有差別,所以有“賊過如梳,兵過如篦”一說。
此外,相比於古代,在處理瘟疫這個問題上也有了很大進步。比如民國時期在東北爆發的鼠疫,這種烈性傳染病可以在短時間內無情的收割生命,但是,當時政府派了有歐洲留學背景的伍連德醫生來東北進行防疫工作,在科學的管理和治療下,不到三個月就平息了東北鼠疫,在這場瘟疫中喪失的只有5萬人,如果在古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
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民國30年,人口越來越多,是因為有著天時地利等諸多條件,最主要的一點就是糧食大豐收。
老百姓能吃上自己種的糧食大家有沒有想過:在古代的時候為什麼一到戰亂人口就特別少呢?比如明朝在推翻元帝國的時候,普天之下有好多地方連人都沒有了,要麼就是逃光了,要麼就是殺光了。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一旦行軍打仗就需要有兵丁,有無數的兵丁,於是這些男人全都被強徵走了。緊隨其後,行軍打仗又需要糧食,需要無數的糧食,然後老百姓種在地上的糧食也全都被拿走了。
沒有糧食了,沒有男人了,在古代無疑就是一個滅頂之災,人口銳減很多情況下是活活餓死的,或者被戰亂所奔波勞累。
而在民國時期,老百姓能夠自己種糧食,打架歸打架,種糧食歸種糧食,兩者互不耽誤,所以儘管在民國時期非常的混亂,但是老百姓有飯吃,有糧食吃,也就不至於餓肚子。
這是一整套的邏輯鏈,簡單來講的話:老百姓們必須能夠吃飽了飯,才有力氣幹活,對不對?
但是在清朝的時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白薯或者某些高產的食物紛紛從歐洲、從南美洲、從北美洲運了過來。播種出更高產,更能夠解除飢餓感的食物。
而在民國時期儘管比較混亂,但是老百姓依然能夠種糧食,依然能夠吃糧食,再加上民國時期的軍閥行軍作戰,講究的是策略,講究的是熱武器,而不是冷兵器了,再也不是像之前一樣隨便一抓一大把兵丁過來拿著刀就往前衝。
-
9 # 論史君
在中國歷史上,人口大規模銳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遇到大規模的戰亂、大饑荒等,其中,戰爭往往是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因此,從這一方面來說,在民國那個軍閥混戰的時期,人口應該是減少的才對,但令人驚奇的是,這一時期的人口不僅沒有減少,而且還一直維持在一個穩定的數字之內,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儲存自身的實力。因為在當時那種局勢下,各軍閥之間的實力都差不多,兩者如果相拼,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滅掉對方,只能是相互吃虧,然後被別人撿個便宜,那些軍閥都不是傻子,除了有不共戴天的仇之外,打起仗來,一般都不會下死手的。所以,這種原因之下,軍閥之間打起仗來也只是象徵性地放幾槍;再者,北洋軍閥時期的士兵對槍的掌握並不太好,精準度可以說是極差,這種情況還是後來老蔣寫的《步兵操典》才解決了這一問題。所以就導致軍閥在打仗時,有的老百姓還會跑去看熱鬧。因此,這種級別的打仗,根本是不可能造成人口銳減的。
此外,民國時期的這些軍閥頭子們,雖說很多人是大老粗,但卻很重視自己領地內的經濟發展,一般都會將自己的轄區打理的井井有條,經濟繁榮,老百姓的經濟狀況比較好,和動輒鬧饑荒的古代相比,這些軍閥領地內的老百姓最起碼能填飽肚子,比如閻錫山佔據的山西,在他的治理下,閻錫山在山西人中口碑一直很好,還有東北的張作霖,東北工業之所以發達,離不開他的功勞。當然,除了像張宗昌之流這種盤剝百姓、名聲很差的人,但這種畢竟是少數。因此,在這些軍閥的轄區內,老百姓能吃飽飯,並不會出現大規模的饑荒,所以,也就談不上造成人口銳減了。
我所認為的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民國時期人口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也就是生的多,死的也多,反過來也可以說是死的多,生的也多。因為那時候缺少避孕措施,一般一個家庭會有四五個孩子甚至更多,雖然會有夭折,但畢竟死亡的人口沒有出生的人口多,再加上沒有大規模的戰爭,所以人口自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長率。
-
10 # 實說歷史
一、為什麼古代王朝戰爭會死那多人,以至於人口銳減?
首先,參戰人數巨大,動輒就是百萬。
我們都清楚,古代戰亂無非三種,國外外族入侵、王朝的保衛反擊戰;國內農民起義,統治者鎮壓起義軍隊的戰爭;還有就是統治階層內亂,互相攻伐,死傷無數。而且無論是其中的哪一種戰爭,對於參戰戰士的要求是比較低的,低階的士兵甚至就只需要一把刀,一副破甲就可以到前線去和敵人拼殺。所以在當時成年男子都可以算作是戰士,甚至可能還不成年就去了戰場,比如戰國時的秦國,戰爭緊迫時14歲的孩子也被送到前線作戰。由於雙方的參戰人數基數大,當然死亡人數更多了。
其次,這三種戰爭的目的都是致對方於死地,從不憐憫,以屠戮殆盡為上。
如長平之戰,秦將白起率秦軍在趙國的長平擊敗趙國軍隊。此時共有20萬趙國的降兵,白起將他們全部活埋,只留了幾個未成年的戰士離開;還有各種屠城惡行,曹操攻打陶謙的時候,製造了徐州大屠城。據史書記載“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泗水河都因屍體堆積而阻斷,足見當時慘狀。另外曹操還破張邈,屠雍城;徵呂布,屠彭城;攻袁尚,屠鄴城;徵烏丸,屠柳城。每到一處,都實行殺光政策,手段毒辣之至。
這就是古代戰爭的性質,也決定了他們之間你死我活的戰爭策略,不僅戰士活不了,那些無辜的百姓更活不了。
二、為何民國軍閥連年混戰,人口卻維持在四億多?從清末到民國末年一直都沒有官方的人口統計數字,至於這個四億多人口是多方學者經過各種資料分析而來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民國期間人口一直在緩慢的增長,所以不影響我對這個問題的分析。
最主要的是因為武器從冷兵器過渡到了熱兵器,那就對士兵裝備要求提高了,至少也得一人一杆步槍吧?可那是的中國有這麼槍支去裝備百萬士兵嗎?顯然沒有,所以總體來說軍隊人員的數量就比古代軍隊少了太多,兩個軍閥之間火併人數也都在幾萬人,死傷人數也就少的多。
還有,軍閥混戰可以算作是近現代戰爭了,而這些戰爭打的是人數嗎?不是,是錢,光打仗的槍支彈藥就是一項巨大的花銷,而軍閥說白了就是武裝起來的土財主,打仗如果沒有較大的勝率那就是賠本的買賣,所以軍閥之間說著是混戰,其實就是互相示示威,能談就儘量不動手,真正那種拿出家底要拼命的戰鬥還是比較少。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民國軍閥看做春秋諸侯,這些軍閥打來打去不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爭一個“大哥”稱號嗎?,所以當一方軍閥打敗另一方時,往往不會有屠城的行為,老百姓也不過就是從一個軍閥轉移到另一個軍閥的管制下,對百姓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至於傷亡就更小了。
再者就是醫藥技術的進步,民國期間,醫院已經普遍建立,在軍閥所在地甚至有軍醫院,那些受傷了的士兵會得到更加專業和有效的治療,從而保持了較低的死亡率。
回覆列表
古代每逢戰亂,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人口數量都會急劇減少。
例如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候,秦朝有2000萬人,但是劉邦創立漢朝的時候只剩1300萬人,反秦起義和楚漢之爭令社會人口銳減,可見戰爭的殘暴與凶猛。
一、西方近現代先進軍事體制和技術的傳入,使得戰爭模式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在戰爭中,人口減少的主要原因不只是屠殺,更多的是路過的軍隊除了例行的燒殺姦淫以外,大量裹挾或者招誘民眾隨軍遷徙,丁壯充軍,老弱負糧。人口大量集中在一地,很容易爆發瘟疫,大量勞動力離開土地又會導致農耕失時,水利失修進而饑荒。這種擄掠民眾的行為又會使戰區的人民大量聞風逃難,途中又是九死一生。一場規模不大的戰爭,往往能夠使地方人口減半。
古代的戰爭中,交戰各方尤其是起義、叛亂的一方,動輒聚眾數十萬,其實很多都是這種被裹挾而來的農民。漫山遍野的人眾,到處流傳真假莫辨的謠言,很容易使得缺乏訓練和鬥志的軍隊在龐大的人數面前陷入恐慌,真正的“人海戰術”。而爆發大規模起義叛亂的時候,往往朝廷已經腐朽不堪,除了少數訓練有素的軍隊以外,一般都不敢與之交戰,甚至一觸即潰,比方說我大清的八旗綠營“見賊而逃者為上勇,望風而逃者為中勇,誤聽而逃者為下勇”。
到了民國,幾萬幾十萬的烏合之眾,在槍炮面前根本毫無還手之力。比起幾萬沒有訓練的烏合之眾,任何軍閥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機槍大炮。過去那種裹挾幾十萬人漫山遍野湧來的蟻附之眾,在槍炮面前只能是被屠殺,毫無勝算,人海戰術徹底失效。戰爭程序也大大加快,軍閥混戰,一般的戰鬥幾天幾周就可以分出勝負,軍糧及轉運消耗也大為減少。
不論前清走過來的舊軍閥,還是國民黨新軍閥,都已經深刻知道了軍事上翻天覆地的變革,過去的孫子兵法、紀效新書等等都沒用,必須要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理論和戰術、引進西方武器。各路軍閥都知道要抱洋人大腿,大力從國外進口或者國內仿製先進武器,大力舉辦軍校培養新型軍事人才,評書小說中那種羽扇綸巾的軍師徹底退出了,取而代之的是比較專業的參謀人員。西方軍事體制強調紀律性,受此影響,軍隊好歹有了一些紀律,除了必要的拉夫徵糧以外,兵油子至少在長官眼皮子底下不敢公然燒殺姦淫。即使是偏居青海的馬步芳,到了四十年代也開始扶持在國民黨中央軍校軍訓班學習過的長子馬繼援上位,馬繼援大力搞軍隊的正規化,嚴禁軍隊騷擾平民,青馬軍紀和戰鬥力都比肆意騷擾民眾的胡宗南強很多。軍閥和國民政府徵兵雖然仍然是舊式的拉壯丁,但至少通過地主土豪把持的保甲來拉壯丁,比起古代動輒悉發丁壯充軍的做法從比爛的角度來說到底是“文明”了一些。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長期遭受西方和日本帝國主義侵略,這是不同於過去元清的那種單純的上層更替,而是“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民族意識覺醒,中中國人不打中中國人的口號逐漸深入人心。
古代的戰爭中,統帥激勵士氣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城破之後,大搶三天”,“賊過如梳,兵過如篦”,最典型的就是清初的屠城。吳三桂、尚可喜、金聲桓、李成棟等各路軍閥,在和滿清作戰的時候要麼一觸即潰,望風而降,要麼出工不出力,而降清以後,從中原一路殺掠到嶺南,個個奮勇爭先。鎮壓太平天國的湘軍淮軍也多靠殺掠地方來維持軍心。
而到了民國,清末新政以來,各地組建諮議局、興辦教育、建設電報郵政系統,軍頭們的胡作非為很快就會被當地士紳通電譴責,臭名遠揚,失去大義名分而遭到其他軍閥的圍毆。禹縣屠城、長沙大火以後,真正的罪魁禍首雖然沒有被追究,但是都有重量級替罪羊在輿論重壓之下被槍斃。
各路軍頭大部分自己都有點那個啥數,奉軍、川軍、滇軍、馬家軍、晉軍等各路軍閥都知道及時改旗易幟、歸順中央。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乾的是內戰害民的勾當,只是混世魔王,混一天是一天,早晚會有一天氣數用盡得帶著搜刮的民脂民膏去京津滬等地做寓公。軍閥混戰,屠殺戰俘的事情雖然也有,但是規模比起古代大為減少,各路軍頭多少知道手下留情積點德,尤其是對高階戰俘(彼此很多人還有同學關係),殺戰俘的事情多半都是民團、紅槍會等地方武裝對軍紀敗壞一方潰兵的報復。
三、共產黨的根據地建設
在民國年間,戰爭最頻繁、激烈的地區,莫過於華北的共產黨根據地。而共產黨不同於歷代紀律鬆懈、組織渙散的造反者,每開闢一個根據地,都能夠建立起鞏固的政權,恢復秩序,組織生產,這就是被很多大V激烈反對的所謂“集權體制”。
在八年抗戰中,日寇對華北的各路抗日武裝進行了殘酷的掃蕩,國民黨和其他派系的抗日武裝多半被日軍擊潰或者乾脆做了偽軍,只有共產黨的武裝生存了下來。極度諷刺的是,八路軍新四軍要能夠更好的發展,前提往往是日軍將國民政府的抗日武裝徹底擊潰,這樣八路軍新四軍才能夠順利填補日軍戰線太長兵力不足的空缺,在當地建立政權,發動民眾。在共產黨的穩定根據地,從清朝遺留下來的匪患都能夠得到根除,保證了最起碼的社會治安。
日軍雖然三光政策極為殘酷,但是畢竟人數有限,面對八路軍新四軍,幾十人的小部隊往往不敢離開據點太遠,不敢深入鄉村殺掠。太行山、呂梁山、太嶽山深處的縣城,日軍即使佔領了,也會被人民戰爭包圍,比如沁源圍困戰。
共產黨先進的動員體制在後來的解放戰爭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豫東、魯西、蘇北、皖北貧窮的黃泛區,貧瘠的沂蒙山區,土改帶來的上下一心,科學的總體戰動員體系,在支撐了粟裕大軍四年的高強度戰爭,殲滅了蔣介石的嫡系主力的同時,民生也能夠得到了基本的保障,解放區的貨幣購買力比國統區的法幣金圓券幣值穩定得多。淮海戰役中魯豫蘇皖四省(蘇皖只有江北部分)動員了500多萬民工和大量的糧食衣被,保障了華野中野兩路大軍60餘萬人,以及幾十萬國民黨傷員、俘虜的基本生活,這可以說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