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章刻古今
-
2 # 糊了個逗
一語成讖,就是一句無心的話,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來,這樣的故事時有所見。
1867年7月21日,曾國藩與弟子趙烈文在金陵兩江總督官署便坐閒談。在論及時勢時,趙烈文直言不諱:“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或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
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曾國藩雖知大清日薄西山,前景黯淡,卻沒有這般悲觀。不過,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建立,滿清王朝覆亡。倘若曾國藩地下有知,想必也會想起趙烈文當年的預言。
1935年春,黃侃50歲生日,章太炎特撰一聯相贈。這幅賀聯的上款為“季剛劬學有年,溫溫不試”。聯語曰:“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上聯以孔子“五十讀《易》”的典故,對黃侃的勤奮稱譽有加;下聯以蔡邕《曹娥碑》的典故,希望黃侃今後早日著書行世,嘉惠後學。
而且,下款寫道:“年五十當著書,今正其時,書以勉之。”可見,章太炎的這副賀聯,完全是對弟子黃侃的激賞與勉勵。可黃侃接到賀聯後,臉色驟變, 內心恐懼 ,原來,聯中無意間藏了“黃絕命書”四字。果然,是年10月初,黃侃因飲酒過量,吐血而死。一副賀聯竟成讖語,有人責怪章太炎,章太炎亦懊悔不已。
1933年4月,郁達夫從上海移家杭州,郁達夫的學生趙龍文經常前去拜訪。1935年, 郁達夫舉債築一新居,自署“風雨茅廬”。當時,趙龍文當地的警察局長,卻也喜歡舞文弄墨, 他在扇面上題寫了兩首詩贈給郁達夫。
郁達夫就原詩和之,詩云:“卜築東門事偶然, 種瓜敢詠應龍篇? 但求飯飽牛衣暖,苟活人間再十年!”令人惋惜的是,詩中的“苟活人間再十年”竟成讖語。10年之後的1945年8月,郁達夫流亡於蘇門答臘,一天夜裡被日本憲兵祕密逮捕,後被殺害於武吉丁宜附近的荒野中,年僅50歲。
1949年1月19日,傅斯年從南京乘飛機去了臺灣。到臺灣大學後,中文系教授黃得時請傅斯年題幾個字,他不假思索地信筆寫下“歸骨于田橫之島”的短幅相贈。這裡,傅斯年用了秦末齊國貴族田橫的典故,田橫在劉邦稱帝后不肯臣服於漢,率徒眾五百餘人逃亡,避居海上島中。
後來,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赴洛陽,於途中憂憤自殺。留居海島者聞田橫死訊,也都全部壯烈自殺。傅斯年寫下“歸骨于田橫之島”,筆墨之間滿蘸著田橫五百士的悲壯,字句之中瀰漫了悽愴之感。沒想到,傅斯年之後再也沒能回大陸,最後埋骨於孤島。
一語成讖的故事還有少數,它們都已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但因多是不吉不幸之果,令人扼腕嗟嘆!
-
3 # 老崔你好
所謂“一語成箴”,就是“烏鴉嘴”的意思,無意中說的一些不吉利的話,不幸變成現實。
有一位皇帝,他寫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卻非常戲劇性的預言了自己的覆滅。他就是五代十國時期的後蜀末代皇帝孟昶。
孟昶其人孟昶在位32年。他登基後,罷黜一幫不幹正事的官員,整頓吏治;組織老百姓開展農桑紡織等,經濟得到了不錯的發展,在整個五代十國中屬於比較靠前的;同時,他還刊刻了“十一經”,對中國儒學的發展有著較大的貢獻。
但是縱觀孟昶在位期間,好大喜功、親佞遠賢、侈淫靡,最終被趙匡胤滅國,自己也做了俘虜被押送汴京,7日後離奇死亡,年僅47歲。
史上第一幅對聯公元964年除夕,即後蜀滅亡前一年,孟昶讓學士辛寅遜寫一副對聯貼到寢室門上,因為覺得辛寅遜寫的不夠工整,便自己提筆寫了一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應該是有史記載的最早一副春聯,孟昶也因此在中國對聯發展史上留下了重要貢獻。
然而悲催的是,這副春聯竟然戲劇性的預言了後蜀的覆滅——在建隆元年(公元960年),趙匡胤批准宰相的奏請,將自己的生日(2月16日)定為“長春節”,孟昶春聯中的“納餘慶”“號長春”一語成箴。
縱觀古代史,這種一語成箴的例子數不勝數。老崔認為,巧合之事看似玄妙,但大勢所趨、大事臨頭之際,人或許會有一種感應,並在某一剎那間以無意識的語言表達了出來,只是我們都不知道而已。
-
4 # 沉墨I方之城
歷史有很多一語成讖的故事,有些事情讓人感覺不可思議,冥冥中似乎是天註定。
蔣百里的預言蔣百里是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他對整個民國時期中國的局勢發展具有極強的洞察力,同時又將世界列強的戰略目的和動機看得及其透徹。
1936年,蔣百里從歐洲考察歸來,立刻前往西安面見蔣介石,向他彙報歐洲之行的所見所聞。蔣百里非常明確的告知蔣介石,日本軍方陸軍和海軍高層爭論不休,最近頻頻在重要的內閣、軍事會議上爭相要求入侵中國,日本天皇接見了日本陸軍大臣。
蔣百里更是很清晰的告訴蔣介石,明年將是日本入侵中國的關鍵之年,日本陸軍將起到重要作用,介於日本陸軍在中國之部署情況,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極有可能就在東北地區。
第二年,1937年......
趙烈文的直言不諱1867年,曾國藩與重要幕僚趙烈文閒坐而談,聊及滿清國運,趙烈文說了一番令後世驚訝的精準判斷: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或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國藩開始還不相信趙烈文的判斷,還詢問他,難道就不能學南北朝,偏安一隅,隔江劃治?趙烈文回答非常堅決——絕無可能。
大清朝也就五十年的氣數了,這樣的論斷讓曾國藩都覺得不可能,當時大清已經滅掉了最大的禍患太平天國,兩江總督曾國藩更是兵強馬壯,清朝基本上已經平息了國內的農民起義,國際上滿清雖然受到列強的覬覦,卻並沒有大規模的外敵入侵,滿清的國運怎麼算也不可能就50年。
事實證明趙烈文不愧是晚清第一幕僚,1912年,滿清徹底倒臺,中華民國成立。
章太炎對聯一語成讖,名士黃侃終命501935年,著名的國學家、語言學家,民主革命的先鋒,辛亥革命的先驅黃侃50大壽。黃侃的老師是與他並稱三大國學大師的章太炎,章太炎為自己的弟子寫了一副對聯以祝壽。
上聯:季剛劬學有年,溫溫不試;下聯: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落款:年五十當著書,今正其時,書以勉之。
這副對聯是對黃侃在學術上極大的激賞與勉勵,當黃侃看到這副賀聯時,臉色驟變,內心驚恐。原來,這副對聯裡暗藏幾個字及其不利:年五十,黃絕命書。
果然,當年的10月,一生好酒的黃侃因飲酒過度,吐血而死。章太炎得知後,更是懊悔不已,自己一副賀聯既一語成讖的要了黃侃的命。
-
5 # 長公子扶小蘇
康雍乾之後,由於“十全老人”乾隆的剛愎自用,好大喜功,揮霍無度,到嘉慶帝的時候,清王朝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頹勢。所以,到了愛新覺羅·旻寧繼位稱道光後,許多人就開始背地裡譏諷清朝皇帝,“道光、道光,越倒越光“。
道光這個人呢,其實也不算個昏君,他是節儉出了名的”補丁“皇帝,接了個爛攤子,沒辦法的事情。道光資質平平,沒有什麼大能耐,但是,也為挽救清廷做了一番努力,如整頓吏治,嚴禁鴉片等;奈何積重難返,江河日下。
道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道光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從此,中國開始一步一步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淵。道光道光,越倒越光。一句成讖。
在溥儀登基大典的當天,太和殿上,三歲的小娃娃溥儀被載灃抱在懷裡,坐在龍椅上,群臣朝賀新君,熱鬧非凡,場面很大。
小娃娃溥儀在攝政王載灃懷裡哇哇大哭個不停,儀式進行不下去了。
載灃對著溥儀說了一句話:“完了,完了,馬上完了。”
國父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暴發,1912年元月一日,孫文南京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繼而袁世凱在北京就任正式大總統。溥儀遜位,清王朝結束。“完了,完了,馬上完了!“
所以就有努爾哈赤清王朝亡於葉赫那拉的說法。
-
6 # 通史古今
在中國與一種特殊現象,叫做謠讖。它出沒於宮廷,流竄於朝堂和民間,在各朝各國都常有發生。說它毫無用處,有時小到毫無影響,有時卻能改變一個朝代的興亡盛衰。那麼讖語到底是什麼,它是因什麼而產生,通過什麼流傳?
歷史上有幾個著名的讖語,非常有意思,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根據史書記載,燕中國人盧生為秦始皇出海尋求靈丹妙藥,結果卻無功而返,並未尋得仙藥,但卻發現一本仙書。天書上寫的秦朝將被胡滅亡。秦始皇看見天書後,認為裡面的“胡”指的是匈奴,暗指匈奴將覆滅秦朝。秦始皇於是就派遣蒙恬率領大軍攻打匈奴,並且下了大力氣修建了萬里長城保衛秦朝疆土。但讓秦始皇沒有想到的是,“胡”並不是指的匈奴,而是自己的兒子胡亥。秦始皇花了大力氣打壓遠方的“胡”,卻忘了自己眼皮底下還有一個“胡”。
一代梟雄曹操用盡一生創立了曹魏的基業,雖然生前並未稱帝,但實際上已經有了皇帝的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傳聞曹操死前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石槽中吃飯。這個夢玄幻又令人費解,到底有什麼含義?
後世對三馬同槽有兩種解釋,第一種指馬氏父子作亂,三馬暗指馬騰,馬超,馬岱三人。馬騰進京後被殺害後,馬超為父報仇,將曹操打的狼狽不堪,後來曹操便做了噩夢。第二種的三馬指司馬父子三人,三人先後把持魏國朝政,總領大權,將曹家後人逼得走投無路。後來又篡位自立晉國。
牛繼馬後一詞與司馬懿有關係,指姓牛的人將繼承司馬家的江山。於是司馬懿就非常忌諱姓牛的人,感覺姓牛的會侵害他們司馬家的江山。於是便製造了一個酒壺,這個酒壺叫做“榼”,它只有一個倒酒口,卻可以裝兩種酒。司馬懿認為朝中牛姓的且有能力對他不利的就只有大將軍牛金了。牛金曾是曹仁手下的能將,又曾擊敗過馬岱,算得上一員猛將。司馬懿為了避免牛繼馬後的事情發生,便用榼裝了毒酒請牛金喝,將牛金毒死了。
司馬懿除掉牛金後原以為能高枕無憂,卻沒想到此牛非彼牛,司馬懿孫子司馬覲娶了夏侯莊的女兒——夏侯氏。後來夏侯氏與一個姓牛的小吏通姦,生下了司馬睿。司馬睿後來稱帝,但此時卻已經不是司馬家的正統皇位了,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變成牛氏的天下。
這是條預言武則天稱帝的謠讖,最早出現在太宗之時。唐太宗為此很是苦惱,可又沒有辦法可以解決。貞觀二十年,李世民宴請各位武官,酒宴中要求做行酒令,要各將軍們將自己的小名報上,李君羨自稱乳名“五娘子。”太宗聽了後,非常驚愕。李君羨是洺州武安人,官職是武衛將軍,封號是五連縣公,屬縣是武安縣,又當值於玄武門,如今更得知他小名又叫五娘子。幾乎都和謠讖相對應,這怎麼能不叫李世民心懷忌憚?便起了殺心。於是指使人誣告李君羨欲圖不軌,就這麼殺了他,此時正是貞觀二十二年。 但李世民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他殺錯了人。690年,真正的女主武則天登上皇帝寶座,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而李氏子孫幾無噍類矣。
讖語伴隨著中國各朝各代走過了幾千年,雖然曾多次明令禁止,但卻總是在百姓之間廣為流傳,它聽起來神祕奇妙,並且很多都已經應驗,令人瞠目結舌。而細觀其中,也有許多蹩腳的鬧劇。畢竟,謠言只是謠言。
-
7 # 遙山清風明月
說說黃侃吧。
黃侃字季剛,是民國著名的國學大師,有人說他是學問一流,脾氣一流,稱他為黃瘋子。
有一次在課堂上談及胡適和白話文,他給學生說,比如胡適的妻子死了,家裡人拍電報通知他,若用文言文,即用“妻逝速歸”四字就行了,若用白話文,就要寫“你的太太死了,快些回來呀”十一個字,電報費要多花兩倍多。惹得學生鬨堂大笑。
在中央大學教書時,別的教授西裝革履,出進汽車接送,差一點的也要僱上人力車,而他,總是穿著半新不舊的長衫,步行去上課。有一次下雨,他換了一雙帶釘子的鞋,防止滑倒,放學時,雨過天晴,他把釘子鞋用報紙包上,夾在腋下。新來的門衛不認識他,見他穿著較舊,腋下又夾著東西,就要檢查,他放下釘鞋就走。
系主仼見他未去上課,就親自去看望,他什麼也不說,校長親自登門,他說,學校貴在尊師,連一雙舒鞋也要檢查,形同搜身,成何體統
校長連連道歉,又託名流去勸說。
黃侃雖狂,但對業師章太炎卻畢恭畢敬,章太炎反對帝制,為袁世凱軟禁在北京,別人避恐不及,他當時在北大教書,每天都要去看望老師,和老師同榻而眠。
1935年,黃侃五十壽辰,章太炎親筆寫下一聯賀壽,聯曰:韋編三絕今知命,黃絹初裁好著書。
上聯是引用孔子讀周易的典故,據說,孔子晚年反覆讀周易,把穿竹簡的皮條都翻斷幾次。意思是說,你到了知天命之年,還像孔子那樣勤奮好學;下聯是引用蔡邕《曹娥碑》典故,傳說東漢時,上虞有一孝女叫曹娥,為了表彰她,上虞令令屬下一個姓魏的寫碑文,寫了好長時間,也沒有寫好,他弟弟當年還不到二十歲,自報奮勇替哥哥撰寫
曹操和楊修來遊,操不解其義,楊修解識說:黃絹是有顏色的絲綢,合在一起是個“絕”字,幼婦是少女,組字是“妙”,外孫是女之子,意為“好”字,齏臼,是用來搗姜蒜的容器,也就是文言中的受辛之器,受字旁加個辛字,是繁體字的“辭”字。這八個字的謎底是絕妙好詞。
黃侃曾說過,不過五十不著書,章太炎用“黃絹初裁好著書”一聯,意思是說,你已經五十歲了,正好該提筆寫下著作。總之,這一副祝壽對聯,是對黃侃的讚揚和鼓勵。
過了不久,黃侃醉酒吐血而死,應了一語成讖的宿命。
-
8 # 樾檬侃歷史
一語成讖,就是一句無心的話,竟然不幸言中。古往今來,這樣的故事時有發生,在此分享三個故事給大家。
天下治安一統久矣,勢必馴至分剖。然主威素重,風氣未開。或非抽心一爛,則土崩瓦解之局不成。我估計,異日之禍,必先顛仆,而後方州無主,人自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曾國藩雖然知道大清日薄西山、前景黯淡,但是卻並沒有這般悲觀。
到了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建立,滿清王朝宣告覆亡。
此時,倘若曾國藩地下有知,想必也會想起弟子趙烈文當年的預言。
1935年, 郁達夫築了一座新居,自署“風雨茅廬”。趙龍文便在扇面上題寫了兩首詩贈予了郁達夫,以示慶賀。
郁達夫就著趙龍文的原詩和詩一首:
卜築東門事偶然, 種瓜敢詠應龍篇? 但求飯飽牛衣暖,苟活人間再十年!
誰知10年後,詩中的“苟活人間再十年”竟成讖語。1945年8月,郁達夫流亡於蘇門答臘,一天夜裡被日本憲兵祕密逮捕,後被殺害於武吉丁宜附近的荒野中,年僅50歲。
到了臺灣大學後,中文系教授黃得時請傅斯年題幾個字,他不假思索地信筆寫下“歸骨于田橫之島”幾個大字。
傅斯年是用了秦末齊國貴族田橫的典故:劉邦稱帝后,田橫不肯臣服於漢,率領徒眾五百餘人逃亡,避居海上島中。後來,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遠赴洛陽,但是在途中憂憤自殺。留居海島者聞田橫死訊,也都全部壯烈自殺。
“歸骨于田橫之島”筆墨之間滿蘸著田橫五百徒眾的悲壯,字句之中瀰漫了悽愴之感。
只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傅斯年從此之後再也沒能回到大陸,最後埋骨於孤島之中。
除此三則故事之外,一語成讖的故事還有不少,因為這樣的故事結果大多都是不幸的,所以令人嘆息不已!
-
9 # 歷史微點
“此人用兵,狡猾異常,常常在你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時候,狠狠咬你一口,置你於死地”。這是蔣軍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在與同僚討論戰事時,對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的的評價——他對粟裕的用兵頗為忌憚。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蔣校長的得意門生張靈甫,最終果然敗在粟裕的手下,殞命孟良崮。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在戰場上逐漸不那麼靈光了,接連吃了不少敗仗,這讓張靈甫的情緒大受影響,憤怒於蔣軍的不爭氣,他牢騷滿腹,並常常說著一些很萎靡的話:“敵軍戰略戰術均優於我軍”;“年餘將死無葬身之地”等等。
給家人寫信時,他也歷數蔣軍敗績,說“匪區”到處貼著“活捉張靈甫”的標語,並在惱怒之餘恨恨寫道:“他們要活的,我就給他們個死的”。
孟良崮戰役前,整編74師曾駐紮在一個叫“要飯官莊”的村裡,名字不好聽,74師的一名軍官對駐紮在這裡大為不滿:“要飯官莊,要飯官莊,我們這些人早晚都得要飯拉倒,這和三國時鳳雛先生龐統死於落鳳坡一樣不吉利”。
1947年5月,勇猛孤傲的張靈甫被陳毅、粟裕率部團團圍在孟良崮,在蔣軍們或真或假救援不力的狀況下,蔣校長的“御林軍”、“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煙消雲散,全軍覆沒。張靈甫和的他部下有意無意說的話,一語成讖,果真變成了現實,他們未卜先知的事先預見了自己的結局。
-
10 # 不沉的經遠
一語成讖的事歷史上不少啊,隨便說幾個民國時期的案例:
一、李純
北洋軍第六師的師長曆來是個不好坐的位子,歷任師長都不得善終。其中這第五任師長、江蘇督軍李純更是在1920年時突然死在督軍署內,死的莫名其妙。後來北洋政府對外公開的說法是李純憂國憂民所以自殺身亡,不過這個說法沒幾個人信。民間傳說則多種多樣,有說是和手下爭風吃醋被打了黑槍的,有說是繼任督軍齊燮元下黑手暗殺的。
督軍署的祕書長周嵩堯就持後一種看法,他公開宣稱不管李純怎麼死的,齊燮元都有很大嫌疑,並拒絕留任遞交了辭呈。如此公然打臉齊燮元自然是大丟面子,為了洗清嫌疑,他公開對人說“李純如是我刺死,將來一定在南京吃衛生丸子(子彈),不得好死”。然而抗戰勝利後,齊燮元因為在抗戰時期出任偽職當了漢奸,最後被國民政府判了死刑,真的在南京雨花臺公開執行,吃了一顆衛生丸子。
老蔣年輕時風流,在外面有不少女人。後來他遇到了14歲的陳潔如更是一見鍾情,不斷苦追。經過不懈努力,蔣介石最後終於成功追得美人歸。為了表示誠意,蔣介石還不顧家中還有原配,把陳潔如正式當妻子娶進了門。
然而好景不長,後來蔣介石為了政治需要,決定和宋美齡聯姻。宋美齡信教,只准一夫一妻。蔣介石只能先和陳潔如離婚。為了安慰陳潔如,蔣介石發誓自己一定會在5年內恢復和她的婚姻關係,如果不能做到就把自己放逐到中國之外,永不許回來。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他到死都沒能回來……
1946年冬,李彌率部在沙河駐防。一次在總理紀念週時,李彌當眾發表講話鼓勵士氣,要大家努力作戰多打勝仗,說萬一打輸了不是當俘虜就是流亡國外。還拿白俄舉例子說看看流亡國外連隨身的毯子都要變賣維生,自己只有一身破棉襖沒人可賣。
李彌沒想到的是沒幾年他真的打敗逃亡到了國外,那裡氣候太熱,他的一身破棉襖還真的賣不出去了。
-
11 # 歷史浮雲榜
有句成語,叫作“一語成讖”,它的意思是說,無意中所說出來的話,不料日後卻得到了應驗,當然,這種事情多半都是不吉利的。那麼,在我們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有沒有哪些著名的“一語成讖”的故事發生呢?答案是肯定的,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以下這四個了:
(一)桃李子,得天下
“桃李子,得天下”,這是隋朝末年所流傳的一句民謠。“李”,就是指滅掉隋朝而建立唐朝的李氏父子,而更妙的是,這裡的“桃”,諧音“逃跑”的“逃”,而李氏父子恰恰就是在“逃亡”之中建立政權的。
(二)代漢者,當塗高
所謂“漢”,就是指“漢朝”,而“當塗高”是誰呢?事實上,關於“當塗高”這個詞,恐怕是所有“讖語”中最難理解的一個了,所以我們也只能站在後人的角度來說,“當塗高”就是曹魏政權的曹氏父子,因為漢朝就是被曹氏父子滅掉的嘛。
(三)亡秦者,胡也
據說當年秦始皇聽到了“亡秦者,胡也”這句話的時候,認為“胡”就是北方的匈奴,所以,他就一邊修長城抵禦,一邊又主動發起了攻擊,但事實上,秦始皇到死也沒有搞清楚,其實這裡所說的“胡”,並不是匈奴,而竟是他的親生兒子胡亥。
(四)弧箕服,實亡周
“弧箕服,實亡周”,這是西周周宣王時期,京城(鎬京)大街上小孩子們傳唱的一首歌謠。雖然周宣王下令處死了京城所有售賣“弧箕服”的商販,但卻仍然有一對老夫妻逃了出來,而那對賣“弧箕服”的老夫妻,正是褒姒的養父母。褒姒是誰?對了,就是那位“烽火戲諸侯”從而葬送了周王朝天下的主兒。
-
12 # 度度狼gg
隸屬於昆明陸軍總司令部的第四方面軍組建於1945年3月5日,僅僅一個多月後,方面軍司令官王耀武就指揮所部在湘西大破日寇,一舉取得雪峰山大捷,8月在芷江出席日軍投降的草簽儀式,不久被推選為GMD中執委,年僅41歲,這位山東老王人生可謂走上巔峰。
抗戰勝利以後,在長沙受降後的第四方面軍部隊被拆分,第74軍空運南京,第100軍調淞滬,至1945年11月,方面軍番號被裁撤,坊間風聞老蔣準備派老王主政老家山東。王耀武戎馬半生頗有倦意,加之身體也出了點問題,對主魯頗有些遲疑,遂執弟子禮問計于山東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易經大師”劉子衡。
這可是個民國年間齊魯大地有名的人物,還是個歷史和考古學者,曾經給林森講學、曾經跟老蔣掰扯抗日國策,尤其是對易經研究頗深,聽過他講學的軍政大員名單有一大串,都是如雷貫耳的人物:馮玉祥、李濟深、顧祝同、于右任、何應欽、白崇禧、李延年、朱紹良、胡宗南、董釗、李玉堂等等,當然也有小老鄉王耀武。
聽完王耀武的情況介紹,劉子衡老先生毫不猶豫直言相告:“不去!八年抗戰,是民族之戰,仰仗的是國共合作和全民支援。在這場戰爭中,你屢立戰功,將來會青史留名,但如果涉入內戰,必然殃及萬民,一將功成萬骨枯,不如一聖功成萬民蘇,你當急流勇退,免得留下罵名啊”!老王是個賊精明的人,對劉老先生的相勸其實是聽得進去的。
王耀武隨即稱病請假,住進了武漢的一家醫院,打算用這一招躲過任命,可惜老蔣不可能放過他,不久以後的1945年12月初,派專機將其接到重慶會見,根據王耀武《自述》裡面的回憶,見面後蔣問:“看你氣色精神都很好,有什麼病”?王耀武回答:胃病咳血,這些年飲食起居失常的緣故,蔣繼續說:“休息休息,生活一正常,不久會好的,日軍雖趕出去了,可還有內患,中共和我們能合作嗎”?
王耀武還想推託,老蔣跟著又是一番很嚴肅的教訓:“時局能讓你休息嗎?你知道濟南很重要,派別人去難以勝任,你是山東人,我認為你去最為相宜,你不要怕困難,我一切都有辦法”!客觀來說,王耀武能夠火箭般竄升,除自身作戰指揮和帶兵很有一套之外,與老蔣的欣賞和著意提拔也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得算是於王耀武有恩。
因此在老蔣的恩威並施之下,王耀武既不方便也不敢再抗命,只能就範,接受了“山東省主席、山東省黨政軍統一指揮部主任、第二綏靖區司令長官”的職務任命,按當時的整編規則,是戰區改製為綏靖公署,集團軍改製為整編軍或者綏靖區,那是不是意味著王耀武被降職使用了呢?非也,他同時還是“山東綏靖統一總指揮部主任”,管著好幾個綏靖區呢,其實是權力更大了。
王耀武試圖帶自己的基本部隊過去,要不心裡沒底,也就是原來第24集團軍、第四方面軍的基幹部隊韓浚第73軍、張靈甫第74軍、李天霞第100軍,然後以第四方面軍司令部改組成為綏靖指揮部機關。不料劈頭蓋臉又被批評一頓:“何必非帶自己的部隊不行呢?那不成了軍閥思想了嗎”?老王只好退而求其次,說那帶我指揮過的第18軍和新編第六軍也可以,總之得控制點王牌部隊吧。
結果仍然遭到拒絕:“第18軍要守備武漢,新六軍要支援東北,都不能帶,你如要帶,只能帶73軍,韓浚不是也很能打仗嗎,你必須顧全大局,此外,我還可以給你另調有力部隊,你先去吧”!就這樣,王耀武只能帶著黃埔一期韓浚的73軍,於1945年12月底隨何應欽飛抵濟南,次年1月正式就職。
至1946年初冬,王耀武率領所部連續打通了膠濟線和山東境內的津浦線,老蔣亦來電嘉獎,老王有點飄飄然了,在濟南大擺慶功宴,邀請各界名流到場,惟劉子衡老先生拒不參加。王耀武有點不舒服,事後專門約請劉子衡喝茶聊天,期間不免得意,說道:“老師,您看我打仗本時還可以吧”?
劉子衡勃然變色,摔杯厲聲道:“佐民,你別高興的太早,我看不出兩年,你就要當俘虜”!
春風得意的王耀武當時肯定不信,兩人不歡而散,然而僅僅19個月之後,我華東野戰軍便發起濟南戰役,高喊著“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奮勇攻擊,迅速佔領濟南城。王耀武兵敗潛逃,旋在壽光縣被俘、
粗粗一算,當真不過兩年,劉子衡老先生果真是一語成讖!
-
13 # 通變古今
郭嘉是東漢末年曹操賬下著名謀士,尤其擅長邏輯推理,逆向思維,細緻入微,料敵如神。算無遺策鬼才之名,可惜英年早逝。
他少年時就有卓識遠見,當時社會太平,他便預判形勢,不出十年,天下必將大亂,為此他列舉了十五條佐證,感興趣的可以去搜一下。作為歷史的見證者,郭嘉所言自然一語成讖了,這只是其中一件。
當然最神奇的還是,斷言孫策必死於匹夫之手“策新並江東,所誅皆英豪雄傑,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後來孫策果然配合的被刺客殺害,應驗了郭嘉的斷言。
-
14 # 讀史逍遙今
【讀史君說】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讖語預言,比如“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之類,可以說是不勝列舉。
下面和大家說一個印第安人的故事,特科抹人詛咒。
百年詛咒1811年,後來成為總統的威廉·哈里森率領軍隊,將印第安人特科抹部落幾乎屠殺殆盡。憤怒的原住民們在悲痛與絕望中,立下了一個流傳於世的詛咒——
每個在尾數是0的年份當選的美國總統都將在任上死去,他們的死將會讓美華人記起印第安的人民。
詛咒的威力1840年,大屠殺的製造者威廉·哈里森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在發表競選演說的當天,天氣很冷,但他仗著自己軍旅出身,愣是衣著單薄地講了將近兩個小時。
果不其然,總統先生因此感冒,並引發肺炎,很快就因醫治無效宣告死亡。哈里森總統的死,第一次讓人們意識到“特科抹人詛咒”的厲害。
無獨有偶,1860年,林肯當選總統。他把美國從分裂中挽回,但就在南方投降後的第五天,他就被約翰布斯槍殺在劇院了。
詛咒還在繼續。分別在1880年與1900年當選的詹姆斯·加菲爾德與威廉·麥金萊,竟然全都死於槍殺。
接下來的世界大戰仍舊沒有阻止這個詛咒。1920年,被美華人認為是“史上最糟糕”的沃倫·哈定成為總統,但他在舊金山訪問期間突然死在了酒店。而他的死因,也一直被認為是毒殺。
“最糟糕”的這樣,“最偉大”的也如此。1940年,唯一連任四屆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開始了他的第三個任期,但他依舊沒有逃過詛咒。1945年,他突發腦溢血,死在了二戰勝利的前夕。
而最年輕的總統約翰·肯尼迪在1960年當選後,好運不再。三年後,他在達拉斯遭人槍殺,震驚了整個世界。
活下來的總統也不好過特科抹人詛咒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就算你不死,也得被扒層皮。1980年羅納德里根成為第40任總統。而在他搬進白宮僅僅兩個月後,就遭到了暗殺。子彈距離他的心臟只有不到2.5釐米,但是他卻活了下來,簡直是不幸中的萬幸。
2000年後的八年,小布什平安度過了自己的任期。但這他任內,卻發生了震驚世界的911事件、以及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此外,他又主導了幾場以“反恐”為名的侵略戰爭,也被人們視為影響力美國走向和國運的大事件。
2020年,特朗普與拜登即將角逐總統寶座。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歷史終究會告訴我們答案。 -
15 # 樵夫讀史
為了不與大家雷同。我也來簡約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雖然這歷史不久,但絕對是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真事。
就讓我們把思緒回到七十年前——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一個普通的志願軍戰士的真實故事:
這名志願軍叔叔姓鄔,由於時間久遠,他的真實名字沒有幾人能記住了。鄔叔叔生在一個偏僻的農村,當時又是亂世,一次,他在山上放羊,被抓了壯丁。
當時叫國軍,他們專打小鬼子,鄔叔叔參加過幾次戰役,也許是上蒼憐憫他,這麼小的年齡就當兵吃糧,好幾次敵方子彈打過來,在他頭頂身邊呼嘯而過,鄔叔叔每次都毫髮無損,活得活蹦亂跳。
後來又是內戰。到了後期,鄔叔叔所在部隊,看清形勢,集體反正了——他又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
剛把蔣家王朝趕到了灣灣,接著又是剿匪,每一次,鄔叔叔作為老兵,總是帶頭衝鋒在最前線,而死神總是躲著他。據說,在戰場上,有樣的規律: 越是勇敢計程車兵,越是死不了,因為,死神也害怕這樣的狠人。
解放後,鄔叔叔轉業回了老家,家裡分到了地主的數畝田地,還有一間房子;經人介紹,與一姓孔的村姑結了婚,那年他已經二十歲了。
不久,鴨綠江邊戰火又燃,為了保家衛國,鄔叔叔又穿上了戎裝,告別新婚不久的妻子,毅然決然回到了曾經熟悉的戰場。
分手時,姓孔的妻子哭得象淚人兒似的,因為,在她的肚子里正孕育著一個新的生命。
到了北韓戰場不久,噩耗傳來,鄔叔叔在完成一次穿插任務中,不幸胸部中彈,當場犧牲。
原來,就在鄔叔叔光榮的前一天,午時,當他剛端起飯盒,不知從何處飛來一枚空彈殼,而這枚尚有餘溫的彈殼竟然不偏不倚地落在了他正在吃飯的飯盒裡,當時,鄔叔叔自言自語說道:“媽的……這回真要吃槍炮子了?!”
旁邊的戰友急忙用筷子夾出他碗裡的彈殼,對鄔叔叔說:“你這張烏鴉嘴可別亂說,你是常勝將軍,金剛之身,子彈何時惹過你?它們從來都害怕你……”
雖然是戰友間的玩笑話,
然而,不幸的事情最後還是發生了!
這算不算所謂的一語成讖?
志願軍戰士鄔叔叔已經壯烈快七十年了,忠魂仍埋在異國他鄉。只是他當年離開家鄉時,留下的孔姓妻子也已經作古,而肚子的孩子早已長大成人,今年鄔叔叔留下的後代也到了古稀之年。
這段已被歷史湮沒的往事,還是鄔叔叔的遺腹子曾經親自講給我聽的。
(圖片來自網上,與本文人物無關。)
-
16 # 聯迷十一姨
預言指的是無意中說出的話,但並不期望最終實現。在歷史上,預言的出現,基本上是伴隨著秘密和陰謀,以及政治手段;但世界是如此神奇,有些預言變成了現實。
歷史上,有很多預言,但奇怪的是,一個人一個接一個出現。光武皇帝的兒子劉秀柳遇到了幾個預言。
劉的康復和李的幫助
公元22年,南陽發生饑荒。28歲的劉秀還在種地,他到萬城賣糧,認識了萬城人李彤。李通勸劉秀造反,勸說的依據是土城:“劉的康復,李的協助。”。劉秀覺得自己不稱職,但經過慎重考慮,他與李通勾結,跟著哥哥劉彥造反。
最終,大家都知道,劉秀終於重獲漢朝,靠的是飛機之子的光環。如果李彤和李陽的前半句預言沒有實現,李彤也能實現自己的“救命”。
這個預言可能是李通為勸說劉秀造反而編撰的,但李通可能從來沒有想過最終會實現。
更改首都名稱
劉秀稱帝后,堅持定都洛陽。然而,“羅”的五行屬於水,而漢代的五行屬於火,水火互斥。於是,劉秀要求改名。但卻遭到儒家的反對。他們認為洛陽是夏商周時期的古都。它具有皇室氣息,關係到國家命運,不能更名。
然而,在劉秀的一再要求下,洛陽最終改為洛陽。眾所周知,東漢三代之後,國運每況愈下。
最後,董卓將洛陽燒得乾乾淨淨,大火持續了一個多月。最終,洛陽沒有完整的磚瓦,只有一個活人。從五行看,正是這種變化,使洛陽缺水,被火焚燬。正巧是當初反對改名的儒家所作的預言,後來成為事實。
一般來說,古代預言有一定的政治目的,但歷史總是一個驚人的巧合。讓歷史更有神秘感,讓我們流連忘返。
-
17 # 老街味道
問題:歷史上有哪些一語成讖的事?前言
一語成讖,意思是指一些"兇"事,不吉利的預言。俗話說烏鴉嘴,好的不靈壞的靈。北宋著名詩僧惠洪《冷齋夜話》中提到詩讖時說:
世人之詩,例多禁忌,富貴中不得言貧賤事,少壯中不得言衰老事,康強中不得言疾病死亡事,脫或犯之,謂之詩讖。
老街欣賞古詩詞時,也常常見到一語成讖的故事。下面,我選出幾首有這種現象的詩詞和朋友分享一下。
一、石崇西晉最有名的文學集團是“金谷二十四友”,個個都是名士:聞雞起舞的劉琨、祖逖,三張(張載、張協、張亢)、兩潘(潘岳、潘尼), 二陸(陸機、陸雲)、引起洛陽紙貴的左思等。
其中石崇和潘岳的遭遇就是比較最有名的詩讖,潘岳寫過一首五言詩,最後兩句是 :
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歸。
西晉八王之亂中,奢侈荒淫的石崇和花樣美男潘岳同一天被綁上了刑場,兩人一個54歲、一個是52歲,按照古人的壽命,真是“白首同所歸”了。
二、秦觀惠洪《冷齋夜話》中,還記載了秦少游的故事:
秦少游在處州,夢中作長短句曰:‘山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掛空碧。醉臥古藤陰下,杳不知南北。’
後南遷久之,北歸,逗留於藤州,遂終於瘴江之上光華亭。時方醉起,以玉盂汲泉欲飲,笑視之而化。”(《苕溪漁隱叢話》引《冷齋夜話》)
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駕崩,徽宗即位,向太后臨朝。被宋哲宗貶謫的遷臣陸續被召回。
秦觀迴歸時,途經藤州(今廣西藤縣)遊光華亭,當時口渴想喝水,送水人到達時,秦少游已經含笑而逝。
三、宋徽宗明蔣一葵《堯山堂外紀》 記錄了宋徽宗的一個故事:
徽宗于禁苑植荔枝,結實以賜燕帥王安中。御製詩云:“葆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蠻。思與近臣同此味,紅塵飛鞚過燕山。”蓋用樊川“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道荔枝來”句意,竟成語讖。
杜牧作詩諷刺楊貴妃和唐玄宗導致安史之亂,宋徽宗送給王安中荔枝,詩中還化用的杜牧詩的詩意,結果也成了詩讖。
王安中貪功,接受金將投降,導致金兵南下,此後宋金之戰以北宋亡國而告終。
四、蘇軾蘇軾有《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里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在這首詞中相約好友參寥子,二人日後一起歸隱山林:
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
這裡引用了謝安的故事,據《晉書·謝安傳》記載:
及鎮新城,盡室而行,造泛海之裝,欲須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不過一直沒有實現。
而蘇軾詞結尾的幾句卻成了詩讖: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西州路”是一個典故,講的也是謝安故事。年老的謝安沒有等到歸隱東山那一天。後來他獲准返回建康 ,車駕從西州門進入,不久病逝於建康 。他與外甥羊曇感情很好,謝安死了以後,羊曇再也不走西州 路。有一次羊曇喝醉了,不知不覺到了西州門,清醒後羊曇悲感不已,痛哭而去。
而蘇軾的遭遇,正如這首詞中所言,他被貶謫到海南島後,遇赦北還,最終也沒有機會“東還海道”,途中於常州病逝。
結束語宋朝人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說:
《王直方詩話》舉東坡、少遊、後山數詩,以為詩讖。漁隱以為不然,謂人之得失生喪,自有定數,烏有所謂詩讖雲者,其不達理如此。
他說有人認為有詩讖,有人不認為有什麼詩讖,人各有其命,自有定數。
-
18 # 凌煙閣主
章惇: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章惇這句話說的是宋徽宗趙佶為人輕佻浮華,不是當皇帝的材料,不能讓他君臨天下。端王就是宋徽宗還沒當皇帝時期的爵位稱號。
這個章惇啊,也是個鐵血宰相,其執政期間幾次攻打西夏,快要把西夏打趴下了。只不過其是變法派也就是新黨領袖,所以在歷史上很多人將其歸類到奸臣一派,這實在是對章惇的待遇很不公平,對其的功績很不客觀。
所以章惇這個人經驗豐富,他沒看錯人,他的話真的應驗了,宋徽宗真不是當皇帝的料,最後宋徽宗被金人直接抓到五國城當了昏德公,所以北宋滅亡的責任人一定是宋徽宗,章惇真是一句成讖。
章惇評價宋徽宗還是宋哲元去世後,由於帝位繼承之爭所引發了皇太后和宰相之間的分歧。1100年,正月,年僅25歲的宋哲宗病死,宋神宗的皇后向太后垂簾聽政。
所謂“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向太后就和宰相商量如何選擇新君,當時向太后哭著跟宰相說:“皇帝去世是國家的不幸啊,可是大行皇帝沒有子嗣,誰來當皇帝的事情應該早日確定。”
其實向太后心裡想著選擇端王趙佶為皇帝,只不過她沒有立馬說出來,只是先探探宰相的口風。然而宰相群體並不知道向太后的心意,所以只有章惇站出來在這件事發表意見。
章惇這個人有點死板,說:“按照禮法制度應該立哲宗皇帝的同母弟簡王。”向太后並不同意章惇的意見,她認為應該按照長幼尊卑的秩序來立皇帝,所以她直接丟擲了自己的想法。
她說:“神宗皇帝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是申王,可是他眼睛有問題,所以算下來應該是端王了。”章惇不能同意端王當皇帝,於是非常嚴厲的說:“按照年齡應該是申王,按照禮法制度應該是哲宗皇帝的同母弟簡王。”
章惇用禮法制度壓了向太后一頭。向太后這時候當然知道這句話的厲害之處,但是她也不甘示弱,立馬繞過了禮法制度。說:“我沒有兒子,神宗皇帝的兒子都是庶子出身。”這句話直接就是在回擊章惇,按照你這麼說哲宗皇帝是庶子出身,也不符合禮法制度。
於是向太后直接說:“他們都是神宗皇帝的兒子,不應該這麼分別,所以應該立端王為皇帝。”但是章惇知道端王不成器,根本無法處理好北宋變法以來的政局。
章惇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端王當皇帝,可是他在立誰為皇帝這件事上沒有最終的決定權,但是章惇還是說了一句:“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只是這句話太沒有力量了,和章惇有矛盾的曾布就站出來說:“章惇還是聽太后處置啊,而且章惇在這件事上並沒有和我們商量過。請太后聖裁。”
結果整個宰相集團反水了,蔡卞還有許將相繼同意了太后的決策。而且向太后說了一句話直接堵住了章惇的嘴:“神宗皇帝曾經說過,端王有福氣壽命長,而且為人仁孝,和其他皇子不同。”
章惇無話可說了,於是端王趙佶被迎立為皇帝,皇太后處理軍國重事。而章惇被貶官,逐出朝廷,其子孫都不能再朝廷當官。
《宋史·徽宗本紀》:元符三年正月己卯,哲宗崩,皇太后垂簾,哭謂宰臣曰:“國家不幸,大行皇帝無子,天下事須早定。”章惇又曰:“在禮律當立母弟簡王。”皇太后曰:“神宗諸子,申王長而有目疾,次則端王當立。”惇厲聲對曰:“以年則申王長,以禮律則同母之弟簡王當立。”皇太后曰:“皆神宗子,莫難如此分別,於次端王當立。”章惇曰:“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知樞密院曾布曰:“章惇未嘗與臣等商議,如皇太后聖諭極當。”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侍郎許將相繼曰:“合依聖旨。”皇太后又曰:“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不同諸王。”於是惇為之默然。乃召端王入,即皇帝位,皇太后權同處分軍國事。
向太后選擇了宋徽宗,卻害苦了大宋朝。章惇確實眼光毒辣,宋徽宗根本就不適合當皇帝。如果宋徽宗當個藝術家,那麼他的成就不可限量,但是他當皇帝就是災難。
《水滸傳》上有一段評價:“是個聰明俊俏人物。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閒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愛;即如琴棋書畫,無所不通,踢球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說。”
宋徽宗繼位初期還有一點當皇帝的樣子,可是他本性就是個藝術家,對當皇帝不感興趣,漸漸的他的重心開始轉移到了當藝術家這一面。
奸臣蔡京就是因為寫的一手好字被宋徽宗重用,而高俅那個《水滸傳》裡的奸臣就是因為踢的一手好球就被宋徽宗提拔為太尉。逐漸宋徽宗身邊聚集了一批奸佞邪惡之徒就是蔡京、王黼、朱勔及宦官李彥、童貫、梁師成等六人,被宋朝人稱為“六賊”。
宋徽宗本質上就是一個奢侈無度,窮奢極欲的人,結果在蔡京等奸臣的引誘下其本質暴露無遺,更加沉迷於貪圖享樂,尋歡作樂。
一次宮中舉行盛大宴會,徽宗拿出他收藏的非常豪華的玉卮、玉等器具,說道:“我本來早就想使用這些餐具的,但又怕別人說這些東西太過奢華,是種浪費。”蔡京馬上進言:“陛下貴為天子,理當享盡天下榮華富貴,受萬千民眾供奉,這區區玉器,又算得了什麼?”
結果蔡京這麼一說,宋徽宗直接不裝了。為了應對宋徽宗的要求,朝廷為此專設應奉局、御前生活所、營繕所等機構,為皇帝娛樂和享受提供全方位服務。
宋朝的國庫以前的每月支出費用三十六萬貫,到徽宗支出費用每月竟然達到一百二十萬貫。這主要是宋徽宗大興土木,先後新建了明堂、保和殿、延福宮、萬歲山、九成宮等大型建築專案,竭盡奢華之能事。
宋徽宗還對江浙一帶的名花奇石情有獨鍾,為了滿足他的需求,朱勔父子負責採辦奇花異石運往京城,稱“花石綱”。因為花石綱的採辦,很多普通人家都傾家蕩產。
本來宋朝在宋神宗變法後積攢的國力,全被宋徽宗揮霍一空,而且為了滿足宋徽宗,奸臣蔡京開始大規模的發行紙幣,而且面額巨大,這種大面額的貨幣,不亞於對百姓公然搶掠。紙幣的大量印製和流通,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宋朝的經濟體系遭到嚴重破壞。
宋徽宗上任才十年就爆發了方臘起義。只不過這次起義規模不大,很快就平定了,但是宋朝統治的基礎也被宋徽宗和他的奸臣給挖空了。
當金人攻打過來的時候。宋徽宗竟然直接退位,將皇位和爛攤子讓給了自己兒子宋欽宗。自己帶著幾萬兵馬和舊部跑到了南方。
而且宋徽宗當了太上皇在金人大肆入侵的局面,還處處干預朝政搞內鬥。最後宋欽宗屈辱求和,穩定了局面,宋徽宗就跑回了汴京城。
沒想到宋朝有的人耍聰明,見局面穩定,對金人搞小動作,結果金人惱怒了,直接南下攻打汴京城,但是宋欽宗父子倆用人不當,而且沒有決戰到死的信心,結果,靖康之難發生,宋徽宗和宋欽宗父子被俘虜到五國城,行了牽羊禮。
而北宋就此滅亡,而山河破碎,生靈塗炭,十萬宋朝女子成了金人的玩物,包括宋徽宗的妻女。而繁榮富庶的汴京城化作了廢墟。
可以說章惇是非常的有眼光,有見識。可惜他決定不了誰來當宋朝皇帝。可惜了千古難遇的藝術家,也可惜了一位鐵血宰相。
-
19 # 芊芊煮書
晉文公之後,晉國的大權逐漸旁落在智、趙、魏、韓四大家族手中,其中智家權利最大。
智宣子打算立聰明的智瑤為繼承人,他的兄弟智果告訴他,立智瑤不如立智霄。
宣子問為什麼,智果說,智瑤各個方面都不錯,但有一個缺點卻是致命的。
什麼缺點呢?智果說,智瑤不仁不義,這一點是可以讓我們遭受滅頂之災的。
對於智果的提醒智宣子不以為然,還是把智瑤立為智氏家族未來的繼承人。
智瑤接班後,稱為智襄子。他的“不二不義”的缺點就在他掌權後慢慢暴露出來了。
然後又提出無理要求,讓韓康子割讓土地給他擴充地盤、加大他的勢力。
韓康子迫於他的威逼,只能忍痛割愛,把一塊很好的土地給了他。
智襄子感覺不打不伐得到一塊土地,這也太容易了吧,於是又向魏桓子提出同樣的要求。
魏桓子一看人家韓康子都給了,我不給可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也把一塊好地送給了智家。
智襄子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兩塊土地,他應該知足了。可是他沒有就此罷手,而是又把貪婪的目光投向了趙襄子。
這次他碰上個硬茬,趙襄子直接就拒絕了:我的祖先留給我的土地,我只有資格守候,怎麼可以隨便送給別人呢?
智襄子不高興了,因為還沒有人敢於拒絕他。趙襄子違逆他的意思,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他和韓康子、魏桓子聯合起來討伐趙襄子,說好等勝利了三家瓜分趙家的土地。
趙襄子想起先父的囑咐,就投靠了晉陽的尹鐸。智襄子隨即帶領大軍水淹晉城。
就在勝利在望的時候,韓康子和魏桓子背叛了智襄子卻投靠了趙襄子,韓、魏、趙三家組成新的聯軍,同樣用水淹的方法打敗了智襄子。
結果是智襄子被殺,整個智氏家族男女老少全部被斬,智家的土地被其他三家瓜分了。
智氏的悲劇這正好印證了當年智果的話:“智瑤不仁不義,這一點是可以讓我們遭受滅頂之災的。”
這是不是一語成讖呢?從此,晉國的版圖上就再也沒有智家的地盤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多行不義必自斃,“仁義”二字比聰明更重要。
-
20 # 景德小草
歷史上一語成讖的事真有,這也要人善於體會:
第一句:老人常說,將來“路大人稀”。這預示科技發展,現代化程度高,機器人的必然出現,人會變得越來越少。
第二句:老人常說,將來“站的菩薩站一生,坐的菩薩坐一生,做事的菩薩做一生”。這預示人類社會必然細緻分工,各人終身從事某種職業。
第三句:老人常說,將來“管兒子叫爹,爹叫兒子”,這預示著今天風俗大變,人心不古,年輕人有為,老齡人難為,世道必變。
還有很多,沒有專門收集,只有零星兩三句,很是遺憾!
回覆列表
讖語是指無意間說的話,沒想到最後成真。歷史上讖語的出現基本都是伴隨著不可告人的祕密和陰謀,以及政治手段;但世界就是這麼神奇,有些讖語竟然變成真的。
歷史上一語成讖的事不少,但接二連三的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就奇怪了。而位面之子光武帝劉秀劉碰到過幾次一語成讖的事。
公元22年,南陽發生饑荒。28歲還在種田的劉秀去宛城賣穀物,遇到了宛城人李通。李通勸劉秀起義,而勸說的根據就是圖讖:“劉氏復起,李氏為輔”。劉秀覺得自己不能勝任,但深思熟慮後還是和李通合謀,跟隨大哥劉縯起義。
最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靠著位面之子的光環,劉秀最終光復漢室。而“劉氏復起,李氏為輔”的讖語也實現了前半句,而李通如果不是自己作死也能實現“李氏為輔”。
定都改名
劉秀稱帝后執意定都洛陽,但“洛”字五行屬水,而漢王朝五行屬火,水火相剋,所以劉秀要求改名。但遭到儒家學者的反對,他們認為洛陽為夏、商、週三朝古都,有帝王氣象,事關國運不能改名。
但在劉秀的一再要求下,最終改“洛陽”為“雒陽”。結局大家也知道,3代過後,東漢國運急轉直下,君主都是幼年登基,外戚專權、宦官專權。
總的來說讖語在古代都是代有某種政治目的的,但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也就讓歷史有了更多的神祕,讓我們流連忘返。