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懂事聽話
-
2 # daazhu1
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稱“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以嘉靖、萬曆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曆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採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豔麗。
漢綠釉陶壺、罐、樽、盤等作品都是紅陶胎,顏色呈淺紅色,比較粗松,質地較軟。露胎部分由於表層的粉化,底部成型時出現的輪旋紋理雖然看得見,但不夠清楚,用指甲摳劃,胎體上會出現劃痕。
從直觀上判斷“漢三彩”,其主要特徵為:在同一件釉陶上,出現綠﹑黃以及兩種以上釉色交融、混合過渡、互浸濁色,這些色彩的分佈給人以“三彩”或“多彩”的感覺。另外,“漢三彩”、“唐三彩”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其主要表現在:一﹑同為陶釉,胎質屬性相同,都為陶土製作。二﹑釉質基本屬性相同,同為含鉛低溫釉。三﹑燒製工藝大體一致,無重大差異。四﹑使用目的一致,主要為隨葬明器。五﹑裝飾目的相同,即透過匠人有意識施釉,使其窯變出多種色彩於一體,以達到美化裝飾器物的直觀效果。當然,由於歷史的侷限性,“漢三彩”還帶著初始時期的風味,釉色的品種變化還無法與釉色斑斕﹑色彩豐富的“唐三彩”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