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說法是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了地表各處晝夜的交替,而距太陽直射點的距離則決定了晝夜的長短。相關介紹:“夏至”時節,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因此夏天,北半球靠近太陽直射點,因此晝長,相反當冬天遠離直射點時,晝則短。擴充套件資料相關背景: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迴歸線。 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此後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迴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此後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週而復始迴歸運動,週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365.2422天,稱為一個迴歸年。地的晝夜長短,因晨昏圈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變化,當太陽直射點落在赤道(春秋二分)時,晨昏圈透過兩極(與經圈重合),等分所有緯線。因此,全球各地晝夜等長。
準確說法是夏天晝長夜短,冬天晝短夜長,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了地表各處晝夜的交替,而距太陽直射點的距離則決定了晝夜的長短。相關介紹:“夏至”時節,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是太陽在一年中所能達到北半球最高的緯度,也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夏至過後,太陽直射點開始逐漸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因此夏天,北半球靠近太陽直射點,因此晝長,相反當冬天遠離直射點時,晝則短。擴充套件資料相關背景: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迴歸線。 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此後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此後繼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迴歸線。 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此後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如此週而復始迴歸運動,週期為365日5時48分46秒,也約是365.2422天,稱為一個迴歸年。地的晝夜長短,因晨昏圈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變化,當太陽直射點落在赤道(春秋二分)時,晨昏圈透過兩極(與經圈重合),等分所有緯線。因此,全球各地晝夜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