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作為名詞,在吳語中也存在,包括最為官話化的杭州話中也存在。
比如杭州話:"你格句說話"。意既"你這句話"。
吳語中還有另一個同義詞"言話"。比如上海話"儂格句言話,藕佛同意嘅",意:你這句話,我不同意。
"說話"作為名詞,是指由一句話或幾句話組成的一個意思表達,意既"說法"。
"說話"在方言中由動詞變成指示概念或抽象事物的名詞,這在普通話中也有類似用法:孩子,你這樣說話不對。這"說話"一詞有可能指說話過程的動作,也有可能指說的內容。
所以,說話作為名詞使用不是粵語方言專有用法,其它方言以及普通話均有此用法。
但所有這些不是用於證明各地方言與古漢語的關係,只是證明現代漢語與白話的關係,白話的書面語化。
至於作為歌詞,這句"傾訴所有的說話",是否病句,本身沒有什麼可細究的。因為為壓韻,填詞手們是無所不用其極,你與他們談病句那是雞同鴨講。為壓韻變成"傾訴所有的狂風暴雨"也完全可以,或者"澆灌我所有對你的萬言千語",或"傾注我所有的萬言千語與你"。填詞中什麼主謂賓,介詞動詞動詞,語序邏輯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壓韻!
看頂圖,對於歌詞,方言還是扁言真不重要。
"說話"作為名詞,在吳語中也存在,包括最為官話化的杭州話中也存在。
比如杭州話:"你格句說話"。意既"你這句話"。
吳語中還有另一個同義詞"言話"。比如上海話"儂格句言話,藕佛同意嘅",意:你這句話,我不同意。
"說話"作為名詞,是指由一句話或幾句話組成的一個意思表達,意既"說法"。
"說話"在方言中由動詞變成指示概念或抽象事物的名詞,這在普通話中也有類似用法:孩子,你這樣說話不對。這"說話"一詞有可能指說話過程的動作,也有可能指說的內容。
所以,說話作為名詞使用不是粵語方言專有用法,其它方言以及普通話均有此用法。
但所有這些不是用於證明各地方言與古漢語的關係,只是證明現代漢語與白話的關係,白話的書面語化。
至於作為歌詞,這句"傾訴所有的說話",是否病句,本身沒有什麼可細究的。因為為壓韻,填詞手們是無所不用其極,你與他們談病句那是雞同鴨講。為壓韻變成"傾訴所有的狂風暴雨"也完全可以,或者"澆灌我所有對你的萬言千語",或"傾注我所有的萬言千語與你"。填詞中什麼主謂賓,介詞動詞動詞,語序邏輯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壓韻!
看頂圖,對於歌詞,方言還是扁言真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