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士:源於《詩經》“釐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2、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3、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以婦女的頭飾羞辱他。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4、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檔案工作官員的女子。
5、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6、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7、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8、無鹽:貌醜而有德行的婦女被稱為“無鹽”。
1、女士:源於《詩經》“釐爾女士”,孔穎達疏“女士,謂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為和才華,即對有知識、有修養女子的尊稱。
2、女郎:古樂府《木蘭辭》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壯志之意,也是對年輕女子的代稱。
3、巾幗:源自《晉書》,是古代婦女頭上的裝飾物,藉以代表女性。當時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馬懿挑戰,對方不應戰,諸葛亮便以婦女的頭飾羞辱他。後來,人們常把婦女中的英雄豪傑稱之為“巾幗英雄”。
4、女史:指古代有學問並當過掌管宮廷王后禮儀、典籍、檔案工作官員的女子。
5、掃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6、不櫛進士:指才華橫溢的女子。
7、道旁苦李:指被人拋棄的女子。
8、無鹽:貌醜而有德行的婦女被稱為“無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